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寧遠衛到大淩河,紅夷大炮的主場到底在哪?

1626年寧遠之戰,成就了兩個英雄,一個是袁崇煥,一個是紅夷大炮,某種程度上,這兩位英雄有些相似。

袁督師喜歡大戰略,例如:五年平遼;紅夷大炮喜歡大場面,例如:寧遠之戰

從寧遠衛到大淩河,紅夷大炮的主場到底在哪?

1626年寧遠之戰,是明軍紅夷大炮的處女秀

對於寧遠之戰的場面,成書於清初的《明季北略》曾這樣描述:

"城內架西洋大炮十一門,從城上擊,周而不停。每炮所中,糜爛可數里。"

明代學者宋懋澄,雖未親歷過寧遠之戰,但其在《東征紀略》中描述過另一種"大將軍"(明代經常把各種火炮稱作某某將軍)的威力:

"一發決血衢三里,草枯數年。"

照以上兩段描述,明軍大炮發射的就算不是戰術核彈,也是溫壓雲爆彈了。

考慮到古代朝鮮學者素有治學嚴謹的風格,我特意找了一位親歷寧遠之戰的朝鮮翻譯官——韓瑗的記述,結果卻也是驚掉下巴:

"……地炮大發,土石倶揚,火光中見胡人,俱人馬騰空,亂墜者無數。"

這位朝鮮使節倒是沒提"糜爛數里"和"草枯數年"的事,但在他的說法中,人和馬都被炸上了天。

這可能嗎?

我們先來看看紅夷大炮到底是種什麼武器。

"紅夷"是明人對荷蘭人的稱呼,16世紀的荷蘭國勢正盛,縱橫大洋,有"海上馬車伕"之稱。

能在全世界趕馬車,自然要有利器傍身,這就是艦炮。

從寧遠衛到大淩河,紅夷大炮的主場到底在哪?

紅夷大炮的原型是歐洲艦隊使用的艦炮

其中一款三米長,兩噸重的艦炮,在閩粵沿海肆虐一時,明人曾搞到過幾門,據《欽定續文獻通考》記載:

"萬曆中,大西洋船至,得巨炮曰紅夷,長二丈餘,重者至三千斤,能洞裂石城,震數十里,天啟中賜以大將軍號,遣官祀之。"

筆者查閱西歐同期火炮的資料,確實有幾種符合"紅夷大炮"的規格,但這裡必須指出,在十六、七世紀,工業標準化還沒有成熟可替換零件理念也沒有普及,因此不能嚴格地說火炮有"型號"之分,更不能說紅夷大炮的原型就是具體哪一款火炮。

從寧遠衛到大淩河,紅夷大炮的主場到底在哪?

17世紀中葉的歐洲鐵製大炮,發射18磅實心彈

如上圖這門17世紀的大炮,長3米,重2噸,形制上比較符合紅夷大炮的特徵。

但是注意,這種後期型紅夷大炮,發射的仍然是實心彈

敲黑板了。

實心彈怎麼可能打出"俱人馬騰空亂墜者無數"的火爆場面?

難道寧遠的紅夷大炮發射了開花彈

開花彈,彈丸中空,裝有火藥或炸藥,有爆轟作用。炮射開花彈源起何時已不可考,但直到鴉片戰爭時,英軍艦炮使用的開花彈,技術仍然很簡陋——在球形彈丸上預留一個通孔,塞入一根木頭保險絲,由發射時的膛內焰引燃,起延遲作用,這就算是引信了。

至於能否等到擊中目標後再爆炸,甚至能否爆炸,就看緣分了。

從寧遠衛到大淩河,紅夷大炮的主場到底在哪?

19世紀中葉以前,實心彈一直是戰場上的主流

開花彈最關鍵的技術就是引信,兩百年後英軍的引信尚且如此粗糙,明末寧遠城頭的紅夷大炮,就算有開花彈可用,效力又有幾何?

退一萬步講,就算它用了開花彈,也順利爆炸了,但想要炸出"糜爛數里"和"人馬騰空"的效果也是不可能的,因為那個年代,明軍

只有低速黑火藥沒有炸藥

一枚紅夷大炮的彈丸,直徑最多不過150毫米,就算忽略壁厚,就算裝的是TNT炸藥,也最多是3公斤當量。

回憶我見過的所有實爆場景,最接近"人馬騰空"的一次,是一次土壤爆破,20塊TNT(每塊200克)同時起爆,效果將將達標。

何況,17世紀沒有TNT,更沒有合適的引信。

那麼,一炮掘開"血衢三里"的效果呢?

從寧遠衛到大淩河,紅夷大炮的主場到底在哪?

實心彈丸主要有石制、鉛製、鐵製三種

紅夷大炮極限射程不過兩三里,如何能在有阻尼的情況下掘衢三里?

不過,這麼說有抬槓之嫌,畢竟文言文中,誇張也是一種修辭方法,考慮到這點,我認為,這"決血衢數里"的描述,反倒是最接近史實的,因為在野戰中,大口徑實心彈的主要用法就是瞄準敵群密集處,直接平射,像打保齡球一樣,擊倒沿途碰到的所有肉體。

可問題是,寧遠城,三丈高,大炮在城上,前膛裝彈又不好打俯角,彈道末段已近乎垂直,保齡球效果根本打不出來啊。

從寧遠衛到大淩河,紅夷大炮的主場到底在哪?

17世紀的歐洲,槍炮外彈道學已經解鎖

事實上,一個更合理的推測是:寧遠城頭的紅夷大炮,本就應該是打遠不打近

後金軍圍城時,特別是有高級將領在場時(努爾哈赤本人在就更不用說了),特別講排場。他們會在敵方射程之外,踏踏實實地佈置一個臨時基地,作為指揮中心,我們姑且稱之為"老營"。

紅夷大炮的主要作用,就是在三里之遠的射程上(高位射擊還有一定加成),轟擊後金軍的攻擊準備陣地,逼著其老營後撤,這樣,前來衝擊城牆的敵人,就得比平常多跑一段距離

這段距離,是無遮無攔的開闊地,也是明軍火力的輸出窗口,紅夷大炮就是用來延長這段窗口時間的

當然,由於開闊地上的敵人始終在動態躍進之中,隊形也比較疏散

,因此在這段距離上,小型銃矢的輸出效果明顯好於紅夷大炮。

從寧遠衛到大淩河,紅夷大炮的主場到底在哪?

衝擊始發陣地佈置得遠一些會更安全,但相應的衝擊距離也變得更長

只有衝到城牆腳下,敵人才會重新聚攏,且位置相對固定,因為他們要施展絕技——鑿牆

《清太祖實錄》天命十一年正月戊辰條下有記載:

"我兵執楯薄城下,將毀城進攻。時天寒土凍,鑿穿數處,城不墮。……(明軍)嬰城固守,火器炮石齊下,死戰不退。"

這段記載與明軍戰後的塘報、邊臣的奏疏相對比,也能互相作證。

所以說,還是官修史書靠譜。

可以確定的是,後金軍對寧遠城最大的威脅,就是"鑿牆"。史料記載,寧遠城牆以條石奠基,夯土填實,磚石外包,因此只要刨開外牆的磚頭,剩下的工作就是挖土了。

從寧遠衛到大淩河,紅夷大炮的主場到底在哪?

巍峨的城牆並非純磚石結構,牆體內部往往是夯土

後金施工隊有五六萬人,這個工程量並不大。

要打擊這些鑿牆的敵人,紅夷大炮幾乎派不上用場。

那個年代,紅夷大炮想打近處目標,只有一個辦法:壓平炮口,減裝藥

當時,彈道學已經啟蒙,隨大炮一併泊來的輔助工具中,有一個叫做"銃規",歐洲叫"炮口象限儀"。

從寧遠衛到大淩河,紅夷大炮的主場到底在哪?

銃規的身杆自炮口插入,通過垂針在刻度盤上的指向確定射角

"銃規"把90°的扇形等分成六至十二塊,用來確定射角,有時,炮手還會預先編制射表。當需要鎖定一個射角時,則使用炮尾墊木,像一塊楔子,砸進或起出,以壓低或抬升炮口。

可是,周向射界如何解決?

如果大炮只能在一個固定的垂直平面內射擊,那打擊寬度豈不是太窄了?

當時寧遠只有11門紅夷大炮,分佈在四個角樓和四段城牆上,每個方向上也就3~4門,要負責防守1公里寬的正面(寧遠內城"周圍5裡196步",外城"9裡124步",明量地制,1裡合580米,1步合1.6米),沒有周向射界會怎樣?

從寧遠衛到大淩河,紅夷大炮的主場到底在哪?

楔形墊木可以用來調整大炮仰角

一個後金士兵,本來會被打中,但只要向左跨一步,就安全了。

這顯然太荒唐了。

因此我猜測,今天興城古城牆上,大炮們被擱在水泥墩上的樣子,絕不是三百多年前寧遠之戰時的原貌。

遺憾的是,截止本文完成時,我也沒有查到袁崇煥設計的炮臺是什麼樣的,因而只能根據慣例猜想,當時寧遠城頭的紅夷大炮,是架在兩輪底座,也就是炮車身上的,這樣才能賦予大炮一定的周向射界。

從寧遠衛到大淩河,紅夷大炮的主場到底在哪?

像這種為輪部施加軸向限位的結構,顯然不利於周向射界的調整

說了這麼多,看來紅夷大炮真的不是一種專為守城設計的武器,那它到底適合幹什麼呢?

答案:攻城

誰需要攻城?事實上,自天啟朝開始,明軍就很少有機會攻城了,崇禎三年收復遵永四城,也是絕對兵力優勢的碾壓,大炮只是輔助。

真正對攻城拔寨有迫切需求的,是後金/清軍。

公元1631年,明崇禎四年,後金天聰五年,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年份,這一年正月,第一門後金版紅衣大炮問世。

該炮由純銅鑄造(真捨得下本),周身四道箍,長八尺五寸,重三千八百斤,裝藥五斤,發射十斤重鐵製彈丸。

從寧遠衛到大淩河,紅夷大炮的主場到底在哪?

明末的銅是鑄幣材料,很少用來鑄炮,“鐵芯銅體”的複合炮身已經相當奢侈了

從紙面數據看,完全符合西歐大炮的指標。

很快,它將在實戰中得到檢驗——這年秋天,皇太極兵發遼西,包圍了大淩河城,隨駕同往的還有四十門大炮

當時大淩河守將是祖大壽,遼東明軍的全部精銳也在城中——兩年前隨袁崇煥馳援燕京,在廣渠門外與金蒙聯軍血戰的正是這支部隊

只要能一把解決掉他們,今後在遼東,皇太極就能高枕無憂了。

這一次,有了紅衣大炮助陣,後金軍不再害怕攻堅。在佟養性的指揮下,後金炮兵集中火力,對大淩河外圍的明軍堡壘展開"定點清除",先後轟塌了城東和西南的幾處堠臺,正當後金軍準備擴大戰果時,明朝派出了四萬大軍,從錦州方向趕來增援。

從寧遠衛到大淩河,紅夷大炮的主場到底在哪?

錦州援軍由張春、吳襄、宋偉率領

在火力上,明軍佔據絕對優勢,但由於是野戰,又沒有城牆可以依託,故而這次增援的結果,又應了後金那句老話:

"嬰城固守,我國每每弗下;野地浪戰,南朝萬萬不能。"

就這樣,明軍急火火趕了三天路(9月24日出發),匆忙忙打了一天仗(9月27日兵敗),結果就是把錦州的火器快遞到大淩河,交給後金簽收。

據《滿文老檔》記載,這次打援後,後金繳獲了三門紅夷炮七門大將軍炮、六百門小將軍炮以及其他雜牌火器萬餘具。

這個記載有無誇張不得而知,但關於紅夷炮等大型火炮數目的記載應該是可信的,因為在隨後轟擊一個叫"於子章臺"的堡壘時,後金軍動用的紅衣大炮、將軍炮總數達到了六十門,超過了出征時所帶的四十門。

從寧遠衛到大淩河,紅夷大炮的主場到底在哪?

大炮的集中使用,可以給城牆造成毀滅性打擊

於子章臺在炮火中苦苦支撐了三天,陣亡近六十人,參將王景見突圍無望,只得率部投降,周邊百餘座堠臺目睹此景,也紛紛放棄抵抗,獻堡投降。

半個多月後,彈盡糧絕"人相食"的大淩河開城投降。

嚐到甜頭的後金軍,此後作戰更加倚重火器,仿製、繳獲兩手抓,至遲到松錦之戰時,明清雙方的

火力已經持平;松錦戰後,最後一輪此消彼長結束,清軍火力全面超越明軍

在後來的統一戰爭中,清軍對火炮的依賴,更是到了"無大炮,不攻城"的地步。

從寧遠衛到大淩河,紅夷大炮的主場到底在哪?

松錦戰役之後,炮兵部隊已經成為了清軍的攻堅鐵拳

1644年12月29日,由多鐸率領的清軍在潼關追上了李自成,幾番交手,陷入對峙,直到次年正月初九,紅衣大炮運抵潼關,多鐸才繼續進攻,一舉擊敗大順軍。

1645年4月17日,清軍前鋒抵達揚州,但直到7天后,從泗州運來的紅衣大炮全部就位,才正式攻城。

再後來,從兩戰雅克薩,到攻滅準噶爾,從平定天山南北,到翻越喜馬拉雅山反擊廓爾喀,無論在平原、高原、荒漠還是雪域,每一次攻堅拔寨,都有大炮的身影。

從寧遠衛到大淩河,紅夷大炮的主場到底在哪?

大清在大明疆域的基礎上擴張了四倍,進攻能力不容小覷

在圍攻城池時,紅衣大炮的那些缺點統統不再是問題,相反,高動能實心彈在轟擊土石結構時的優勢,是那個年代任何其他武器都不可比擬的。

據記載,紅衣大炮的母版——荷蘭48磅加農炮發射的炮彈,可以在130碼(約120米)的距離上,把炮彈射入土牆7米深,但紅衣大炮的噸位沒有這麼大,因此另一種24磅炮的威力更適合拿來對比——這種炮在100碼(約90米)的距離上,也可以洞穿同等厚度的土牆。

從寧遠衛到大淩河,紅夷大炮的主場到底在哪?

紅夷大炮的實心彈,最適合轟擊城牆

細心的讀者可能已經注意到,文中我使用了"紅夷大炮"和"紅衣大炮"兩種稱謂,這牽扯到明末的一支外籍僱傭軍,我們下期繼續講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