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左右的你,有沒有感覺到很焦慮?

30歲左右的你,有沒有感覺到很焦慮?

人生中最糾結、敏感的年紀是什麼時候?大概是剛踏過30歲,差不多 35 歲的樣子吧!

也許現在的你剛剛工作8年,中間也換過工作,甚至你現在還想著換另一份新工作,但是你不像以前那麼勇敢了... ...因為考公務員的最高年齡是35歲,因為很多工作入職要求也限定在了35歲以下,35歲的你我,想必已經是一個或者兩個孩子的爸爸媽媽了吧,35歲的時候,即使你冬天堅持不穿保暖褲,出門不帶保溫杯,也蓋不住歲月跟我們開的這個玩笑——人到中年時,你還安好?

作為一個正處於中年危機的80後,我感觸更甚,如果說父母,爺奶兩代人的危機感來源於溫飽或社會形勢更替的話,我們這代人的危機更像是時代快速發展背景中,對物質追求和價值觀辨析的焦躁。

我們中的很多人,經常會度量自己在客觀世界中的位置,如在親朋好友中是否過得富足,在朋友同學中是否混的有臉面,在職場同事間吃穿用度孰優孰劣,這些人在對比中尋找著優越感,卻又常在對比中挫敗,最終不斷放大自己的慾望,想要的越來越多,越來越好。

生活、工作中的你,是否存在著這樣的“中年困局”?但不論你離這個年紀有多遠,你都值得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當下的我就非常困惑,而且直覺告訴我,這樣的狀態依然會持續!

30歲左右的你,有沒有感覺到很焦慮?

張磊是一位連續創業者,創業三次,前後8年,沒有感到倦怠,沒有感到後悔過,直到今年。他的第三次創業,做的是玩家交易虛擬遊戲工具平臺,今年7月份開始ICO,到了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聯合下發公告,認定:ICO為非法集資。

當天,張磊和三位合夥人關在會議室,整整一天,什麼都沒吃,商討方案。開完會已經是凌晨3、4點,張磊鋪開睡袋,在會議室的地板上躺了幾個小時。因為過度的疲勞和緊張,張磊開始出現頭暈、心跳的症狀。他去醫院檢查,甲狀腺激素超標19倍,心跳、血壓都高出正常值。

30多歲的時候,張磊認為創業樂趣無窮,“與天鬥、與人鬥,尤其與自己鬥。”

經歷了這次危機,他才覺得,創業其實不適合中年人。當初他創業的時候,全家人集體反對。女兒5歲了,他基本沒怎麼盡過義務。現在生病住院,也不敢跟妻子講,“家裡快把我開除了。”

中年創業,真是件非常尷尬的事情。也許,也正是專屬於創業者的困局!

必須清醒地意識到:恰巧30多歲的你,職業到底該如何發展,才能確保讓你支撐整個家庭的負擔?這不僅僅對自己,更是對家人的負責。

命運待我不薄,畢業之後,在第一家公司碰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侶,與愛人奮鬥幾年,讓我30歲前,在杭州買了房買了車,雖然不愁吃穿,但到了這個階段,你也會突然發現,現在的壓力是成倍增長的,每個月有還不完的月供,逢年過節有走不完的親戚,正值壯年的你,需要孝敬老人,也要照顧幼小。

家底不好,靠自己奮鬥的這批人,如果在職場上的成長無法實現倍增,那麼,你以後的職業發展就會面臨更多的壓力。而這種壓力,會使你沒有餘力去謀求更好的發展,做任何事情束手束腳,甚至會讓你對自己將來產生恐懼感。

30歲左右的你,有沒有感覺到很焦慮?

說到工作,自從畢業上班到現在,多數人看到的我,都是順風順水,每到一家新公司都能年年高升,但其中也會有我的焦慮和煩惱,在這些職場遭遇中,較為棘手的一種情況,就是能力與年齡不匹配的問題。

一種情況是被認為年紀小成長的太快,會受到打壓。記得很多年前一次去面試,對方看了我的簡歷,再看看年紀,悠悠的說了一句:這麼年輕就當總監了,還管了這麼多人,真的假的?然後給了一個非常不讓人滿意的薪資標準,我想這也屬於職場暴力吧。

然而,這種待遇,在我剛進現在這家公司的時候也同樣遇到過。另一種情況,我自己也經歷過好幾次,很多工作 3 年、5 年的人,甚至和工作一年的人在能力方面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所以當他們的職業想向上突破時,會遇到很多的阻力。

頻繁跳槽,沒有在一個行業上足夠的經驗積累;或者說雖然在一個方向上長期積累,但後面的好幾年,都在吃第一年積累的老本,原地踏步,毫無進步。所以,對於那些年齡 30 歲的朋友來說,從現在開始,你和我一樣,必須要慎重審視一個問題:從畢業到現在,我們身上所具備的能力是否與自己的年齡相匹配,是超前了還是落後於人了呢?

如果不匹配,那麼就一定要及早樹立危機感,做好調整,確保自己不會在競爭的過程中被他人擠下馬。

當然,要想行動,就趁早。否則,你的後半生都將永遠在碌碌無為中“被安逸”下去。

30歲左右的你,有沒有感覺到很焦慮?

為了不讓你 35 歲以後的職業生涯變得一塌糊塗,你至少應該在 30 歲或者更早,就確立明確的目標,並利用 這5 年多的時間去追趕。

Macolm Gladwell 在他的著作《異類》中說:無論是最優秀的運動員,企業家,音樂家還是科學家,經調查,你都會發現他們至少都在付出了長達十年,每天不低於三小時的努力之後才嶄露頭角的。

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馬克西姆·文格羅夫出生在西伯利亞,4 歲的時候,他接觸到了第一把小提琴,展現出了過人的天賦。

並且,他的天賦和敬業度是成正比的。他每天練習 7 小時,5 歲就舉辦了獨奏會,15 歲就獲得了國際大獎,34 歲就成了世界頂級小提琴家。

文格羅夫說:“我母親每天晚上 8 點回到家,吃完晚飯之後就教我小提琴直到凌晨 4 點。對於一個 4 歲的小孩來說,這簡直就是酷刑,但兩年後我變成了小提琴手。”

很多人在抱怨沒有機會,其實並非如此。

肯特大學的社會學教授弗蘭克·弗雷迪認為,有效投入很多時間去練習的人自然會擁有自己的運氣:“他們近乎苛求地努力,當運氣來的時候,他們早就準備好了。”

如果你沒有遇到機會,不要抱怨,首先要反思:自己到底哪些方面準備不足?

30歲左右的你,有沒有感覺到很焦慮?

在工作、生活中,學會怎麼做人也很重要。我甚至認為,會做人比會做事還要重要百倍。學會做人,是你在任何公司、任何時候都可以修煉的一種職業素養。

不要把自己的交際圈限定在微信這樣的平臺上,至少我認為,透過文字或者圖片根本不能準確的判斷你們友誼的深度,透過微信,你能做的事情,別人也同樣能做。

現實當中,能夠通過微信之外的方式,與好友建立長期聯繫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如果你有時間,試著偶爾走出去,三兩結伴來個短途旅行,更能增進相互間的感情,哪怕這次出去的並非你命中摯友人選,也能在一言一行中,瞭然於心,我想這總比用物質亦或關心程度評判另一個人靠譜多了。

在做人的修煉中,是能夠對你以後的職業發展起到致命性影響的因素很多,但我認為,在工作中最重要的兩點就是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樹立強大的職業化心態。

不管你是否喜歡,不管這項工作是不是你願意做的,只要你在這個崗位上,你就應該把事情做好。即便這份工作你真的很不喜歡,也不要用消極的的方式去對待,因為你不僅在浪費公司的時間,更是在浪費你自己的時間。

30歲左右的你,有沒有感覺到很焦慮?

身在職場,在沒有明確的目標之前,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極致,把所有你能夠在這個職位上得到的東西,統統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爭取。強大的內心可以讓一個人在絕望中看到希望,而消極悲觀只會讓你在希望面前錯機良機。

《肖申克的救贖》中有這樣一句臺詞:“懦怯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有一些人說:職場中最大的謊言就是財務自由。他們認為:“錢永遠都不會滿足。因為慾望是隨時上升的,而焦慮與慾望相伴,中年人的危機永遠不會解除。這句話說的真是沒錯啊!

最後,喬布斯告誡說:人這一輩子沒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得精彩絕倫。

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勇敢的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只有自己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實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