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的湖系列報道之西流湖:生態建設讓老城區煥發勃勃生機

鄭州的湖系列報道之西流湖:生態建設讓老城區煥發勃勃生機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何可/文 聶冬晗/圖

“五一”小長假,鄭州西流湖公園配套工程雖然仍在施工中,但初見雛形的美景依然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遊玩。從新修建的湖畔坡地上望去,環湖有水有橋有亭榭,岸邊是曲曲折折的走廊。層層疊疊的水面,有時候幾隻小鳥掠過水麵,各類水草隨風搖擺,山水間多了些許靈動,就像一幅微微顫動的潑墨畫。

鄭州的湖系列報道之西流湖:生態建設讓老城區煥發勃勃生機

鄭州西流湖處於賈魯河河道,是鄭州第一個人工湖泊,名字取自“黃河水西流入鄭”之意。西流湖改造指揮部負責人說,西流湖公園年底前要建成開放,水域面積將擴大10倍,相比之前的袖珍型西流湖公園,改造完成後的西流湖,從科學大道一直延伸到中原西路,南北跨度8公里,形成“一湖、三區、四核、六園、九島、十六景”的城市中央公園帶。

鄭州的湖系列報道之西流湖:生態建設讓老城區煥發勃勃生機

西流湖北區西岸,一個寬約百米、由3層瀑布組成的疊瀑,成為家長帶孩子游玩的好地方。誰曾想到,數年前西流湖還是一個雜草叢生的水溝,如今的生態建設,讓這個昔日水溝煥發了勃勃生機,變成了一個綠樹成蔭碧波盪漾的生態走廊,成為鄭州市民遊玩休閒的好去處。

鄭州的湖系列報道之西流湖:生態建設讓老城區煥發勃勃生機

“我從小就在湖邊玩,那時候的水可清了,魚蝦鱉蟹啥都有。後來西流湖水質越來越差,遠遠都能聞到臭味。現在水質在一天天改善,湖岸繁花似錦,芳草青青,我真是感覺到了西流湖的變化。”居住在鄭州市中原區京水村老居民趙長喜的感受,也是周邊居民的感受。

鄭州的湖系列報道之西流湖:生態建設讓老城區煥發勃勃生機

西流湖被稱為鄭州西區的“城市之肺”。鄭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規劃面積約39平方公里西流湖及周邊生態水系建設,充分利用常莊水庫、西流湖、南水北調幹渠資源優勢,新開挖多條人工河流構成了支撐鄭州西區的水生態循環系統,未來的西部城區水域面積佔比將達11%左右,使湖區及周邊形成健康的溼地生態系統。這將大大提升該區域的生態和景觀效果,形成鄭西“綠心”,成為帶動鄭州城西發展的生態文化明珠。

鄭州的湖系列報道之西流湖:生態建設讓老城區煥發勃勃生機

優美的生態環境為鄭州“西美”戰略添上了濃重一筆,也強力推動了生態城區的發展。在西流湖的西側,總佔地1.53平方公里,總投資300億的鄭州中央文化區(CCD)地上地下脈絡漸漸清晰。沿隴海路高架西行,大都市氣息撲面而來。這邊,市區兩級政務服務中心有180個窗口為民辦事,進駐事項878項,讓老百姓“最多跑一次”;那邊,狀似鳥巢的奧體中心“一場兩館”(6萬座體育場、1.6萬座體育館、3000座游泳館)、文博藝術中心、博物館和市民活動中心、現代傳媒中心等16個“新地標”依次排列,地上總建築面積約75萬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約91.5萬平方米,包含約9.5公里長的地下交通環廊和約5.3公里長的地下管廊。如今的鄭州西區,一座美麗街區、美麗服務、美麗生態、美麗經濟為特徵的現代化美麗城區正在成為現實。

編輯:陳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