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 :如何用金字塔原理指导我们写作?

最近在学习自媒体写作时,听了4位写作大咖老师的教程,4位大咖不约而同地都提到了一本书—《金字塔原理》,对于刚开始学习写作的我来说,肯定要看看这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带着这样的心态,我网上找到了电子版。现在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此书。

《金字塔原理》 :如何用金字塔原理指导我们写作?


《金字塔原理》写作背景:

作者芭芭拉·明托,是美国麦肯锡公司为该公司聘请的第一位女咨询顾问。认为她在写作方面是一把好手,派她去伦敦帮助那些需要英文写报告的欧洲人。在教学过程中,她在研究写作方面的资料时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有很多关于如何写句子和段落的技巧方面的书,却很少有关于如何组织写作思想方面的书,而思想才是文章要真正表达的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开始寻找关于写作方面实用的书,于是就发现了“金字塔原理”。由此可见,本文是一本实用类书籍,甚至可以把它当做一本工具书。

《金字塔原理》能帮助我们写作构思方面的哪些问题?

作者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又陆续此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金字塔原理”首先可以帮助人们以书面形式组织和表达思想;二是将“金字塔原理”运用于界定问题、分析问题中,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三是可以用来指导组织和管理整个写作过程,四是从呈现的角度出发,用来指导在书面上、演示文稿中呈现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原理》的结构是怎样的?

全书共分为4个部分12个章节,另外还有3个附录。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表达的逻辑。主要介绍了金字塔原理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利用原理构建基本的金字塔结构。这一部分可以让你更好的理解和应用简单的公文写作技巧。

第一章主要论述了“为什么要用金字塔机构”?主要有5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为了交流方便,我们必须要将思想(观点、结论、要点、论点、论据、建议、行动、步骤等)归纳分组;第二,将分组后的思想按照不同层次、进行抽象提炼、总结概括、搭建金字塔;第三,向读者介绍(传递、阐述、论证)思想最有效的途径,是结论先行,自上而下的表达;第四,金字塔中的思想,应遵循4个原则,分别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纳分组和逻辑递进(本书的重点);第五,条例清晰的关键,是把你的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并在写作前用金字塔原理检查。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金字塔内部的结构关系是什么?

主要是纵向关系和横向的关系,序言的机构又是怎样的?。

第三章如何构建金字塔,这应该是我们的重点。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法,一种是自下而上法。

第四章主要详细论述了序言的具体写法,一般采用的是讲故事写法。我们在序言中一般要说明故事发生的“背景”,这种“背景”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冲突”,从而引发了某种“疑问”,而整篇文章额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个“疑问”。

要解决这个疑问的最好方式,就是运用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这在第五章中有较为具体的论述。

第二部分思考的逻辑。主要介绍了我们应如何深人细致地把握思维的细节,来保证我们使用的语句真实、明确地呈现自己希望表达的思想。本篇举了许多案例,突出了迫使自己进行“冷静思考”对明确阐述思想的重要性。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归纳总结的3种逻辑顺序,分别为时间顺序,结构顺序和程度顺序。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的逻辑。主要用在一些比较长的文章中,比如工作中常用的报告文学和PPT演示文稿等,对那些公务员、管理咨询顾问、战略分析师、市场研究人员和MBA学生等人很有用。在写长文时,我们需要先界定问题、分析问题,再讲解决方案写出来与人交流。第8章主要讲述了界定问题的框架,可用于做好分析问题的准备,可运用“背景→冲突→疑问→答案”结构的模板。第9章介绍了其他实用的一些框架,帮助我们全面思考和实践分析问题,还可以用于检验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第四部分演示的逻辑。这一部分主要讲解了如何选择书面和PPT的形式在屏幕上演示,让受众能够一目了然地抓住构成金字思想的不同层级。第10章主要介绍了如何在书面上呈现金字塔结构,主要包括这么几种结构:多级标题、行首缩进、下划线和数字编号的方法,突出显示文章的整体结构。第11章主要介绍了如何在PPT演示文稿中呈现金字塔。第12章介绍的是如何在字里行间呈现金字塔。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画脑图,即在大脑中画图,或直接画思维导图;另一种是把图像复制成文字。

《金字塔原理》重要概念:

以上主要是《金字塔原理》这本书的概况。下面我们主要介绍一下此书的一些重要概念。

1、如何构建金字塔结构?

先看一个事例。小王在在给领导汇报情况时是这样说的:王经理,小李刚打电话说他下午不能参加下午3点的会议了,小张说他有时间,什么时候开会都行,小赵说他现在还在外地,明天晚些时候才能从西安回来。会议室明天其他部门预定了,但星期四还没有预定出去,会议时间定在星期四上午10点比较合适。您看行吗?

我想,在小王汇报的时候,王经理肯定没耐心听完,想问你到底要说什么?怎么乱七八糟的。

用金字塔结构后,小王是这样说的:

王经理,今天的会议可以改在星期四上午10点开吗?一是因为小李刚打电话说他下午不能参加下午3点的会议了;二是小赵现在还在外地,明天晚些时间才能从西安回来;三是明天下午的会议室被其他部门预定走了,但星期四还没有预定出去,并且本周只有这一天会议室还没有被预订。

我们发现运用金字塔结构更容易让人读懂,其实这是因为这一现象符合了人类思维的基本规律:

● 大脑自动将信息归纳到金字塔结构的各组中,以便于理解和记忆。

● 预先归纳到金字塔结构中的沟通内容,都更容易被人理解和记忆。

● 你应有意地将沟通内容组织成金字塔结构,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一说话、培训、演讲、报告、述职和写文章、总结、申请、方案、计划等。

经研究发现,最有效的表达方式是:先提出总的概念,再列出具体项目,即自上而下地表达思想,让结论先行。

那么什么是自上而下的表达呢?

自上而下的表达其实就是让结论先行,先提出总结性思想,再提出被总结的具体思想。先总结后具体的表达顺序。比如像上文小王运用金字塔结构后的表达,就是一种自上而下,结论先行的表述。先说出结论:建议经理将会议改在星期四上午10点,然后再分说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这种理清表达思想的顺序,是写出条理清晰文章的最重要方式,使读者很容易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金字塔的基本结构是:中心思想明确,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全局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其结构图如下:

《金字塔原理》 :如何用金字塔原理指导我们写作?

来源:《金字塔原理》


如何用自上而下法来构建金字塔呢,有5个步骤:

第一,先提出主题思想

第二,设想受众的主要疑问。

第三,写序言:背景-冲突-疑问-回答

第四,与受众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第五,对受众额新疑问,重复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2、如何利用金字塔结构写序言?

我们刚开始学习写作的人,往往不知道如何写序言。作者建议我们最好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可以先介绍读者熟悉的某些“背景”,说明发生的“冲突”,并由此引发读者的“疑问”,然后针对该“疑问”给出“答案”。这种方法,能够迅速构思出较短文章的结构。

序言采用讲故事形式,是为了让读者抛开复杂的思想,专注于你的话题。激发读者兴趣,吸引注意力:新奇、悬念、与读者本人相关。比如

“在月黑风高之夜,两个爱尔兰人在一座古怪的城堡中相遇……”这样一句话的开头让你不论在干什么、想什么,读完这句话后,你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作者吸引住了。

背景:月黑风高之夜,两个爱尔兰人,古怪的城堡

冲突:半夜三更的两个爱尔兰人在古怪额城堡中相遇,灰怎么样(引起读者注意)

疑问:接下来他们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答案: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其实,想写好序言必须要遵循3原则:一是序言的目的是“提示”读者而不是“告诉”读者某些信息;二是序言必须包含讲故事的3个要素——背景、冲突和答案;三是序言的长度取决于读者和主题的需要。

3、如何用金字塔结构思考?

不管是写作还是口头表达,我们都要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否则,将会陷入一种逻辑混乱,说了半天也不知道你要表达的是什么。一般我们会用到三种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这可能是最容易理解的一种逻辑顺序,就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组织思想的思想组中,按照采取顺序(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依次达到某一结果必须采取的行动。

难点在于,过多的过程或流程,会有许多个层次的原因和结果,容易混淆,这时我们就需要采用时间顺序来梳理逻辑。比如某一公司咨询顾问建议其公司采取提高生产效率的措施如下:

1、与主要管理人员及监管人员谈话。

2、跟踪并记录交易行为和工作流程。

3、确定所有关键业务环节。

4、分析组织结构。

5、理解服务和绩效措施。

6、评估业务职能的绩效水平。

7、找出问题和原因。

8、发现提高生产效率的潜在机会。

当你看到这个建议时,是不是觉得步骤多,头绪有点不清,难以掌握。其实这是因为人的一次性记忆最多记7个项目,超过7个,就应当归类分组。

之后进行条理以后,是这样的:

1、确定企业的关键业务环节(3)。

与主要人员谈话(1)。

跟踪并记录交易行为和工作流程(2)。

2、 找出在开展业务时存在的弱点(7)。

● 调整组织结构(4)。

● 制定及实施务和绩效管理措施(5)。

● 评估绩效水平(6)。

3、提出实用可行的改革建议(8)。

经过这样调整后,作者就能够坚持该过程中包括的步骤是否适当、是否有遗漏。且条理清楚,易于掌握。

结构顺序:结构顺序就是当你使用示意图、地图、图画或照片想象某事务时的顺序。可以这样讲,就是一个整体按某种方式划分成不同的部分,且各部分之间都相互独立,没有叠加性,具有排他性。

《金字塔原理》 :如何用金字塔原理指导我们写作?

来源:《金字塔原理》

程度顺序:也称重要性顺序。是对一组因为具有某种共同特点而被聚集在一起的事务所釆用的顺序,如:3个问题、4个原因、5个因素等。表达者将思想简单罗列出来而缺乏深人思考的现象尤为严重。

《金字塔原理》 :如何用金字塔原理指导我们写作?

来源:《金字塔原理》


总之,当我们遇到事情千头万绪时,先冷静下来,试图找出前因后果,找到事情的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结构顺序、重要性顺序),并将其条理化,最好某组不要超过7条。

好了,关于《金字塔原理》这本书就给大家介绍这些了,如果有时间,大家最好自己细细的品读、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