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质平平的曾国藩,是怎样当上晚清职场高管的?

关注头条号@柠绾绾,和绾绾一起读书成长。

资质平平的曾国藩,是怎样当上晚清职场高管的?

跟曾国藩混职场

文/柠绾绾

近半个月我一直在读《曾国藩传》,因为身边提到他的人越来越多,激发了我对这位清朝大臣的好奇心。

曾国藩,一个从湖南农村考了7次试才走入仕途的普通人,最后能够平定太平天国,当上两江直隶总督,可以说非常了不起了。

我开始还不相信他资质差,通过读书了解,我越来越喜欢他了,他让我看见并且相信成功不止要靠天赋聪明,即使一无所有也能有所作为。

01 目标明确,能吃苦

曾国藩从小就跟着父亲读书,稍大一点就跟着父亲去参加科考,目标非常明确,因为他们家祖上从来没有出过当官的,仕途上没人,祖父常常被嘲笑没文化,所以花重金不遗余力地培养曾家子孙参加科考。

资质平平的曾国藩,是怎样当上晚清职场高管的?

刻苦学习

而他从小特别能吃苦,每天不背完一篇文章绝不睡觉,可见他学习动力十足。

人啊,有了目标,生活就有了奔头,有了动力,曾国藩的用功算是勤能补拙了,因为从小背诵,基础不错,但是思辨见识不够,有一次他的试卷竟然被当成反面教材贴出来展示给所有考生看。

这极大的伤到了他的自尊心,当然优秀的文章也展示出来了,曾国藩就把那些优秀文章抄下来,回家仔细研究,对比自己的文章,看有哪里不足?

通过这样的方式,他突然脑子开窍了,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接下来就拼命学习这方面的东西,不断作文练习。第7次考试中了秀才。

在后来他的工作中也多次表现出来他的这种品质。无论是创建民兵团,平定太平天国,还是后来处理洋务运动,他都是目标明确,不怕吃苦。

在我们当今社会,目标明确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老话说的好,当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全世界都会帮你。

但你如果特别迷茫,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别人想帮你都没办法伸手。

一个公司招员工,是找目标明确的人,还是用履历符合但有些迷茫的人呢?

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刚好你能给到他想要的,那你们就可以一起共事,面试官问你:“你的期望薪资是多少?”

也是为了了解自己公司能否满足你的要求,如果相差太大,就可能淘汰,如果小于他们的心里价位,那他们会按照你开的价码给你待遇,不会高给你,看似小问题,其实蕴含大学问。

如果你在面试中表现得很迷茫,不确定自己想干什么,有才华有可能被录用,但公司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因为迷茫的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随时有可能有新想法,工作可能不稳定。

所以招新人,应届生有好处,也有风险,很多公司都是广撒网的,害怕培养出来了,人走了。

老板问你:“能不能加班?”其实是想看你能不能吃苦,也许他们公司一年也加不了两次班,是为了考察你才问的。

做一个职场小白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目标,又不能吃苦。

02 笨方法也是好方法

职场上,曾国藩最初连升几级凭得一部分是贵人的帮助,一部分是靠运气好。

他和皇帝互相不了解,导致了一个误会,曾国藩投其所好研究理学,皇帝以为他们性情相近,所以每次升职都有他。

随着后来的深入了解,皇帝看清了曾国藩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的人,而且曾国藩在朝政上缕缕顶撞皇帝,你惹上司不快,上司自然就不想重用你了。

曾国藩最初情商不高,特别不会说话,更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和上司相处不知进退,以至于得罪了许多人。

资质平平的曾国藩,是怎样当上晚清职场高管的?

笨方法真的不好吗?

在工作中,曾国藩经常用笨方法处理问题,比如他发明的行军打仗方法,总是要了解清楚敌方和我方的情况,慎重分析自己取胜的可能性,没有把握绝不出兵。

他做事没有那种投机取巧的赌徒心理,因为不聪明,想不到耍滑的方法,反而令他做事越来越稳重,扎实可靠。

2个月前听怀左同学讲他用的就是笨方法,最初学习写作,他跟着他的学长,社团要求每周交一篇文章,他自己规定自己每天都要写一篇,无论好坏,就这样训练自己。

读书也是,一年一年,一本接一本读了八年,写作水平都是扎实练出来的,有问题主动向优秀的前辈请教。

现在网上流行很多写作模板,其实最初学写作,哪有那么多模板呀,都是从遣词造句,素材积累开始的。

怀左说:“如果你做一件事扎实的用了8年,那么别人想要超越你也是需要时间的。”

所以最笨的方法也是最好的方法,曾国藩说:“这样的人,不聪明,遇事就会比别人更吃苦,更扎实,更无情地鞭策自己。”

为什么有些公司会找一些能力平平的人?

笨人有笨人的好处,有的公司老板,因为公司的岗位需求,就喜欢找老实本分的。你很聪明比其它面试者履历优秀,可就是没被录用,看似不如你的人反而成功入职了呢?

第一是你的职业定位不准确,你应聘的岗位和你能力不符合,第二就是老板不想找太聪明的员工,认为太聪明的人脑子活,不会甘心在一个平凡的岗位长干。

当公司认为提供不了你发展的舞台,为了保险起见,普通岗位还是配备能力普通的人足够了,还能保证长期稳定,经常换人,招人,老板也不愿意。

还有就是公司聪明人已经够比例了,就像《铁齿铜牙纪晓岚》,皇帝既需要忠臣也需要奸臣,用来形成牵制的力量,这样大家都挺皇帝一个人的。

老实人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激励聪明人努力工作,记得我听过一个故事,说有两种鱼,一种鱼不爱动,但是运输过程中不活动可能就死了,所以要在这些鱼中间放一只爱动的鱼,搅得所有鱼都活动起来。

工作中聪明没错,笨也不低人一等,重要的是找对自己的位置,就像写文章需要先定位一样。

03 当你的能力不如对手时,该怎么办?

在对待洋人的侵犯时,曾国藩深知中国的军事力量不足,此时不宜开战,对洋人也要讲诚信。

资质平平的曾国藩,是怎样当上晚清职场高管的?

诚信

曾国藩提出3条坚守合约的理由:

①你力量不如对手,你越使诈,结果只是自己越倒霉。

②条约约束的不止是中方,也有对方。

③只有通过诚信外交,才能与西方各国进行正常往来,以便于从西方各国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师夷长技以制夷”。

我是一个特别胆小的人,曾国藩的这种策略让我想起了儿时的考试,我从小考试没有作弊过,都是自己答,会就会,不会就是不会,从不敢抄。

中学时,我常对自己说的是:“别人抄是因为人家有经验,你从来没抄过,一作弊肯定会被发现,还不如自己考。”

放在职场中也同样适用,你能力不够时,就像一张白纸,别人一眼就能看出你几斤几两,反而做事会弄巧成拙。

条约就是大家工作中签的合同,当我以为合同是保护公司的利益,是员工的卖身契,时间越短越好时。

公司主管傅医生说:“合同其实是保护双方利益的,既保护公司也保护劳动者,因为你签了合同,公司辞退你还要多付你一个月工资呢。”

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是先学习洋人的技术,学到手之后,再用洋人的技术对付洋人,换成现在的话,就是:

当你能力不如对手时,你可以向对手学习,学到知识来强大自己,自己强大了再去对付你的敌人。

在商业中,也可以这样去对待你的对手公司。

能力不如对手时,学习能力一定要强,必要时可以吃点亏。徐徐图之,以待来日。

04 老板找员工谈话,目的是什么?

在公司里,老板经常会找下属谈话,那么究竟是因为什么呢?我最初单纯地以为领导只是刚好有空,和我说两句话。

资质平平的曾国藩,是怎样当上晚清职场高管的?

领导和员工谈话

看了曾国藩故事,我才发现没那么简单。曾国藩花心思培养人才,他也会常和学生谈话,不仅要察言观色,还要试之以事。

表面上是闲谈,实际上是向幕僚传授自己的人生经验和读书心得。

记得当年在公司门口的走廊间,主管走过来主动和我聊天,他问:“你在咱们公司都和谁关系比较好呀?”“你来咱们公司多久了?”

后来才知道,这是在侧面的了解我,看我最想要的是什么,看我会不会站在他这边,也看我在公司的稳定性好不好?能不能干长?

其实老板喜欢和他谈钱的员工,这样的员工,他知道怎样去使用,只要给你钱,你就能认真工作了,对于有钱人来说,钱能解决的事都是小事。

最怕一个员工什么都不想要,那你可能真就留不住他,人家想走就走了。

我在这几年的面试中得出一个经验,就是反向思考,工作是双向选择,物理学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所以老板在看你,考察你,你也可以在彼此的谈话中了解老板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格局,品味,性情?

遇到优秀的人,你可以做个有心人,留心学习人家身上的品质,做事的方式,即使没机会合作,最终没录用你,你也是有收获的。

工作中,你也可以主动找你的上司聊聊天,不一定非要等别人找你,可能聊天中把很多问题都防患于未然了。

05大格局,不遗余力培养人

曾国藩在47岁以后开始蜕变了,两次自杀,2次回家赋闲,加上官场上的经历,生活也给了他时间去沉淀自己。

再次出山之后,他的待人处事,以及与上司的相处变得圆滑多了,也愿意不遗余力地举荐下属,培养人才。

资质平平的曾国藩,是怎样当上晚清职场高管的?

不是知道就能马上做到的

历史上有这样格局的人,我第一个知道的是欧阳修,欧阳修是苏轼的老师,初相识欣赏苏轼的文采,就主动把苏轼的文章交给自己的学生们看,还鼓励自己的学生去拜访苏轼,和他多交流。

可以说,欧阳修把自己的资源都介绍给了苏轼。

有人问我的写作老师:“你培养人,不怕人家以后不帮你干了吗?”

老师说:“我培养一千个人,有一两个留下的就值得,有人去了更好的平台,没留下帮我,我也替他感到高兴。”

我也有这样去做,但是我发现,大格局的前提是你自己要先强大,打铁还需自身硬,就像当老师,老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瓢水。

不是你一无所长,有个苹果,你就把苹果送人了,然后自己就啥也没有了,这太不现实了,要先想想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你能够给别人带来什么价值?

格局这东西,没办法一蹴而就,需要日积月累,丰富自己,沉淀自己,厚积薄发才能大展宏图。

总结:

曾国藩的职场经历,值得我们后辈从实践中不断探究,学习,其中的人际关系,待人接物都是职场必修课。

读史使人明智,我越读史越能找到其中的乐趣了,因为思维,创造力,辩证的角度,就像一局思考力的游戏。

曾国藩是从实践中历练而来,我们在未来的职场中也要多磨炼自己,困难有时是你成功路上的奠基石,明确目标,坚定信念走下去。

我们一起加油!

作者简介:柠绾绾,取自《甄嬛传》:“长发绾君心。”一个在南方生活工作过的北方姑娘,热爱文字和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