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人朋友周保平

我的文人朋友周保平

文/雲淡風輕

去年春回故鄉湖北宜都,結識了時任市文聯黨組書記周保平,剛一見面心裡就琢磨起來,市裡怎麼把這麼一個膀大腰圓、說話粗聲大氣,滿身透著豪氣和霸氣,第一次跟人講話就夾帶“老子”二字的人安排到了應是高雅文人工作的地方?

保平是湖北浠水人,雖說在部隊工作了十六年,轉業到宜都也近二十年了,仍是操著一口標準得不能再標準的黃岡地區口音,行為舉止仍是當年在部隊時糾糾武夫作派。因同為軍人出身,交流倒也順暢,幾番推心置腹促膝而談下來,使我對他最初的看法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心想,這個傢伙如果不是主動要求轉業,說不準就是日後軍隊一個將軍!而且黃岡地區本就是一個出將軍的地方(紅安縣就是將軍縣)。

當然,這個曾在歷史上坡蘇東坡文墨浸潤過的地方,還是出文人、出大師的風水寶地,比如古代的李時珍,近代的聞一多,僅一個蘄春縣,在近代就出了數百名教授,這且不說,還出了李先念、董必武這樣偉大的政治人物(包括開國元帥林彪)。

我的文人朋友周保平

周保平在部隊能武是出了名的,但他的能文是通過全面深入瞭解後才逐步得知的。聽說,早些年他就出了散文集《尋找自己的天空》,至今也沒能讀到,但通過這個書名,我就聯想到這個天不怕地不怕、有著“黃岡血統”的人,一定是一個有能力、有魄力、有毅力尋找自己天空的人。

今年四月,我收到了他郵寄給我的新散文集《孤旅》,讀完後,我確信這個不像文人的人,其實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大文人。直到這時,我才明白市裡為什麼要把他放在文聯主要領導崗位上。

據瞭解,保平是在入伍後報考的軍隊院校,畢業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主要從事軍事工作,是因為酷愛文學藝術,熱衷文字寫作且初有收穫的時候改行做軍隊政治工作的。我也是從軍隊組織幹事幹起來的,知道在政工部門過不了文字關是無法立足的,那怕你是首長們的少爺和姑爺。

仔細讀了保平《孤旅》一書,讓我生出不少感慨:不是科班出身,怎麼會熟諳文學創作?起初轉業在哪麼一個不起眼的崗位(房產管理部門),一切從零開始哪來閒心“尋找自己的天空?”

我的文人朋友周保平

直到讀完《孤旅》後,才知道他是一個胸懷文學創作夢的人,知道他是一個腳踏實地又胸懷遠大理想的人。

保平在文學創作上的成功,絕非僅僅是靠天賦,更不是誤打誤撞,而是靠十數年在艱難的文學創作路上摸爬滾打換來的!所以,他的第二本散文集書名用了“孤旅”二字,包含了他在工作之餘心無旁鶩、苦心孤詣從事文學創作的心路歷程。

在夢想走進現實、變化為現實的人生旅途中,保平的命運迎來了一個華麗的轉身,由房管部門一般工作人員,一躍成了市委組織部門的正科級幹部。按說,保平完全可以安享太平,過人人尊敬的舒服日子了,可這位老兄的興趣不在官場上,仍像剎不住車一樣的在文學道路上狂奔。十數年下來,竟在各種文學刊物上發表文章數百篇,成為堂堂省作協會員、宜昌市雜文學會理事不說,還獲得過許許多多的獎勵,最終成為頗有影響的實力派文人。

我的文人朋友周保平

我喜歡保平的文字,很大程度上是喜歡他的文風:乾淨利落、不拖泥帶水,不驕柔造作,跟他的人一樣,有男子漢大丈夫的風範。一句話,讀他的文章心裡很亮堂、很爽。

我還欣賞他在文章中體現出來的家囯情懷、人文情懷。從文字中,你可以清清楚楚感受到他對國家、對軍隊、對生活的這片土地、對為這個社會發展作過重大貢獻的人飽含深情的愛。

我更喜歡保平的那種積極向上、永不言敗的生活態度。他之所以豪放大氣,是因為他本身就是個有大胸懷大格局的人,他不是那種患得患失的,是心中有詩且能眼觀天空的人,這就決定了他在眾多軍隊轉業幹部當中,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最終成為找到屬於自己天空的人。

保平老兄,你的旅途並不孤獨,儘管去尋找屬於你的更大的天空吧!

2020年9月3日寫於羊城

配圖書法:李桂強

編輯:陳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