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瑞剛:投資下一代

今天初四,是走丈母孃的日子。

早上去之前,我先到我舅家裡坐了下,因為後天就要上班,沒時間見面了。

兩個小區很近,開車6分鐘到了。

上樓一看,只有舅媽在家,我舅剛剛下樓去買東西了。

於是我先進屋,一邊等,一邊和我舅媽聊了會兒。

因為我哥和嫂子都上班,所以兩個孩子基本都是讓我舅媽看。

一個上小學1年級,一個還沒上幼兒園,每天做飯、接送上學、輔導作業等,也有的忙活。

但照顧的怎麼樣呢?

大點的經常玩手機,作業做不好,管不了,小點的亂吃東西,不讓吃不行,管不了。

老人看孩子往往就是這樣,一個是沒太多文化去教育,一個是“隔代親”,過於溺愛。

但是自己看呢?

對於普通上班族來說,肯定沒時間照顧,自己看孩子就沒法賺錢養家,現實情況擺在這裡,更不行。

養孩子不難,有的吃,有的穿,都能養大,主要問題是怎麼養?

吃的要健康有營養,學習成績不能差,才藝特長也得必須有……

就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我家大寶9個月了,一次感冒發燒都沒有,像有些孩子可能至少兩次了。

為什麼?

底子好。

在孃胎的時候,各種水果、補品、堅果、海鮮等等,吃了很多。

雖然耗資不少,但這個事情太重要了,吃的好點,短期看母親孩子都健康。

長期看,兩個人都抵抗力好了,以後生病少,花錢也少,更主要的是少受罪,少擔心,節省時間。

所以這個投資必須放下去,但很多家庭沒這個意識,不會太重視,藉口就是心疼錢。

其實,你仔細算下賬就明白了。

我現在和我老婆觀念是一致的,就算累點,孩子也自己帶。

孩子就像是一個長期投資,你不僅要投錢,還得投人,但投資回報的想象空間也非常巨大。

所以從身心靈各方面都要培養,這是一項大工程,必須有耐心。

有人說等賺了錢,再好好培養,那可能就晚了,時間過的很快,這就像盡孝一樣,得趁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