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25軍戰史簡介

紅25軍戰史簡介

雄踞於鄂豫皖三省邊界的大別山,不僅是紅四方面軍的故鄉,也是紅二十五軍的誕生之地,這支傳奇的部隊,是河南將軍的第二個搖籃!

河南省108名開國將軍,有20名從這個紅色搖籃中誕生,佔河南將軍總數的18.5%。是僅次於紅四方面軍的第二支部隊。

  從1955年到1965年,人民解放軍首次實行軍銜制度的10年間,總共授予的1631名將帥名錄中,出自1932年重建的紅二十五軍的將軍,初步統計為80名,可稱之為“百名將軍”之軍。其中,大將1名、上將2名、中將4名、少將73名。將軍姓名如下:

  大將:徐海東

  上將:劉震 韓先楚

  中將:李耀 張天雲 張池明 陳先瑞

少將:王誠漢 王奎先 王德貴 方升普 方明勝 方毅華 毛和發 葉建民 葉道友 成少甫 呂清 伍瑞卿 劉華清 劉振國 劉健挺 劉德海 關勝志 孫光 嚴光 扶廷修 蘇煥清 李發 王鳳梧 李少雲 李書全 李慶柳 李國厚 楊森 楊克武 楊煥民 肖志賢 吳華奪 吳林煥 吳宗先 吳振挺 何光宇 餘克勤 閔鴻友 汪家道 宋維栻 宋治民 張希才 張竭誠 張震東 陳祥 陳炎清 陳鶴橋 金紹山 周世忠 鄭本炎 胡立聲 胡繼成 查國楨 趙遵康 錢信忠 徐體山 徐光友 席舒民 高林 曹思明 戚先初 常玉清 董志常 程明 程啟文 程世清 傅春早 傅家選 鮑啟祥 謝正榮 詹大南 詹少聯 顏東山 。

(注:其中不包括曾經為紅二十五軍,堅持大別山三年游擊戰爭的紅二十八軍將領。)

紅二十五軍中,河南籍將領20人,佔紅25軍將軍總數的25%,其中、中將1人,少將19人。

紅二十五軍河南籍將領


中將張池明

少將王鳳梧 少將毛和發 少將葉道友 少將成少

少將呂清 少將劉德海 少將扶廷修 少將楊森

少將肖志賢 少將吳華奪 少將餘克勤 少將宋治民

少將胡立聲 少將曹思明 少將常玉清 少將戚先初

少將程世清 少將傅家選 少將鮑啟祥

  紅二十五軍80名將軍之中,新中國成立後擔任中央軍委、解放軍三總部、各軍兵種、各大軍區副職以上的領導者,總共有35名。

還有數十名轉業到地方工作的省、部級以上領導幹部,他們出自紅二十五軍,也能夠躋身於將軍之列,但卻失去獲得將軍殊榮的機遇。至於那些在各個戰爭時期英勇犧牲的團以上領導幹部,少說也有百名之多。他們的卓著功勳,將彪炳千秋,永垂青史。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是誕生在鄂豫皖的一支紅軍。是人民解放軍中一支具有光榮傳統的部隊。

她的歷史,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與紅四方面軍合併之前:


1931年10月25日紅二十五軍在安徽六安縣麻埠(金寨縣境內)成立,軍長曠繼勳、政委王平章,轄73師,轄下3個團(紅217、218、219團),師長劉英、政委吳煥先。

1932年1月中旬,又在安徽金寨麻埠以紅4軍31團和五星縣獨立團一部為基礎組成75師,轄下3個團(紅223團、224團、225團),師長廖榮坤、政委戴克敏;


1932年5月中旬,在安徽霍丘縣白塔畈由獨立第3師,組成74師,轄下3個團(紅220、221、222團),師長汪明國、政委戴季英。

第二、紅四方面軍轉移之前:


1931年11月7日在湖北黃安七里坪,紅4軍與10月成立的紅25軍合編為紅4方面軍,方面軍下轄第4軍、第25軍,第25軍軍長曠繼勳、政委為王平章;

第三、堅持大別山時期


1932年10月,紅4方面軍主力西去後,11月30日,紅軍第25軍在湖北黃安檀樹崗村南河灘重建,軍長吳煥先、政委王平章,下轄 74師(下轄220團、221團、222團),師長徐海東、政委戴季英;75師(下轄223團、224團),師長姚家芳、政委高敬亭。


1932年7月蔡申熙調任紅25軍軍長。


第四:紅二十五軍長征:

1934年11月16日,紅二十五軍從河南羅山縣何家衝出發,開始長征;

1934年12月11日,紅二十五軍于丹鳳縣蔡川進行整編,撤消224團編制,軍直轄三個團(223團、225團、手槍團),軍長程子華、政委吳煥先、副軍長徐海東、參謀長戴季英、政治部主任鄭位三、政治部副主任郭述申。

1935年7月16日,紅二十五軍從陝西長安縣灃峪口出發,離開鄂豫陝蘇區,繼續北上後,留下的部分隊伍和陝南遊擊隊在陝西商南碾子坪合編組建了紅74師,下轄1營、2營和手槍團,師長陳先瑞、政委李隆貴、副師長兼參謀長方升普、政治部主任曾焜,在鄂豫陝根據地堅持游擊戰爭;


1935年8月21日,軍政治委員吳煥先在涇川縣以西十餘里的王村鎮四坡村(今掌曲村),指揮戰鬥中英勇犧牲;


1935年9月7日,鄂豫陝省委在甘肅華池縣豹子川召開會議,決定徐海東任紅二十五軍軍長,程子華任軍政治委員;


1935年9月15日,紅二十五軍到達陝北延川縣永坪鎮,勝利結束長征。


第五、紅十五軍團時期:


1935年9月16日,紅二十五軍與陝北紅26軍、紅27軍在陝北延川縣永坪鎮勝利會師,三軍合編為紅十五軍團(轄下由紅25軍組成的75師、由紅26軍組成的78師、由紅27軍組成的81師),軍團長徐海東、政委程子華、副軍團長錢參謀長劉志丹、政治部主任高崗、政治部副主任郭述申。

1935年11月,紅十五軍團歸屬紅一方面軍管轄,紅十五軍團仍轄下75師、78師、81師,軍團長徐海東、政委程子華、參謀長周士弟、政治部主任郭述申、政治部副主任馮文彬。

第六、八路軍115師時期: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後,8月25日,紅十五軍團改編為八路軍115師344旅,旅長徐海東,副旅長黃克誠(到職時為旅政委),參謀長陳漫遠。下轄:687團,團長張紹東、副團長田守堯、參謀長蘭國清、政治部主任崔田民;688團、團長陳錦秀、副團長韓先楚、參謀長盧紹武、政治部主任劉震。

1937年8月,紅74師改編為八路軍115師留守處;

1937年10月,八路軍115師留守處改為西北留守兵團警備第4團,團長陳先瑞,政委羅子明、參謀長楊煥民、政治部主任吳東昇。

1937年12月,344旅擴編689團。

1940年2月,改編為八路軍第2縱隊,司令員左權(後為楊得志),政治委員黃克誠。

6月底,第2縱隊一部與新四軍第6支隊在淮北地區會師,整編為八路軍第4縱隊,司令員彭雪楓,政治委員黃克誠,7月,又與地方支隊合編為八路軍第5縱隊。

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改編為新四軍第3師,轄第7、第8、第9旅。同年7月參加以江蘇鹽城為中心的反“掃蕩”。9月,第9旅調歸第4師,第10旅調歸第3師。

1942年10月,實行精兵簡政,先後將4個主力團改為地方武裝,主力部隊參加淮海區反“掃蕩”。同年冬,第3師兼蘇北軍區。

1943年春,參加鹽阜區反“掃蕩”。1944年參加高溝楊口戰役。1945年4月,第10旅兼淮海軍分區,一部組成獨立旅赴皖中,歸第7師指揮。第3師在抗日戰爭的戰略反攻中,攻克阜寧縣城,參加兩淮(淮陰、淮安)戰役。

第七,解放戰爭時期:

1945年10月,新四軍第3師奉命挺進東北。11月底到達錦州地區,歸東北人民自治軍建制。

1946年1月改稱東北民主聯軍第3師,轄第7、第8、第10旅、獨立旅及師直屬三個特務團,共3.7萬餘人,師長兼政治委員黃克誠。在遼西阻擊國民黨軍隊的進攻中,取得了秀水河子、喜歡池等戰鬥的勝利,開闢了西滿根據地,控制了長春至白城、通遼經鄭家屯至齊齊哈爾鐵路線及西滿廣大地區。之後,在四平地區進行了兩個月阻擊戰鬥,圍殲了向四平進犯的國民黨軍第71軍第87師主力。

1946年8月,以師機關一部成立西滿軍區,司令員黃克誠,政治委員李富春,副司令員倪志亮。

9月,師主力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2縱隊,劉震任司令員,吳法憲任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吳信泉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第8旅改編為第4師;第10旅改編為第5師;獨立旅改編為第6師,全縱隊約3萬餘人。第7旅改編為第16師編入第6縱隊。

1947年春參加三下江南戰役,向長春、德惠、農安之間地區之敵進攻,4月,獨立第1師編入第2縱隊。從5月開始,接連發起了夏、秋、冬季三大攻勢,把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

1948年1月東北民主聯軍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第2縱隊番號未變。8月,東北軍區前方第2指揮所改稱東北野戰軍第2兵團部,第2縱隊隸屬第2兵團建制。


9月,東北人民解放軍發起遼瀋戰役,第2縱隊先參加錦州作戰,後回師北上,與兄弟部隊一起於遼西圍殲廖耀湘兵團,並乘勝直搗瀋陽。

1948年11月1日,第2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9軍,劉震任軍長,吳法憲任政治委員,譚友林、孫子仁任副軍長,王良太任參謀長,李雪三任政治部主任。原轄第4師改稱第115師,胡繼成任師長,李世安任政治委員;第5師改稱第116師,吳國璋任師長,石瑛任政治委員;第6師改稱第117師,張竭誠任師長,李少元任政治委員;東北人民解放軍獨立第7師調歸該軍建制,改稱第152師,羅華生任師長,邱子明任政治委員。

12月1日,揮師入關,參加平津戰役。在解放天津戰役中,第39軍擔任和平門方向的主攻任務。

1949年4月,由東北軍區整訓司令部組建第14兵團,第39軍隸屬第14兵團建制。4月底,第39軍由河北武清地區出發,向華中南進軍。7月初,進至湖北宜昌、沙市、江陵地區,渡過長江,改歸第13兵團建制。後進軍湘西,參加了衡寶戰役,然後直下柳州,解放南寧,於12月11日解放鎮南(友誼)關。同時,第152師改為南寧軍分區,脫離第39軍建制。在解放戰爭中,第39軍湧現出梁士英、王鳳江,黃達宣等許多著名戰鬥英雄和“攻克錦州先鋒連”等許多英雄集體。1950年1月2日,第39軍奉命北上,7月4日,開赴東北,到遼陽、海城地區駐防。


第八、抗美援朝時期: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10月,第39軍改編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9軍,軍長吳信泉,政治委員徐斌洲。10月21日,開赴朝鮮參戰。11月1日,在開進中與敵遭遇,於雲山地區打響了出國第一次戰役,殲滅美軍騎兵第1師第8聯隊和南朝鮮軍第1師第12團一部及兩個炮兵營、一個戰車連大部,斃傷俘敵共2000餘人。11月底,志願軍發動第二次戰役,第39軍先在雲山以南的明堂洞,上、下九洞地區阻擊北犯之敵,後與兄弟部隊一起轉入反攻追擊,收復了平壤及“三八線”地區。12月底,志願軍發動第三次戰役,第39軍在高浪浦裡以東地段突破敵臨津江防線,解放漢城,進佔水原,與友軍一起收復了三八線以北廣大地區。

1951年2月,志願軍進行第四次戰役,第39軍(欠117師)歸第3兵團指揮,擔任戰役預備隊任務。戰役結束後,北移成川休整。11月,第39軍歸第19兵團指揮,接替第47軍臨津江兩岸的防禦任務。在歷時340天的防禦作戰中,貫徹“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依託堅固防禦陣地,粉碎了敵人數百次進攻,同時,廣泛地開展小分隊活動,積極組織戰術反擊,擠佔緩衝區11個高地,擴大陣地面積,穩定了防禦態勢,配合了停戰談判。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湧現出倪祥明、高雲和等許多戰鬥英雄和“突破臨津江英雄連”等許多英雄集體。

中國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的烽火,將紅二十五軍錘鍊成一支無堅不摧的鋼鐵之師。

每一支英雄的部隊,都會有一位傑出的統帥,紅二十五軍和他衍生的部隊,之所以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一支王牌軍,虎狼之師,是由於這支部隊始終由最傑出的將領統帥。沒有那一支部隊,傷亡的最高將領象紅二十五軍那麼多,傷殘的那麼嚴重。

身先士卒、是紅二十五軍將領的傳統,從第一任軍長曠繼勳開始,蔡申熙、吳煥先、徐海東、程子華、左權、楊得志、彭雪楓、黃克誠、劉震、吳信泉都是以勇猛著稱的將領,這些統帥都恨不能拎著大刀衝在最前面的,在這樣的統帥的帶領下,紅二十五軍的官兵,一個個都是槍一響就眼紅、就拼命的勇士,和他對陣的敵軍,沒有一支部隊不是聞風喪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