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兴生活

今天本来想写《董花花、周扬青、池善宇、俞渝:女性的四种境界》,但因为有事耽搁,在脑子里构思的内容又多,看看时间,感觉今天写不完了,就写篇轻松点的。

昨天沉迷进银丝里不可自拔。

先做了个耳坠,我日常签名的“水”字,试戴了下觉得很好玩。这个加上耳钩,又像一个“永”字,所以是一字双关。

尽兴生活

这种耳坠,最好是不对称才好。而且另一边最好戴短些的,或者直接是耳钉。

还做了只小鱼的,以及一只蓝眼睛的。蓝眼睛是去年10月从伊朗路经伊斯坦布尔,沙然和阿丽娅带我去一家咖啡馆,在那里拿了一些。现在用来串到银丝上正好。这个造型是水滴。

尽兴生活

做了两只手环。正好有只陶瓷珠子的手链断了,一直放那儿没管,就用上面的陶瓷珠串到银丝上。一只就是简单地缠绕起来,这样不想戴了可以直接打开,再做别的。

尽兴生活

另一只是三股银丝编在一起。都没什么技术含量。

尽兴生活

3mm的银线买的少,最后一段,就做成了一颗心,加了一颗眼睛珠子。加上耳钩,可以当耳坠。也可以什么都不加,就是一个简单的小摆件。

尽兴生活

因为近几天有点忙,所以也没继续做。还有很多想法,但也不急于一时。

我做的东西,都很简单,不费事,因为只是做来玩玩,并不是要用来卖(也达不到那个水平),虽然粗糙,做的过程中自己很开心,手里有很多珠子和石头,可以变出很多花样。按自己的想法做东西,本身就很有成就感。

另外拍成照片,也可以当配图。比如前面那个心形,配上《需要浪漫3》的台词发微博上,还能获得过万阅读量和赞:

“二十多岁的时候认为只要背上行李离开,就会有别的人生等待着我。可是到了三十多岁才发现不是。就算向远方逃离了一千次,那里等待着你的,只不过是一模一样的人生。男人也一样。与其在这个男人那个男人之间徘徊,还不如跟觉得对的人走到最后。就算会吵到厌烦,也想要忍受着这些慢慢变老。不再做在某处有不一样之类的虚幻的梦。”

其实和写字、拍照、画画等差不多,只不过是变了种形式,用银线做成实物。

之前并不知道有这种东西,是某天在个人品牌群里,看到喵喵吴做的铝线字,很感兴趣,不过我不喜欢铝线,因为我并不是要做成字,银丝可以做更多的东西。我前几天下单,昨天收到,立刻就动手进行。

不过也只做了一个下午,因为事情多,不能太纵容自己。虽然我比较任性,为所欲为,但应该管束自己的时候,也还是下得了狠心的。

前天和一位朋友谈理性和感性,朋友说不怎么看演唱会,因为对舞美音响的关注度会削弱主角本身的光环,场景构建被她从技术角度解读,没法从审美角度获得震撼感,就满足不了内心了。

我说,这是成为高手的代价啊。我是始终希望自己在理性和感性之间保持平衡,该带脑子的时候就带脑子,该用心感受的就用心感受。我认真琢磨过这个事情,应该有一个开关,设置好这个开关就可以,难的是如何设置。

我不能精准地说清楚在哪里,但我自己保持这种平衡,是在身上保有一种艺术家气质,多读艺术相关的书,多看相关的影像,而同时,因为在职场历练多年,所以很理性,讲求逻辑。

但即使再讲求逻辑,我们需要明白:有些时候、有些场合,不是靠逻辑能够解决的。特别是家里的事情、感情的事情。

我去取外卖,路上看到一朵花,就忍不住要停下来,把盒子放一边,认真地把花拍下来才走。

尽兴生活

现实中的花会凋谢,但是转成数字以后,可以更加长久。我既欣赏了现实中的花朵,也保有了影像,是双重的满足。

席慕蓉诗里说:“我已经学会了一切规则,并且终于相信生命只能在诗篇中尽兴。”而我所渴望的,尽兴之所在,不只是诗篇里,还在生活中。

我对生活的要求其实很低,在“饿不死”的前提下,尽情地做喜欢的事。任性,不喜欢的事不做,不喜欢的人不见不接触,也不接受别人的说服。因为说服的理由不过是“你要赚更多钱才能更幸福”、“你要生个孩子人生才完整”,等等。

赚什么赚?我还要留出时间玩呢。

生什么生?我自己还是个孩子。

世上和身边,都太多焦虑的人。

前几天看有人在群里说不要说现在社会如何,自己公司都招人超过30岁都不要的。然后一些人开始说自己如何恐慌,如何瑟瑟发抖。

我不慌,也不抖。

这和我有啥关系?我反正是终生学习者。

人要努力让自己拥有不惧怕岁月流逝、不容易因年龄而被淘汰的技能。

我没觉得年龄对自己来说是问题,每天热情高涨地投入到生活中,经常会忘却老去这回事。

总希望拥有更多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希望掌握更多的方法和不同的工具,而且,是为了便利我的生活,不是被捆绑。

这些天来,练字、练声音,自言自语,自得其乐。

尽兴生活

把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做成好看的图片。安静地写着那些字,仿佛又回到往昔。以前几乎要把整本《河流之歌》背下来,即使很多年没看,仍有不少句子,时时浮上心头。

真庆幸我没有被岁月磨砺得粗俗。

尽兴生活

我以前曾经在《这一生,静待时光检验》里写过:

“所有的少年都会老去,但不要忘记温柔和温暖。人不管怎样成长,其实都应该在心底保留一个柔软的角落,不管外界如何残酷,仍然可以天真、纯净、愿意相信 、好奇、容易被某些东西感动。老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僵化。”

如今,依然如此。

尽兴生活

我们要慢慢长大,成为沉稳庄重的成年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抗得住生活的各种压力。

但我们也要活回一个孩子,永葆赤子之心,活成一个生活的艺术家。

那样,在漫天尘埃里,就始终还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