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演員張譯?

演員這一行,是靠臉吃飯的,長得特別好或特別不好,都能沾點光。我覺著演員張譯,就是老天爺不太賞飯吃,不帥不醜不怪不壞,樣樣都不突出,是個凡人臉。


不賞飯吃也沒事,行走江湖靠本事,張譯就是戲好。


國內中生代戲好的男演員不少,但在我眼裡,張譯是放到最好的那一撥兒裡,仍然突出的那種。


張譯的戲,不需要是主角,哪怕沒幾場戲,他也能給得妥帖、細緻,經得住反覆看。


《老炮兒》裡有場戲,張譯扮演的城管,要收劉燁的攤兒,起了衝突,呼了劉燁一嘴巴子。而後,老炮兒馮小剛出來平事兒,一番理論後,馮象徵性地呼了張譯。


如何評價演員張譯?


張譯捱了打,那表情就很妙。一個吃軟怕硬的人,從笑臉到被挫了,先是錯愕,再憤怒,看了周遭情況不對,冷靜下來,壓著火,憤憤收場。


這場戲也就2、3分鐘,很耐看,張譯的表情轉了又轉,每個情緒都給到位了。


這是演員的精準,把一個人物的性格、情緒,都準確地給到了,看著就是妥帖,舒服。


再比如《親愛的》,主角是黃渤,同為尋子者,張譯是配戲的襯托。在整部戲裡,黃渤的情緒是外露的,他的愧疚、壓抑、痛苦、釋放等等,都是大喇喇展示在鏡頭前。黃渤的能量極其驚人,找到孩子後,涕泗橫流的那場戲,是爆發的,好到難以近身。


張譯的辦法是反過來,演一個束縛於理性的人,需要的是精準,要生硬的從容,情緒是搖搖欲墜的。這樣的一個角色,就好像繃緊了的弦,前面收住了,最後崩了,一放就是驚雷。


張譯獨自一個人,徹底崩潰痛哭的戲,震撼人心。


如何評價演員張譯?


你從黃渤的身上,自以為感同身受的那份難,在張譯崩潰的戲裡,不成立了,這才是這個主題,最有力量的部分。


這些表演,都是技術層面的,我不太喜歡演員動輒大談天賦、靈感,一個職業的專業性,技術和經驗是基礎。


張譯談表演的經驗,就很服人,直接引用:


演員的主要經驗其實是在技術層面,比方說一到現場,我就知道現在是要拍演員的中近景還是遠景,什麼天光還能拍什麼樣的戲,拿到劇本,根據戲的長短,難易程度,我知道這場戲大概要多久才能把它拍完,這是我的經驗。


經驗和技術,能造就一個穩定輸出的好演員,但在我看來,仍是遠遠不夠的。


演員是表演,不只需要合理性,而且要給出超乎期待的演出。


張譯給我印象最深的,倒不只是那些需要演技的戲,而是一部黑色喜劇《追兇者也》。


導演曹保平歷來以「現實主義」知名,而在《追兇者也》中,這位爺老夫聊發少年狂,是很執拗地要做出一種漫畫式的荒誕感,是特別黑色喜劇的味道。


這就很不像我熟悉的張譯,在片中他是個反派,一方面是冷酷的、暴力的,另一方面又是誇張的、歡脫的。這個角色身上,同時均有喜劇和悲劇,盡是矛盾,他要令人生畏,又要惹人發笑,所有衝突需要融洽,要成立。


這部戲最好看的就是張譯殺人的戲,在一派和氣的嘮嘮嗑、灑灑水的氣氛裡,暴力來的突然、殘忍,參雜著闖入者的喜劇因素。曹保平完全是在向科恩兄弟致敬,這是典範的“突然的暴力”。這也是張譯最好的一整場戲,從攀談到暗藏殺機,從暴力到丟失的西裝,他把暴力和喜劇完美放在一起。


一個兇殘的殺手,討喜的喜劇一面,咋來的?這就是張譯的厲害,他會給人物加一些細節。例如這位殺手兄是個近視眼,這就讓他殺錯人顯得順理成章。兇殺案明明是殘忍的,但近視眼+殺錯人,就製造了合理的荒誕。


如何評價演員張譯?


再比如,張譯乘坐大巴車跟蹤他人,結果睡過頭了,又氣又急,就在大巴車上怒扇睡著了的無辜女乘客。我後來看花絮,那段戲來自靈感,張譯遷怒於無辜路人,讓那位群演也很意外。


但在那場戲裡,拍的就是這位兇手的氣急敗壞,你很容易共情他的情緒,但一個殺手,遷怒於路人,確實又很好笑。這種細節的靈感,就是合情理,又有效果。


我認為偉大的演員,在表演上有一種廣度,例如我最喜歡的香港演員梁家輝。他能在一部戲裡扮小生,一抹臉,又能扮憤懣的角色,又或者情緒一轉,在《東成西就》裡大唱「雙飛燕」。


梁家輝演過各種各樣的人,而我的崇拜,來自於我信任他,能夠演出任何一種人。


在內地的好演員裡,張譯是最接近這種信任的演員之一。


我希望他片約不斷,大紅大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