《燃點》:無論失敗還是成功,你有光的眼神在霜天中競自由

羅永浩說,一想到隨時可能發不出工資、隨時倒閉、隨時會被債主圍樓的時候,他是想過自殺的。

獵豹CEO傅盛說,如果把創業的困難反映給投資人,投資人早嚇跑了。

《燃點》:無論失敗還是成功,你有光的眼神在霜天中競自由

papi醬說,她曾經真的非常想買一個包,但她跟老公真的沒什麼錢。

安傳東說,他創業最初的夢想,是做一家上市公司,然後去納斯達克敲鐘,現在的夢想,是做一家公司,然後賣給BAT。

我們見過太多創業者的春風得意,卻很少見過他們的江湖夜雨。

1月15日,對羅永浩來說,又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這一天,羅永浩有一場社交產品的發佈會,不知道他是否還有翻身的機會。

《燃點》:無論失敗還是成功,你有光的眼神在霜天中競自由

同樣,此時的ofo在經過一波又一波退押金潮之後,也是進氣少出氣多,眼看戴威四面楚歌,用戶們不再關心ofo還能不能騎,他們只關心自己的押金要等多久才能退到。某種程度上,戴威比羅永浩更聲名狼藉。

在創業這場大戰裡,不知道埋了多少公司的屍骨。

《燃點》還未上映時,有人曾拋出過一個天問:電影《燃點》上映時,真的會有人在電影院喊“理解萬歲”和“退押金”嗎?

我進了電影院,現場沒有騷動,也沒有理解與不理解,觀眾多是沉默的,沉默地看著可能是時下中國創業者最鮮血淋淋的一段記錄。

真實、平凡,是看完影片後很多人對創業者的重新定義。

創業者身上的光環,常常讓我們忘了他們也是普通人

羅永浩是普通人,在開會時大發脾氣後,有些沮喪地去玩起了飛鏢,扎著飛鏢盤上自己的照片;

戴威是普通人,為了用戶體驗,大部分時間,他都扎進一場場會議中,只有偶爾,他才穿著那件印有ofo標誌的T恤,騎上小黃車出去溜達;

《燃點》:無論失敗還是成功,你有光的眼神在霜天中競自由

papi醬是普通人,她會看著窗戶對面的小洋樓發呆,說好想住進去,在談到自己的奮鬥目標時,她說想給母親換個房子,這樣,60歲的她就不用爬6樓了;

安傳東也是普通人,當他連員工的工資都發不起的時候,他想起了河南滑縣農村的老父親辛苦了一年的血汗錢。

導演關琇對影片中的創業者有一個更形象的比喻:“在某種程度上,在我們今天這個時代,創業者是社會的驢子,他們吃得很少,吭哧吭哧地為了心裡邊那點執念。

羅永浩在《燃點》中說過一句話,可以更好地去概括執念:“泥腿子改變命運的衝動,遠遠強過富五代守住家業的動力。”

創業是一條白骨路,這條路上的屍骨,用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夥人張穎的話說,創業3年的公司,93%會死掉,活下來的只有7%,但是所有的創業者,在上路的那一天都沒想過失敗的後果。

很多創業者都是無可救藥的。

羅永浩一次次把融來的錢投到錘子手機中,結果依然是深不見底的窟窿,他活在焦慮和掙扎中。用戶用謾罵和譏笑,毫不留情地去懟這個死胖子,創業六年,羅永浩的信用也填了這個窟窿。

當被指責他是為了面子在硬撐著時,這個曾經萬眾矚目的脫口秀演員反問道:“要面子撐一兩天可以,撐六年誰能撐?”羅永浩創業是因為他真的喜歡這個行業,他40歲時成立了錘子,曾立志要做東半球最好的手機,後來錘子被人調侃為“成敗全看羅永浩的嘴”,他也沒有放棄。

《燃點》把很多鏡頭給了安傳東,90後的安傳東是片中最能代表草根的創業者。

《燃點》:無論失敗還是成功,你有光的眼神在霜天中競自由

影片中,他經歷過被投資人三五句話就否定、因為兩百多塊錢的電費和女朋友斤斤計較、因為找不到客戶解散團隊時紅著眼睛。解散團隊那天,三個合夥人坐在一起,有人勸他,“想哭就哭吧。”安傳東強忍著解釋說:“我只是眼睛有點不太舒服。

前幾天,我一個朋友問過我一個問題:“你經歷過人生最難熬的時刻嗎?”

我想了想,在那一年被辭退工作後因為不想告訴父母這個消息,在通州的一個網吧待了二十多天算嗎?

在那一年所有的同事都被叫去出差、自己留在單位大院看大門時算嗎?

當自己最終身無分文無奈問父母要錢買了一張火車票的時候算嗎?

問我這個問題的時候,那位朋友說,我真的想回老家。

老實說,我也想。可一定是有什麼執念,才能讓人堅持下去,或許就是羅胖子口中的那個泥腿子想改變命運的衝動吧。

那一年,安傳東替他母親來北京搬磚砌牆,最後因為“金主”跑路,不得已和他父親撥了110,揚言拿不到工資要跳樓那一刻,這股衝動,就已經紮根了。

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燃點》中,儘管他年邁的父親半開玩笑地說,這孩子連發個工資都要自己掏一年的腰包,但還是希望自己兒子愛情事業雙豐收。

這位老父親說的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咱窮人家的孩子,不像人家,父母有根基,有大好的江山。”

絕大多數創業者的現狀,是很多情緒都要自己苦熬,看不清未來,找不到方向,在迷茫中,他們把船錨拋向遠方。

羅永浩設想自己有一天可能會對員工說出這句話:“我盡力了,可是我發不出工資了,你們回家吧。”

傅盛說:“創業就像是一個人走夜路,會面臨很多困難,不知道跟誰傾訴,甚至不能表現出來。如果告訴員工,員工會喪失鬥志;如果告訴家人,家人會勸你乾脆別這麼累。”

新氧創始人金星的第一個項目“美麗家族”彈盡糧絕時,他在辦公室跟員工說:“你們把電腦分一分,散了吧。”

《燃點》:無論失敗還是成功,你有光的眼神在霜天中競自由

當創業者們知道賬上的錢只夠發這個月的工資時,誰能明白他們的苦楚?

前年年底,我一個平時經常一起吃飯的哥們,忽然宣佈要當爹了。那一年,他說他不給人打工了,他的老闆給了他一個項目,讓他自己做,並許諾給他算股份。

從那天起,我一年只約到他一次,在平時,偶爾微信和他說幾句話,都要等上半天才有回覆,那些日子,他沒有一天在十點之前下過班。

後來,有一段時間他忽然像沒了精氣神,他沒所謂地說苦心把項目做起來了,他卻被踢出了局。

沒有一個創業者不是砥礪前行。


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評價這些創業者的時候說:“無論是一無所有的創業者,還是屢戰屢敗的創業者,又或是春風得意要什麼有什麼的創業者,每個人的眼睛裡都有著一種火焰。從他們的眼睛裡,我看到的是同樣的光芒。”

同樣相信命運只掌握在自己手裡的光芒,他們相信,命運二字,想它是什麼樣子,它就會是什麼樣子。

《燃點》用14個月時間,記錄了14位創業者最真實的一面。限於篇幅,我不能在這裡一一和大家講述他們創業的故事。

這樣類似的創業故事,在中國,每天都在繼續。這條鋪滿白骨的創業路,每天都會有無數瘋子用頭去死磕。創業的路,對於他們來說,沒有成王和敗寇,只有在霜天中競自由時目光中的那一絲執念。

我們很多人都見過創業者們捧滿鮮花時的得意,但今天,我想建議你們去看看他們負重前行的執念,那是他們的燃點。

《燃點》:無論失敗還是成功,你有光的眼神在霜天中競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