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一步一景,帶你回味三國

位置 位於河南省中部,處於鄭州和漯河之間。

歷史背景 早在遠古時期,炎帝后齋部落首長許由率眾耕於此,故稱許地。西周初期,被封為許國秦朝改稱許縣。196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於許。221年,魏文帝曹壬廢漢立魏,改許縣為許昌,為魏五都之一。許昌的名稱一直沿用至今。曹氏父子雄據許昌25年,留下了燦爛的文化遺產和豐富的三國名勝遺蹟,以至有“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許昌”之說。以“三曹”為首的建安七子,開創了彪炳史冊的建安文學,使許昌成為文學的發祥地。

其他遊覽景點 鉤窯遺址、定王陵、天寶官、中原花木博覽園等。

許昌,一步一景,帶你回味三國


景點導覽

紫雲山風景區

位於許昌市襄城縣境內。景區由九山十八峰、五湖一河及眾多文物古蹟組成,面積40多平方千米。九山為紫雲山、令武山、龜山、孟良山、焦贊山、尖山、首山、駱駝嶺和書院山。五湖一河是紫雲湖、仙翁湖、天女湖、龍泉湖、六王湖和柳河。古蹟有明代御封紫雲書院,黃帝具茨山會大限處,春秋老君洞,商周姜子牙故里,財神趙公明洞,楚六王緣,令武將軍墓祠,宋焦贊、孟良山寨和明芙蓉洞等等。自然景觀數皇帝御封的大面積懈林最為壯觀,年年秋後紅葉如三月春花,映照半邊天空和四周山峰,令人歎為觀止。

許昌,一步一景,帶你回味三國


灞陵橋

原名八里橋,在許昌市城西4千米的清泥河上,相傳為三國名將關羽辭曹挑袍處,霸陵橋從此名揚。原橋高於水面3米多,為三孔青石橋。橋面寬能並行兩車,橋長90米,兩岸楊柳成行,風景宜人。該橋時毀時修,原形早變,後來因興修水利,原橋已拆毀,僅存《辭曹圖》石刻一塊。橋西有關帝廟,為後人追念關羽所建。廟為三進大院,有山門、鐘鼓樓、大殿、廂房、道士院等,並塑有關羽、曹操和甘、糜二夫人像。其中關羽勒馬塑像神采奕奕,英姿諷爽,廟中古柏參天,碑碼林立。

許昌,一步一景,帶你回味三國


春秋樓

創建於元至元年(1271)年又名大節亭,位於許昌市中心文廟前街中段。相傳關羽下邱兵敗後,為保劉備的甘、糜二位夫人,歸附曹營入許。曹賜羽宅第一處,羽避其嫌,將一宅分為兩院,兩位皇嫂居內院,自己住外院,晨夕問安,夜讀春秋,秉燭達旦,傳為美談,後人為昭彰關羽忠義,建廟以祀之。廟內興建一樓,名曰“春秋樓”,是許昌十景之一。

景區總佔地面積2萬平方米,外院有山門、春秋樓、關聖殿、刀印樓;內院為園林建築風格,有甘糜二後宮、問安亭、水榭、掛印封金堂。

許昌,一步一景,帶你回味三國


旅遊提示

氣候:許昌屬北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2℃,四季分明,氣候溫和。

交通概況:市區距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僅50千米,境內有京廣鐵路縱貫南北,禹鄲鐵路橫穿東西。京深、徐西兩條國道在此交匯,京珠高速公路鄭州~許昌段已通車。

許昌,一步一景,帶你回味三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