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2月25日開學,我們做些什麼,來呵護你的健康?攜手行動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31個省份均推遲了開學時間,多個省市推遲到2月17日後,內蒙古、湖南則明確表示春季開學時間為3月初。而疫情最嚴重的湖北省,具體開學時間,將根據疫情防控情況,經科學研判後,再向社會統一公佈。

孩子,如2月25日開學,我們做些什麼,來呵護你的健康?攜手行動

但疫情終歸會過去,新學期總要到來!

到底什麼情況下,才能正式開學?疫情之後的新學期,學生、家長、老師應該做哪些準備?應當採取何種具體措施保證校園安全衛生?誰又能為他們提供指導?這些問題,需要政府、學校、家長和學生一起來參與,共同呵護孩子們開學健康。

1、 各級政府部門制定開學防疫指導手冊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羅燕說:"雖然,疫情集中出現時,已進入了寒假假期,但隨著開學返校日期的逼近,提出有效且具有前瞻性的應對之策迫在眉睫。"

各級政府部門要按照"全學段覆蓋,多關口防控、動態防控",結合地方經濟基礎、教師素質和城鄉差異等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制定適合本地區的"指導手冊"。只要"指導手冊"能有助嚴防疫情進校園,守護學生身心健康,就達到了目的。

近日,河南省教育廳發佈了《河南省學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及流程圖》,按照學校的層次將防控流程分為高校、中學、小學、幼兒園,時間覆蓋開學前、開學當日、開學後、疫情控制後,內容覆蓋對學生本人、教職工和家長的防控措施。以開學後防控為重點,做好入學前的疫情接觸情況調研、入學當日的疫情排查、開學後的疫情排查以及疫情控制後的防控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的措施。

雖然,河南、江蘇等地先後出臺針對學校的疫情防控指導手冊,但是在國家層面,並未出臺統一針對學校的"指導手冊"。我們希望看到出臺國家文件作為依據。國家教育與衛生部門聯合發佈"指導手冊",在頂層設計上做好分類指導。

儘快制定安全標準,為返校決策提供依據!

2、學校做好日常防疫與應急處置

一、全面防疫消毒、人員排查,為開學做準備。開學前,學校及托幼機構提前制定開學工作方案,全面梳理學校及托幼機構傳染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制度和應急預案,必要時進行桌面應急演練。進行學校、托幼機構、培訓機構全面防疫消毒;

二、全面排查所有師生員工健康狀況,包括學校保安、保潔、廚工等,防止帶病上崗上學。其三,教職工防病知識技能培訓。學校及托幼機構對教職工(包括所有校內工作人員)進行防控疫情工作培訓,學習《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條例》以及相關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知識等。持續開展健康宣教,消除麻痺大意和僥倖心理,營造積極防控氛圍。

三、儲備足量傳染病防疫物資用品。學校及托幼機構應在開學前儲備足量的個人防護用品(如醫用口罩、手套、洗手液)、符合要求的消毒劑(含氯消毒片或消毒劑、醫用酒精等)、體溫計、移動紫外線消毒燈,洗手間必須配備肥皂或洗手液,並按班級比例配備足夠的嘔吐物處理包。

四、全面開展校園內環境清潔整治行動。重點做好滅鼠、清除越冬蚊卵的專項行動。消除衛生死角,徹底清除各類病媒生物孳生環境,推進教室、宿舍、食堂、運動場館、圖書館、廁所、空調系統等重點區域和場所環境衛生改善整體行動,做到日常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全力營造一個乾淨衛生的環境。

五、教職工返校返崗前健康調查報備。學校及托幼機構要安排返校返崗人員在開學前、上班前1—2天提交填寫好的健康調查表進行報備,調查內容包括:自身和家屬(同住人員)健康狀況,近期是否到過疫區,近期是否與疫區人員有接觸等。

六、師生入校(園)時健康篩查。若師生等進入學校(幼兒園)人員出現發熱(體溫≥37.3℃)或者乾咳、氣促、肌肉痠痛無力等症狀,應立即戴上醫用口罩,及時離校就醫,按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求進行居家觀察。同時,學校及托幼機構立即向當地衛生健康部門報告,配合做好排查和後續相關工作。

七、適當進行心理應激疏導及援助。對於家人、親密關係人、自己患病、疑似病例或者有密切接觸史需要醫學觀察的師生,學校及托幼機構需要關注其心理狀況及變化,需要時請求權威心理應激及援助部門給予適當心理援助。對於配備了校醫的學校,要結合校醫的專業判斷做出實時處置。沒有條件和尚未配備校醫的學校,則要在主管部門的協調下和合格的醫院建立合作關係,在需要時由專業醫務人員協助做出判斷。

學校如果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疑似病例,要及時向教育主管部門及轄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

3、家長與學生本著"健康第一"的原則,配合做好防疫工作

在開學期間,家長與學生要密切關注"準備返校"、"返校途中"和"返回學校"後各階段狀況,如實向學校彙報並配合做好日常健康篩查,這既是對自己健康負責,同時也是為別人身心健康負責。

準備返校,注意自己是否存在發熱、咳嗽、咽痛、乏力、肌肉痠痛、胸悶、呼吸困難、噁心嘔吐、腹瀉、結膜炎等症狀:如果有,應該居家休息和就地就醫;如果沒有,可以正常出行。

返校途中,的確存在新型冠狀病毒高風險點,如車站機場人群密度大、飛機火車空間密閉、途中時間長、公共設施多人使用等,旅行途中全程至少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推薦戴手套保持手衛生,避免手直接接觸公共物品和部位,用洗手液和流水洗手,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用紙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主動配合體溫檢測;如果途中自覺發熱應主動測量體溫,出現可疑症狀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不帶呼氣閥),避免接觸其他人員,視情況及時就醫,如發現身邊人員出現可疑症狀應及時報告。

返回學校,應減少與他人見面、接觸,避免參加聚會等集體活動,加強飲食營養,注意飲水充足。如必須參加外出活動應佩戴口罩。注意環境和個人衛生,保持住所的通風良好,勤洗手,不要隨地吐痰。

孩子,如2月25日開學,我們做些什麼,來呵護你的健康?攜手行動

疫情防控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高度重視,人人參與。在新冠肺炎疫情上,因為開始重視不夠,我們已經錯過最佳防控隔離期,給每個人帶來了深刻影響。現在,我們應該亡羊補牢,做好後面每一階段的工作,務必細緻、細緻、再細緻,認真、認真、再認真。把工作落實到位,攜起手來呵護"祖國的未來"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