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老師”放在今天打球,會取得什麼樣的成就?

今天我們講的這個球員,有這樣的人生經歷:


小時候的成長環境不好,在一個破碎的家庭長大,艱苦的環境,練就了他超強的跑彈能力。一開始,他對籃球一無所知,後來憑藉天賦與努力,成為了一位籃板王級別的矮個大前鋒。


然而,他在賽場之外的新聞,或許比在球場上的表現更加吸引眼球。他曾扮女裝,行事搞怪,觀眾們在電視上看到他,總會莞爾一笑。在私生活上,他一塌糊塗,與多位女性產生情感糾葛,曾瘋狂PARTY激戰,體能之充沛令人折服,也因為在與女性互動上的極高造詣,在這個領域被同道中人奉為楷模。


更了不起的是,此人合理利用時間的能力。在密集的行程裡,也能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與女伴相會,可稱時間管理大師。


他是誰呢?


知識淵博的讀者一下就猜出來了——《籃球火》中的元大鷹!


“羅老師”放在今天打球,會取得什麼樣的成就?

不,他是壞孩子軍團的重要成員,公牛第二個三連冠的三巨頭之一,被脫衣舞夜總會退役球衣,麥當娜的空降幽會夥伴,櫻木花道的原型,籃板王,真正的“羅老師”,丹尼斯-羅德曼!


“羅老師”放在今天打球,會取得什麼樣的成就?


當然了,比打籃球,還是元大鷹厲害。畢竟,大蟲不會“帥鷹揚”這麼屌的技能,也沒有過“東方翔”這個級別的隊友,但在NBA取得的成就卻很了不起:


5屆NBA總冠軍,連續7屆籃板王,7次一防,兩次最佳防守球員。


能讓井上雄彥把他作為原型,去塑造一個漫畫的主人公,以喬丹、魔術師、伯德為原型的角色都得圍著他轉,說明這位史詩級的配角,在當時給人留下的印象之深刻。


但這可能也是一個,更換時代後,最難評價水平的球員。牛X的主角,在任何時代基本上都牛X,只不過強的形式和程度不同,配角卻不見得,因為配角提供的是具體的功能性,他們就是安插在主角身邊的工具人,不同版本,對工具人的需求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羅德曼的技術是為那個年代準備的,今天的聯盟裡,你很難找到一個,活躍在一線舞臺的羅德曼型球員了。


“羅老師”放在今天打球,會取得什麼樣的成就?


19-20賽季,全聯盟前場籃板率最低的球隊是哪支?


你們應該猜不到——是雷霆。我們印象中,這是超強的籃板球隊,但他們本賽季這方面不再擅長。亞當斯能力依舊,本賽季前場籃板率14.4%,排在聯盟第4,他差不多就是我們所處時代,前板能力最強的中鋒,但一人之力不足以扭轉雷霆在前板領域的排名,球隊1-4號位都不去衝板,特別是四號位,加里納利的前板率還不到亞當斯的零頭,但他的投射威脅比前任格蘭特可強得多,而四號位的射程才是現在最被強調的,沒有人會為雷霆的衝板能力下滑惋惜,空間改善對雷霆的進攻幫助顯然更大。


雷霆的現象,就是整個聯盟最近這些年,內線進攻傾向改變的縮影。本賽季,全聯盟最強前板球隊尼克斯,前板率是25.8%,放到96-97賽季,這比聯盟最弱前板球隊太陽,還少搶了1.3個百分點。


而另一方面,全聯盟四號位的三分投射能力,比過去提升了太多。96-97賽季,出場時間在500分鐘以上的大前鋒,每36分鐘出手3次以上三分球的,一共就5個,絕大部分大前鋒根本不投三分。而本賽季,同樣標準下,只有4個大前鋒做不到這個產量——帕斯卡爾,這是個主攻手,並且勇士不強調非頂級射手的外線出手;大錘安德森,大家都熟悉,他三分爛是個頑疾;灰熊的年輕人克拉克,少量出手三分很準,大部分時間走勁爆終結路線。


96-97賽季,你在前場籃板榜單上,能看到中鋒和大前鋒交相輝映,C與PF就像赤木和櫻木一樣,你搶不到就我搶,兩隊四個內線在籃下廝殺,沒人去考慮,如果有一人站在三分線外會是什麼效果——如果有,大概就是被噴軟。


而今天,沒有一個大前鋒的前場籃板率可以跟頂級衝板中鋒再相提並論了——包括濃眉和字母——前板率榜單,前18名,都是中鋒,第19是終結打法的約翰-科林斯。


這就是時代的不同之處——四號位的前板不吃香了,大家都在投三分——羅德曼放到今天,能站到三分線外去拉開空間嗎?


羅德曼25歲入行,職業生涯罰球命中率58.4%,指望他在這個時代練出穩定的三分回應能力,顯然想多了。


並且,你捨得讓歷史第一前板手,去三分線外看風景嗎?


留在籃下去爭搶籃板位置,用他的預判去尋找落點,這才是羅德曼啊!


“羅老師”放在今天打球,會取得什麼樣的成就?


這是羅德曼的技術特點,跟今天聯盟大環境衝突的地方。


那要如何做妥協呢?


有人可能會想到追夢格林,他跟羅德曼都是矮個大前鋒,都有防五個位置的能力,這兩個球員經常被拿到一塊比較。


問題是,即便追夢現在已經完全沒有了外線牽制力,他跟羅德曼的打法差異也非常大,並且也不是每個不能投籃的矮個內線,配上水花兄弟都能起飛了。羅德曼的確是一個能做策應的內線,在公牛時期,三角進攻體系之下,他必須要做一些這種事,那三個賽季,也是他傳球的高峰,助攻率都在10%出頭。


但追夢是一個助攻率常年在25%以上的球員。追夢就不是內線拉出去策應那麼簡單了,他乾脆是個不怎麼得分的控衛,可以負責快攻推進、逆向擋拆、真假手遞手、掩護處理4打3、高低位吊球等等,傳球技能點滿不說,穿插在組織進攻中的個人輸出,也比羅德曼多得多,畢竟,羅德曼對得分就沒有興趣,生涯回合佔有率11.4%男人,放到現在,就是全場底角抽菸型大前鋒的球權水平,而追夢好歹在積極一點的時候,能把回合佔有率維持在15%以上。


而且,別忘了,追夢是弧頂站神啊!我們前面就說了,如果你把羅德曼長期調離籃下,就是在犧牲他的最大價值,這顯然是不合適的。


羅德曼既不能去做空間點,也不適合像追夢,或者阿德巴約那樣,長期去高位大量策應,那麼他的定位就剩兩種可能了:


先說第一種。


做順下吃餅俠,跟一個能投三分的五號位搭檔,或者作為小球五號位出場,參與戰術時,掩護順下接餅攻筐,順便搶板。不參與戰術時,作為唯一拖空間的球員,在籃下專注搶板——類似於特里斯坦-湯普森這些從四號位改打五號位的終結者。


“羅老師”放在今天打球,會取得什麼樣的成就?


但這樣的定位,也未必完全合適,因為羅德曼作為吃餅俠的上限不高。羅德曼身高2.01米,即便在當下的小球環境,作為終結者也太矮了。他的身體素質不錯,但主要體現在連續起跳和體能,絕對摸高並不突出,這意味著擋拆手給他喂餅的難度很大。並且,羅德曼作為吃餅俠必然要頻繁去上線掩護,參與戰術,對於他這種靠預判落點來點板的籃板手來說,搶板難度也增加了。


所以,羅德曼到今天,他最適合的定位,其實是做一個獨一無二的羅德曼


忘掉這個時代對四號位三分球的強調吧,忘掉空間的重要性,我們只需要讓羅德曼做自己就好了。


會有一些辦法,讓羅德曼實現價值的。羅伯森在進攻端沒有一技之長,他還是能成為西決級別球隊的核心輪換。羅德曼是能防五個位置的防守者,進攻端有衝板特長,比羅伯森的情況總要樂觀得多。


他所處的球隊,主攻手應該是這樣的:


憑藉低位或者面框單挑、少量擋拆和無球掩護去大量消化球權,並不特別依賴掩護——如果過於依賴掩護,不易回應對手大量夾擊放空羅德曼的局面——以持球投和近筐技術為主,不完全殺到籃下也有效率保證。


這樣的球隊,進攻會強嗎?


我們看一眼96-97賽季的公牛,那一季,他們的0-3英尺籃下出手,聯盟第29,籃下命中率,聯盟第23。即便那個年代大家空間都擁堵,公牛那一季籃下區域的表現,同比也是很糟糕的。


“羅老師”放在今天打球,會取得什麼樣的成就?

幫主打球的空間環境,羅德曼自信漫步到籃下


結果公牛進攻效率聯盟第1!


他們靠的是夠準的中距離,聯盟最少的失誤,和聯盟第2的前場籃板。


不靠解放空間去衝擊籃筐,缺少三分加成,那支公牛的進攻效率放在本賽季,也僅僅低於獨行俠,排在聯盟第2(BBR數據)。


“羅老師”放在今天打球,會取得什麼樣的成就?


所以,羅德曼放到現在,他需要找的,是一支類似公牛的中距離+不失誤的球隊。


有這樣的球隊嗎?


聖安東尼奧馬刺——全聯盟最喜歡投中距離、失誤最少的球隊!


羅德曼可以試試把馬刺聯盟倒數第2的前場籃板拯救一下,再提供他們最需要的鋒線防守能力。


當然了,我無法確定:

從技術上講,羅德曼+德羅贊+穆雷,這樣的空間環境是否過於反人類,或許我們應該把穆雷換成更好的空間點——畢竟,有人會拿走大部分的籃板,這會讓穆雷變得不開心;


從更衣室講,羅德曼會不會對阿爾德里奇說:“嘿,如果你是個爺們,就自己去面對那個約胖子,別指望我去幫你!”


好吧,波波維奇看到這個方案後幾欲嘔吐,把它燒成了灰丟在了紙簍裡。


不提舊怨,馬刺能接受的最新潮的髮型,到這也就是極限了。


“羅老師”放在今天打球,會取得什麼樣的成就?


不管怎麼說,如果你把羅德曼看做是一個功能很特殊的配角,而不是達到了巨頭級別的配角,我敢說,他在這個時代還是很有市場,因為所有球隊都會相信,一個防守彈性出色,能以衝板摧毀對手小個陣容的活力型內線,他的特殊用途會很多。


但侷限性也會很大,除非你真的有一套非常適合羅德曼發揮價值的配置——我又想到了杜歐籃網,不過杜蘭特和歐文給羅德曼當領袖......


或者,去找卡幀版的喬丹?


或者,就把羅德曼放在替補席吧——他過去又不是沒有過這樣的定位——在適當的時段出場,會比總是在首發和收官陣容裡,被一些機智的防守強隊無限針對要好。


籃板大神還有用的,但當不了漫畫主人公了。


“羅老師”放在今天打球,會取得什麼樣的成就?


不過,羅德曼在這個時代——互聯網如此發達——依然會成為話題人物。畢竟,徜徉在胭脂紅粉的海洋裡,懂得時間管理的運動能手,這樣的人生,早就發生在這位“真羅老師”身上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