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6個月重返職場,被婆婆說自私”,媽媽迴應:何錯之有

一位讀者私信問:我今年29歲了,從懷孕後一直在家休息,孩子出生後也有公公婆婆幫忙帶。公公家做生意,覺得不差我那份收入,想讓我全職在家帶孩子。可是我想在孩子6個月後找工作自己掙錢,當我表達了這樣的想法後,婆婆說:“家裡又不缺你吃,不缺你穿,孩子還那麼小,你怎麼那麼自私,只顧著自己,不顧孩子呢?”

我出去工作有錯嗎?


就如正在熱播的《三十而已》顧佳說的:“出了月子的第一天,我突然感覺到顧佳已經死了,活下來的是許子言的媽媽!”


“孩子6個月重返職場,被婆婆說自私”,媽媽回應:何錯之有


孩子出生後,無論你適不適應、承不承認,你的身份已經變成了xx的媽媽,家人的重心已經轉移在了襁褓中的孩子身上,接下來媽媽要陪伴孩子成長,一路升級打怪。

在孩子出生之後出去工作,媽媽努力去追求自己的事業,為什麼會是一種自私的行為呢?

職場不光有男性,職場也需要女性,而且女性在職場佔據不可或缺的地位。

你的第一身份首先是你自己,其次才是孩子的媽媽、丈夫的妻子、媽媽的女兒、婆婆的兒媳。

只有你做好了你自己的這重身份,才能做好其他身份。


從“產後抑鬱”說起:

產後抑鬱對於每一位新手媽媽都是一把利劍,稍不留神,命喪黃泉。而新手媽媽為什麼會得產後抑鬱呢?

研究表明,產後抑鬱症發病率高達15%到30%。產後由於體內激素水平的急劇變化和生活環境的變化等,產婦極其不適應。此時,如果再有一些影響產婦心情的外力因素,那麼產婦就容易患上產後抑鬱症。

事實證明,職場媽媽比全職媽媽產後抑鬱的比例低。原因有二:

  1. 在休產假期間,可以和同事保持溝通交流,可以交流育兒心得,也可以交流工作趣事,不需要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幼小的孩子和複雜的婆媳關係,以及發胖的體型上;
  2. 產假只是短暫的休息,產假結束後,有一份可以自己覺得想怎麼花就怎麼花的收入。

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好,那麼怎麼能夠對周圍人保持好情緒呢?如果新手媽媽連自己都照顧不好,何談來照顧剛出生的寶寶呢?


“孩子6個月重返職場,被婆婆說自私”,媽媽回應:何錯之有

從全職媽媽的社會角色定位說起:

在《我的前半生》中,馬伊琍實力演繹了全職媽媽的處境:

  • 當孩子出生時,是丈夫求著她回家的,一句“我養你”當時確實情真意切;
  • 當丈夫出軌時,生活無情地把離開職場7年左右的她推回職場,不是人人生命中都能遇到賀涵,遇不到時只能靠自己。

熱播劇《三十而已》中,顧佳作為全職太太,用心維護著家庭的幸福:

  • 對待兒子,文能依靠自己的智慧攀附王太太只為獲得一張進入優質幼兒園的入場搶眼,武能為了兒子手擒欺負兒子的木子媽媽;
  • 對待丈夫,能記住丈夫的喜好,把家庭打理的溫馨舒適,一步步推動丈夫的事業更好的發展;
  • 對待企業的經營,雖然不常在公司,但是對公司的各項業務、重要客戶瞭如於心,文能智退小三,武能智取訂單,救公司於水火之中。

即使丈夫出軌,依然能活出精彩的自我。

媽媽們說:“自從孩子出生後,我便有了軟肋,我要穿好盔甲來護你周全。”

如果媽媽倒下了,拿什麼來陪伴孩子。

“孩子6個月重返職場,被婆婆說自私”,媽媽回應:何錯之有

從孩子的成長說起:

曾經,一位小學生的作文題目是《我的媽媽》,文中描述的媽媽在孩子眼中卻是一位“沒用的中年婦女”。

為了照顧孩子的成長,媽媽做出了巨大的犧牲,離開了職場,圍繞著家庭和孩子轉,慢慢失去了自我。這肯定不是那位放棄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陪伴孩子的媽媽想看到的。

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而母親的溫柔和細膩,承擔著教給孩子“公平感”和“安全感”等的使命。

媽媽的自我成長,就是一個家庭的整體成長。隨著孩子的成長,慢慢脫離了媽媽的庇護,媽媽終歸要回歸自己的職場。

因此即使多了一重身份,仍然不能放棄了學習之路:

  • 有全職陪伴孩子讀書的媽媽,在陪伴孩子的路途上考取了教師資格證;
  • 有陪伴孩子考研的媽媽,自己和孩子同時拿到了研究生的錄取通知書;
  • 有照顧孩子飲食的媽媽,研究出了各種美食,在自媒體吸引眾多粉絲;


“孩子6個月重返職場,被婆婆說自私”,媽媽回應:何錯之有

媽媽寄語:

一項新研究顯示:已婚全職媽媽比職場媽媽在十年內的記憶力下降率高達61%,而記憶力下降正是阿爾茲海默症最初的症狀之一。

當你的大腦在高速運轉時,你的思維和見識也在不斷強化,你所見到的、聽到的豐富著你的大腦儲存、鍛鍊著你的邏輯思維、加強著你的語言表達。

作為職場媽媽:工作日奔赴在工作崗位上,休息日全心全意的陪伴家人、陪伴孩子。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越來越獨立,全職媽媽還是有重返職場的機會。

“孩子6個月重返職場,被婆婆說自私”,媽媽回應:何錯之有


而媽媽們的職場,並不僅侷限於朝九晚六的辦公室格子間工作。

在家做自媒體、自己開店、寫文章等,都是媽媽們的職場。

由於疫情的影響,朋友公司裁員,無奈朋友迴歸家庭,此時認識的其他朋友給了一些設計資料在家設計,效果令對方很滿意。於是朋友在家接單的量越來越多,直言收入比全職上班時還高,只是作息不太規律,有時為了趕設計稿,經常要熬夜。


孩子出生後,媽媽的角色便一直伴隨著我們,而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並沒有錯。

終其一生,我們要做到是: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學習能力,不和社會脫節,有一份收入,可以體現自己的價值,孝敬自己的父母,善待自己和孩子。


【寶寶是第一次做寶寶,媽媽也是第一次做媽媽,我是豆媽,左手職場,右手育兒,願和你一起成長。歡迎關注頭條號:豆媽靜思,伴寶寶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