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送給愛人的玫瑰,其實都是“假玫瑰”

今天是情人節,雖然可能有些俗套,但想必仍舊會有很多男生給女生送花。一來,收到鮮花時的心情總是愉悅的,二來,送香水口紅什麼的很容易送錯,送花,尤其是玫瑰花,就比較保險,沒有什麼出錯的風險(只要別送錯人就行)。

——然而,真的不會出錯嗎?

如果我說,在送玫瑰花這件事情上,其實99.9%的人都送錯了呢?

畢竟,我們平時送給對方的玫瑰花一般長這樣:

你送給愛人的玫瑰,其實都是“假玫瑰”

請注意觀察它的花莖。

而大多數真正的、野生的玫瑰花,它們的刺是這樣的:

你送給愛人的玫瑰,其實都是“假玫瑰”

上圖只是一種普通的阿姆斯特丹玫瑰,應該還是經過雜交培育後的。

分佈在日本和俄羅斯東部的野生日本玫瑰(Rosa rugosa),上面的灌木刺還要更誇張一些:

你送給愛人的玫瑰,其實都是“假玫瑰”

現在,是否能體會到什麼叫做帶刺的玫瑰了?

想要做到“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對不起,不可能的——除非送的是假玫瑰。

那大多數人在今天送給對方的“玫瑰花”究竟是什麼呢。

它叫雜種香水月季。

學名Hybrid Tea Rose,你要是非要按照字面意思把它翻譯成“雜種茶香月季”,也行,但反正它不是玫瑰。

撰文丨宮子

薔薇、玫瑰、月季,林奈也分不清楚在植物學中,薔薇屬是個非常龐大複雜的分類,薔薇、玫瑰、月季按照分類都屬於薔薇屬,而且各自的種類也非常繁多,即使不統計後來人工雜交培育出的品種,只按照大自然原有的野生物種來看,薔薇、玫瑰和月季也足以讓人失去分辨力。

例如,先嚐試分辨一下下面的幾張圖:

你送給愛人的玫瑰,其實都是“假玫瑰”

你猜這是薔薇、玫瑰,還是月季?

答案是玫瑰。學名為阿富汗黃刺玫瑰(Rosa ecae)。

你送給愛人的玫瑰,其實都是“假玫瑰”

再看上面這張,是薔薇、玫瑰還是月季?

答案依然是玫瑰(Rosa rugosa),而且還是在19世紀被認定為“模式種”的玫瑰。它於1796年被美國人從日本引進。

你送給愛人的玫瑰,其實都是“假玫瑰”

再猜猜這張,是薔薇、月季還是玫瑰呢。

答案是月季。不過它的命名從傳入的時候就已經發生了錯亂,這種月季最早由意大利人培育而出,培育出後,就給它起了“蒙扎美人玫瑰”這麼一個名字。

你送給愛人的玫瑰,其實都是“假玫瑰”

最後一張,層層疊疊的多重花瓣,猜猜它又是什麼,會不會感到它有點像印象中的月季。

然而,它卻是薔薇。在1804年從中國引入英國,大受歡迎,被稱為“多花薔薇”。

因此,給這三兄弟作區分,是個不太可能的事情。更不用說,還有一種沒提到的“木香”,相似程度和這三個品種差不多。

連“現代生物學之父”、發明了命名法的林奈都要感慨一句:“薔薇屬植物的區分很困難,要將它們確定下來更加困難。”

所以,我們就不管薔薇、玫瑰、月季這三者到底如何區分,究竟用什麼方式來給它們進行科學分類,就從送花時最常見的“雜種香水月季”這一個品種開始講起。

雜種香水月季的故事

玫瑰與薔薇是最早出現在人類社會中的植物之一,而且在奴隸制社會時期,人們就已經擁有了品種繁多的玫瑰。就考古發現和文物上的圖案證明,中國可以稱作是最早的玫瑰栽培國,因為在公元前3500年的陶片上,就發現了玫瑰的裝飾,但存在爭議的一點是,文物上的裝飾圖案已經十分模糊,現代學者們無法確定它們究竟是不是玫瑰,或者說,是屬於哪一種玫瑰。由於秦始皇焚書的原因,大量記錄植物的文字資料都就此消失,人們只能通過壁畫和綢布繪畫上的模糊痕跡來進行辨認。最後,還是在孔子的《論語》中找到了一兩句關於古代君王花園種植玫瑰的記錄,算是一點僅存的文字資料。

除了中國,希臘,亞述,波斯,以及西歐都有花園種植玫瑰的記錄。

但是有一點,不同地區的玫瑰品種差異很大。

日本苔蘚玫瑰

在看到“雜種香水月季”的英文學名“Hybrid Tea Rose”的時候,可能有人會疑問,為什麼要翻譯成“香水月季”,而不是“香水玫瑰”。

因為追本溯源的話,這個“Tea Rose”指的就根本不是玫瑰,而是從中國引進到歐洲的月季。

我們今天見到的“玫瑰”,以深紅為最經典的顏色,彷彿紅色愈深,所象徵的愛情也愈加熱烈濃郁恆久。然而,在18世紀之前,歐洲並沒有深紅色的玫瑰,生長在歐洲本土的玫瑰,基本以粉白色為主。直到18世紀的時候,才有傳教士和使團將中國的月季引入英法,於是才在歐洲誕生了深紅色的雜交玫瑰。而雜種香水月季的故事,也就此開始。

你送給愛人的玫瑰,其實都是“假玫瑰”

施氏猩紅月季

被引入歐洲的月季,學名叫做“施氏猩紅月季”,花瓣為鮮紅色。在當時還沒有紅色玫瑰的歐洲,施氏猩紅月季立刻引發了上流社會的轟動。猩紅月季引入時正趕上英法戰爭,兩國各自實施了海上封鎖,但法國皇后約瑟芬聽到有鮮紅色月季後,不顧戰爭封鎖也要從英國獲得花種。自此,鮮紅色的花朵開始出現在歐洲園藝師的培育室中。

而施氏猩紅月季的影響力還不僅於此,後續雜交培育的月季花,自身的花期、樣貌、香氣,都受到了這個原始品種的影響。

而另一個造成深遠影響的花種,就是於1824年引入的“中國茶香月季”。它是我們今天所見到的雜種香水月季的先祖,不同的一點是,茶香月季的顏色都是淡黃色。

此前,歐洲也從波斯等地引入過黃色的玫瑰與薔薇,這個色系也風靡一時。後來,就突然不流行了,因為黃色會讓人聯想到在歐洲不太受歡迎的猶太人和瘟疫。茶香月季的淡黃色彷彿對此進行了弱化處理,讓歐洲人不再抗拒。

另外,茶香月季還有一個令人難以抵抗的魅力,歐洲人聞過帶有香氣的花,但是還從來沒有聞過能夠從香氣中嗅到隱隱茶香的月季。再加上茶香月季豐滿的形態,漫長的花期,在歐洲出現後,茶香月季令歐洲培育師手裡的玫瑰瞬間喪失了色彩。

可惜的是,我們現在只能見到茶香月季衍生而出的後代,原始的茶香月季已經在歷史中絕種了。至於絕種的一些原因,我們後面再提。

你送給愛人的玫瑰,其實都是“假玫瑰”

德文郡玫瑰,也屬於雜種香水月季的一類。而且是由帕氏黃花香水月季和史密斯中國香水月季兩種月季雜交而來的“玫瑰”。但是,這兩個親本月季已經絕種。

絕不浪漫的培育師

在“雜種香水月季”出現之前,歐洲園藝師和藥劑師們採用的育種方法是“隨機培育法”,就是把不同品種的玫瑰和月季種在同一個溫室內,讓它們的花粉隨機傳授,最後培育出新的品種。18世紀的時候,歐洲園藝師用這種方法創造出了4000多種不同的玫瑰。這種培育方法會讓園藝師感到驚喜,因為誰也不知道溫室內會出現什麼姿態的新型玫瑰,但缺陷也很明顯,它不可控,隨機性過強,誕生的新品種也難以保留。

這時,有一個人改變了花種培育這件事情。

他叫亨利·貝內特。

你送給愛人的玫瑰,其實都是“假玫瑰”

亨利·貝內特。

其實他發明的方法也沒有多麼高深,不過是把隨機授粉改成了用刷子給指定的花卉授粉。但就是這個簡單樸素的方法,讓貝內特在花朵培育上大獲成功。

不知道讀者們有沒有看過大仲馬的一本小說,《黑鬱金香》,講述的是荷蘭歷史上的鬱金香狂熱,書裡的人為了能培育出一株黑鬱金香而陷入迷狂,甚至不擇手段。支撐這種狂熱的,絕不僅僅是對鬱金香花卉本身的瘋狂熱愛,還有培育出新品種後所獲得的社會地位以及豐厚的收入。

玫瑰的培育,也同樣如此。

你送給愛人的玫瑰,其實都是“假玫瑰”

光輝,由阿爾文薔薇雜交而來。

貝內特被稱為“雜種香水月季之父”,但實際上,在他之前,已經有法國人培育出了第一個雜種香水月季。這個生活在法國的羅馬尼亞人叫讓-巴蒂斯普特·吉洛特,他首次使用了野薔薇幼苗作為砧木,而後將香水月季嫁接上去。此時,法國里昂的鑑定委員會正在進行有獎徵選,他們想出了一個玫瑰花的名字——“大法蘭西”,然後讓培育師遞交自己種植的樣本,從中篩選出最符合這一名稱氣質的玫瑰。吉洛特培育出的雜種香水月季成功獲得了這個榮譽。

你送給愛人的玫瑰,其實都是“假玫瑰”

此圖就是歷史上第一個雜種香水月季,“大法蘭西”(La France)。形態已經有些近似我們今天送給對方的“玫瑰”。目前其親本已絕種。

但第一個培育出雜種香水月季的吉洛特並沒有成為“雜種香水月季之父”。因為他並沒有意識到系統培育的重要性,和其他的培育師一樣,他們都是將花的種子混合,耐心等待兩三年,最後接受那個未知的成果。“大法蘭西”誕生後,吉洛特也沒有保留純正花種的手段,最後在不斷的雜交培育中,“大法蘭西”也就此在混合的基因中消失,沒能保留下來。

你送給愛人的玫瑰,其實都是“假玫瑰”

勒內·維多利亞玫瑰,經常會在19世紀歐洲油畫與傢俱中看到的品種。由波旁玫瑰雜交而來,用於向當時的英國女王維多利亞進獻的花卉。

而貝內特就不一樣了。

他本來是個養牛的農民,在授種方面非常有經驗。1879年,貝內特成功培育出了十種不同的“雜種香水月季”,而且,他還能把這些新品種的親本花種完好地保留下來。法國協會非常喜歡貝內特培育出的雜種香水月季,但也陷入了糾結,因為雜種香水月季的風靡勢必會讓法國本土培育的薔薇玫瑰黯然失色。論外觀,雜種香水月季也與傳統的、象徵法蘭西文化的玫瑰花相去甚遠。

你送給愛人的玫瑰,其實都是“假玫瑰”

《時間的玫瑰》,作者:(日)御巫由紀,攝影:(日)大作晃一,譯者:藥草花園,審校:王國良,版本:中信出版集團2020年1月

既然法國協會遲遲不肯給予相應的榮譽,貝內特便將目光投向海外,將更多品種的雜種香水月季引入到美國,在另一塊大陸上大獲成功。這就是貝內特在當時並不受待見的原因,每個花種培育師都會有名利雙收的願望,但貝內特的吃相有些過於難看,協會成員們發現這位育種師的本質不過是個商人,他在雜交月季上投入了精力,無非是因為這項事業可以獲利頗豐,至於對玫瑰花本身的喜愛——假如種土豆能獲得更多金錢的話,貝內特會毫不猶豫地拆掉溫室改成農田。

直到貝內特去世後三年,法國協會才給予了這位改變了花種培育的人一點口頭上的榮譽肯定:

“確實,他對我們協會從未友善過,但是作為玫瑰新品的培育者,他最應該被懷念。”

因此,我們今天收到的“玫瑰花”是浪漫的象徵,但發明了它的人,可真不是個有什麼浪漫情懷的人。

你送給愛人的玫瑰,其實都是“假玫瑰”

《薔薇秘事》,作者:(英)彼得·哈克尼斯,譯者:王晨、張超、付建新,版本:涵芬博物|商務印書館2018年9月

絕種的殘酷

最後,我們說一下很多玫瑰品種在歷史中曇花一現而後消失的原因。

就以上文提到的“大法蘭西”為例,不光是種植者吉洛特沒有保留親本花種的手段,即使他有,這個品種的玫瑰也很難繼續留存,因為經過人工雜交培育後,花卉的基因發生了變化,染色體減少到了21條,也就意味著,“大法蘭西”完全沒有傳播後代的功能。

所以很多品種的花卉,我們只能在小說和油畫中看到,或者,只能從後續雜交品種的照片中,看到一些原始版本的痕跡。雜種香水月季的全球性統治力,也與它的花種留存優勢有關。

你送給愛人的玫瑰,其實都是“假玫瑰”

《玫瑰之吻:花的博物學》,作者:(英)彼得·伯恩哈特,譯者:劉華傑,版本:新思文化 | 中信出版集團2021年1月

另外,現代技術生產出了更多符合買花者需求的品種。我們可以通過基因技術,把橘樹的基因加入到玫瑰花中,讓花朵散發出橘子的味道,還可以把肉桂的基因加入,讓玫瑰花聞起來有肉桂的感覺,甚至檸檬、麵包、爽身粉……只要人們喜歡,製造者們想讓花朵散發出什麼樣的味道都可以。

布拉維夫人,形態高雅,在世界範圍內都很受歡迎的一種玫瑰。其分類依然屬於“雜種香水月季”。

沙曼·阿普特·蘿賽在《花朵的秘密生命》中寫到:

“很顯然,這種突變會讓花朵無法孕育後代,正常的情形下會死去。但幾百年來,園藝家一直鼓勵這種突變的發生,他們讓不同的玫瑰雜交育種,製造出為數壯觀的多餘花瓣、新的色彩還有能夠獲獎的形狀……我們滿心歡喜地拿玫瑰的生殖能力換取欣賞價值。但我們因此失去了香味,大部分的玫瑰聞起來再也不香甜了。事實證明,要通過雜交育種還原花香是很困難的。”

你送給愛人的玫瑰,其實都是“假玫瑰”

《花朵的秘密生命》,作者:(美)沙曼·阿普特·蘿賽,譯者:鍾友姍,版本:未讀|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7年7月

聽起來或許會有點諷刺,如果我們想要聞到玫瑰的原始花香,要從花卉之外的事物裡去尋找。

可能比較靠譜的是香水。因為香水調製師對味道和精油質量的要求,雜交花朵是無法制作出優良精油的,其他品種的玫瑰與月季也很難,所以,大部分香水精油在製作時,都會選擇純正的大馬士革玫瑰。這也是為何在購買香水時會看到很多香調的描述裡會出現“大馬士革玫瑰”,不是因為要強行增添異域氣息,而是大馬士革玫瑰是最容易蒸餾出優質精油的品種。

或者,玫瑰餅也可以。原始的玫瑰既不適合觀賞也不適合送人,但很適合用於食物製作。如果購買到貨真價實的玫瑰餅,也還是有機會在裡面聞到玫瑰本來的味道的。

你送給愛人的玫瑰,其實都是“假玫瑰”

雜種香水月季“弗朗西斯·杜佈雷”。

看到這裡,可能讀者會疑問:既然我們捧在手裡送給對方的是雜種香水月季,那為什麼不早點告訴我們真相呢,這樣不就可以省下買花的錢了嗎?為什麼要在情人節當天,等我們已經買完花束後再告訴我們這件事情呢。

原因很簡單,如果提前一天告知你們的話,那麼今天你們送什麼呢?

撰文|宮照華

編輯|徐悅東

校對|吳興發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