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 遊戲 讓父母和孩子成為不可調和的敵我矛盾

暑假又來臨了,由於疫情的影響,線下的補習班紛紛轉到線上,這個本來方便了家長的接送,卻不知家裡變成了戰場,比送出去還要辛苦。比如要監督他使用電腦,一個不留神就去玩遊戲去了,有時候上完課了又要求玩這樣那樣的遊戲,或者以積蓄上課為名行玩樂之事。

我並不是反對孩子玩電腦、玩遊戲,而是現在網絡遊戲太強大了,強大到讓人廢寢忘食,讓孩子在電腦面前坐上一天都可以,他的誘惑力無比巨大和孩子自控力的巨弱,形成了一邊倒的格局,成為了電腦的俘虜,為了玩,和父母鬧得反目,變得無情,不少新聞中報道的,孩子因為遊戲打輸了,大哭著把電話摔爛了,有些為了遊戲瞞著父母大額充值等等。

當然有人可能會說,遊戲鍛鍊一個小孩的反應能力,學習累了一種休閒的方式,我都非常贊成,可現實中有幾個孩子是在通過網絡查找資源或者提高學習技能的,少之又少,又有多少人玩著玩著就迷失了自己的本性,為了玩不擇手段的挖空心思。

網絡遊戲逐漸變成了一種“精神鴉片”,正在毒害著我們的孩子,也在侵蝕著我們自己。

有個著名的“二八定律”,全球化勢必會造成一個重大問題——貧富懸殊。未來這個世界上,有20%的人會享有80%的資源,而80%的人會被“邊緣化”。

美國政治家布熱津斯基為維護美國的霸權地位,設計了一個巨大的陰謀計劃:誰也沒有能力改變未來的“二八現象”,而要讓20%的精英們高枕無憂,80%的人安分守己,就得采取麻醉、低成本、半滿足的辦法,卸除“邊緣化”人的不滿,像安撫嬰兒一般,給他們嘴裡塞一個“奶頭”。

“奶頭”的形式有兩種:一種是發洩性娛樂,比如開放色情行業、鼓勵網絡遊戲、鼓動口水戰等;一種是滿足性遊戲,比如拍攝肥皂劇和偶像劇,大量報道明星醜聞、娛樂八卦,播放真人秀和綜藝節目。而這些消遣娛樂及充滿感官刺激的產品,讓人們花去大把的時間去沉溺其中,不知不覺喪失思考能力。這就是那個邪惡的“陰謀”——“奶頭樂戰略”(Tittytainment)

現在的網紅層出不窮,為了流量可以不擇手段,可以挑戰人們的倫理道德底線,而我們卻毫不吝嗇的給與關注給與點擊,不知不覺中成為了幫兇,卻又沉迷於其中也迷失了自己。不知道大家每天玩的是什麼,但是現在基本上手中都有“某音”APP,白天刷,晚上睡覺前刷,不時有好奇好玩的視頻刷出來,讓我們熬更受夜的不能自拔。有些遊戲,不斷地設置各類陷阱和套路,讓你不斷地花錢花時間,像個無底洞似的。

迴歸到原話題,在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中,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圈子中工作著、學習著和生活著,我們經常聽過的,“上流社會”,“社會底層”等等,好像是平等的,都是兩隻眼睛一張嘴,而這種界限卻又涇渭分明,不可逾越。那些上流圈層出國旅遊叫度假,而我們國內遊玩都可能要掂量一下錢包。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說一個收入2-3千的青年,花光了積蓄、甚至還貸款打賞主播美女,操心著主播辛苦工作的身體受不受得了,殊不知主播的收入是幾十萬幾百萬,真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孩子是我們的掌中寶、心頭肉,不求他大富大貴,至少要有拼搏的上進心,看著他們沉迷在網絡遊戲中,看到的是恨其不孝、怒其不爭的滿眼無奈,現在的競爭比原來的競爭壓力大多了,作為父母的我們原來讀書的時候父母經常說的一句話就“不上學那就去廣東打工,還可以貼補點家用“,那時候讀書靠的是自覺,想讀還需要爭取才行,而現在哪個父母不是拼命讓孩子讀個好學校,只要是讀書需要的東西再貴都會滿足。當然了,原來的壓力沒有現在學習的壓力大,誘惑也沒有現在這麼多,卻也是事實。

孩子哭了,給他手機馬上就好!

孩子鬧了,給他平板馬上就好!

孩子高興了,給他電腦就是最好的獎勵!

給孩子一個網絡,彷彿就給了他們一個世界,這個世界裡他們愉快的忘乎所以,有時候,作為家長似乎都有些不忍心去打攪他們的快樂。常常在想,要是他們讀書有這麼玩的勁頭就好了,可現實卻是留下一串長長的哀嘆聲。

孩子,希望你早日醒事吧,因為父母終將老去,而你終究要長大,待你長大了你就知道社會充滿了挑戰和無奈,絕不像遊戲裡面那樣的快意恩仇和為所欲為。

孩子,希望你能夠對父母有溫度勝過遊戲,因為你那冷冰冰的一句”要你管“,讓父母感覺到透徹心底的涼,父母是多麼希望你能夠掌握知識,過的幸福啊。

又是一個暑假,又是一個吵鬧的假期,在孩子這個要大不小的年齡裡,矛盾還在不斷地產生和加深,希望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孩子的長大,能早點化解吧。


網絡 遊戲 讓父母和孩子成為不可調和的敵我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