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遊戲”拯救孩子——國慶,你有和孩子好好“玩”嗎?

不會“玩”的家長不是好家長

一提到玩遊戲,基本上所有的家長都是眉頭緊鎖——“影響學習”“浪費時間”“沒什麼用處”,都是家長給遊戲貼上的標籤。

然而這裡面卻存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到底什麼是遊戲?許多父母之所以會自然的把遊戲和學習放在對立面上,是因為他們眼中的“遊戲”=“電子遊戲”,就是現在很流行的“吃雞”“王者榮耀”或者電腦遊戲等。但其實,生活中處處充滿了遊戲,遊戲和學習本應該就是共存的。

用“遊戲”拯救孩子——國慶,你有和孩子好好“玩”嗎?

遊戲≠電子遊戲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有時候會這樣反問家長:“但我們上課也會玩遊戲啊?”

“你們那個不一樣。”

我就繼續問:“怎麼不一樣?”

“你們是在上課啊,能學到東西,他們自己玩就是在浪費時間。”

我可愛的爸爸媽媽們啊,既然你們知道課堂的遊戲能讓孩子們學習,那為什麼不讓自己孩子在家裡的遊戲也伴隨著學習呢?

【一】花時間陪孩子學習,不如動腦子陪孩子玩

數學大概是所有學科中最難吸引孩子的科目了,尤其是對大部分女生來說。許多家長為了孩子學數學,威逼利誘,無所不用。打也打了,罵也罵了,玩具也買了,孩子就是學不好,背個乘法口訣和上刑一樣。

我也是女生,我最初也是十分厭惡數學的。但我很感激我的父母,他們並沒有強迫我們做枯燥的口算練習題或是刷試卷,而是有空就和我們玩各種遊戲。

印象最深的一個就是算“24”點的遊戲——我們四個人(我還有一個妹妹)每人隨機抽一張撲克牌,同時打出來,運用加減乘除將這四個數字算成24,(比如“5”“小王”“8”“10”這四張牌,小王算14, 10-8=2 2*5=10 10+14=24),誰先算出來這四張牌給誰,最後看誰牌最多。

用“遊戲”拯救孩子——國慶,你有和孩子好好“玩”嗎?

第一張牌可以是哪些數字才能算出24點?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們超級喜歡這個遊戲,沒事情就拉著父母一起玩,因為戰勝他們讓我們很有成就感。這同時也使得我們的口算和思維能力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不再懼怕數學。我在之後在數學的學習中也是順風順水,大學期間甚至還取得了高數競賽的二等獎。

再來看一下被譽為“天才兒童”的維尼夫雷特。小維尼在5歲時已經能夠流利地使用八國語言,還在報刊上發表了許多詩歌和散文,但她卻遇到了和“普通孩子”一樣的問題——她始終背不會乘法口訣表!

用“遊戲”拯救孩子——國慶,你有和孩子好好“玩”嗎?

乘法口訣表 圖片來源於網絡

所以說不是說天才兒童就一定是記憶力超群,腦子天生與別人不一樣,維尼夫雷特5歲精通八國語言和她母親從小的語言教育息息相關(這裡不細說,大家想知道我以後也會進行整理),而她的母親不懂得怎麼教數學,所以她的“天才”女兒數學也不是很好。

但維尼夫雷特的母親並沒有強迫她女兒背乘法口訣表,強迫背了,她最多就是會背這一個表,換來的卻是對數學的強烈厭惡,得不償失。與此相反,她去找了一位非常高明的數學教師,並用她教的方法開始和小維尼玩各種遊戲。

她們先是常做一些有趣的遊戲,比如:她們把豆子和紐扣扔進紙盒,每人抓一把,數數看誰抓的多;或者在吃葡萄等水果是,數數它們有多少種子;或者在和女傭一起剝豌豆時,邊剝邊數每根豆英中的豌豆顆粒。接著,她們把豆和紐扣按照兩個一組或者三一個組排列起來,排成兩組、三組或者四組不等,再分別數出它們的數量,把結果寫在紙上,然後自己動手製作乘法口訣表掛在牆上。這種趣味遊戲中,維尼夫雷特懂得了許多數學乘法規則,並且沒有一點厭煩的感覺。

除此之外,小維尼的母親還經常和女兒做“購物”遊戲,促使她活學活用數學知識。她到女兒的“商店”購物,女兒“賣”的物品有不同的包裝盒規格,比如有的用長短計算,有的用數量計算,還有的用重量計算。小維尼把這些商品按照實際價格定價,母親在“交易”時也用真實的貨幣。小維尼會按照價格表來計算交易金額,並且一本正經的給母親找零頭。

用“遊戲”拯救孩子——國慶,你有和孩子好好“玩”嗎?

購物遊戲讓孩子興趣盎然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些日常小遊戲並不難,所需的材料也非常便宜,但奇怪的是我基本沒聽孩子說過他們在家有玩這種遊戲,跟我分享手機吃雞,王者等級的倒是屢見不鮮。現在,家長捨得花錢給孩子買昂貴的玩具,買iPad,買智能手機,但卻沒有考慮過這些東西是否真的有助於孩子成長。就像撲克和骰子,手機和電腦本身也沒有好壞之分,家長的引導直接導致它們會成為“遊戲機”還是“學習機”。

【二】聽、說、讀、寫,遊戲也要全方位發展

我們在設計遊戲或者買玩具之前,首先應該問自己的第一個問題是:“這個遊戲能讓孩子學到什麼?”所有的遊戲都應該目的明確,並能使得孩子們精神、身體、道德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發展,就如同著名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說過:“遊戲的設計應當有助於孩子們身心,不能白白浪費他們的精力。”

比如國外很火的一個訓練視覺敏銳度的遊戲:把棋子、豆子等隨意放在桌上,讓孩子看一眼,然後報出數字;吃完飯後考問孩子吃飯前盤子裡有幾個蘋果,或者一邊走路一邊問孩子路旁有什麼東西,有多少,並且教孩子記路。這樣,當下次再經過同一個地方時,孩子就得在前面當“領路員”,爭取不要給爸爸媽媽帶迷路。我看到過最小的一個孩子才一歲半,就能領著母親和奶媽到處走了。

事實證明,經常玩這種“遊戲”孩子不僅在視覺敏銳度方面得到了提升,在記憶力上,他們也明顯強於其他沒有得到這種訓練的孩子。

還有電影,國慶也有很多家長會帶孩子去看電影,這本身是一件好事,電影中的情節能促進孩子思考,價值觀也能讓孩子有所學習。但很多家長帶孩子看電影看完就算完了,回去照樣該幹嘛幹嘛,電影在孩子心中的感覺就會很快消失,被其他事情所代替。

用“遊戲”拯救孩子——國慶,你有和孩子好好“玩”嗎?

一次電影的收穫是巨大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斯特娜夫人在帶孩子看完電影后,回家會和孩子一起扮演電影中的角色,角色不夠就用其他物品替代。在他們做道具的時候,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而在表演時,孩子會對電影內容有一個思考,促進了他們的智力發展。

只要我們肯花心思,肯動腦子,現代發達的網絡技術給了其實是我們這個年代獨天得厚的優勢,它讓孩子們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

最近Sunny總裁憂心忡忡的和我們說現在古詩的學習都開始運用自然習得理念了,我們的教育方式再不繼續創新就沒什麼競爭力了。她之所以這麼說是最近網上出現的一個叫“婷婷唱古文”的音樂節目,裡面胡婷婷的媽媽把唐詩,宋詞,道德經,論語等國學經典譜曲,用朗朗上口的音樂唱出來,在古文歌的意境中記憶和理解古文。

用“遊戲”拯救孩子——國慶,你有和孩子好好“玩”嗎?

婷婷唱古文 圖片來源於網絡

背古詩古文向來是孩子們頭疼的一件事,別說孩子,家長背一首都得花上不少時間。然而Sunny總裁在發現這個節目後,就在每天去接女兒的時候就在車上循環播放給她聽,然後兩個人沒事一起唱著玩。就這麼聽著唱著玩著,也沒刻意教,沒過多久,她女兒已經記住好幾首拗口的古詩文了。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遊戲中還可以培養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交際能力、想象力、責任心、愛心……不同的遊戲也訓練著人體不同的器官,從聽覺到肌肉生長,孩子的綜合能力在遊戲中能得到很好的發展。關鍵是,一個真正的“天才”孩子,應該是全面發展的孩子,而不是新聞上報道過的只會讀書,到了大學連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學霸”。

【三】家長也要動腦子,用心比用錢的作用大得多

時光在不知不覺中流逝,一個世紀過去了,我們的經濟不斷髮展,生活越來越富裕,教育觀念和方法卻始終沒有得到相應的發展。人們並沒有真正理解教育特別是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就算我們大力提倡早教的今天,也有不少人對此茫然無知。

用“遊戲”拯救孩子——國慶,你有和孩子好好“玩”嗎?

怎麼樣在生活中隨時對孩子教育培養,我們仍然迷茫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很多家長願意在孩子身上花大量的金錢,去買各種高端玩具,報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卻很少用心去思考孩子的感受和他們這個階段的身心發展規律。

我見過有在培訓班前大哭大鬧全身心抗拒上課的孩子,卻還是被家長無情的丟下,一整節課都在那裡發呆,什麼都聽不進去;也有每天被繁重的課程和作業逼到自閉的孩子,寧可和上課老師傾訴痛苦也不敢和父母講,因為一講就是父母的“我花了這麼多錢在你身上,你怎麼還不好好學習”的責怪。

有這麼一句話:“父母是唯一不經過培訓和考試就可以上崗的崗位。”我們在一無所知的時候就上崗任職,為人父母,去教育和撫養一個或幾個把你當作全部世界的新生命,這該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學習,不應該只是孩子的事,更應該是父母的事。

把給孩子買玩具的錢省下來,給自己多買幾本書。一個肯在教育上學習和動腦子的父母,比一個在教育上肯花錢的父母才更能教育出健康、聰明、自律的“天才”兒童。

今天的主題是“遊戲”,文章有限,無法列舉出所有的遊戲式教育。但文字有限,思維無限。希望爸爸媽媽們能通過這篇文章打開思路,在生活中對給孩子們不一樣的學習方式,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開拓眼界,而不要僅僅只是填鴨式的灌輸知識。

我是北斗。教育路上,正春華枝俏;待秋實果茂,望與君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