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信科技(01675)CEO高唸書:從三方面與中移動加深合作 仍將繼續加強與電信、聯通合作

近來,中國移動對亞信科技的戰略入股成為了業界關注的焦點。4月29日,亞信科技執行董事兼CEO高唸書接受媒體專訪,對入股細節相關問題進行解答。

高唸書表示,此次入股由中國移動主動發起,雙方都有較強烈意願。此次投資更多不是出於財務回報考慮,而是雙方的戰略協同:中國移動由過去高度依賴消費者市場向CHBN(個人、家庭、政企、新業務)市場轉型;亞信科技也由過去依賴傳統BSS業務,向三新業務(5G OSS、垂直行業及企業上雲、數字化運營)方向拓展,兩者戰略高度契合。

據悉,此次中國移動戰略投資鎖定期約為1年,中國移動也將派出兩位業務相關董事進駐亞信科技董事會,雙方也在緊密協商未來合作落地。

合作將從哪些方面展開?

如今,中國移動正以CHBN為導向建立新業務、擴大生態圈。高唸書表示,與中國移動的合作深入至資本層面後,雙方融合將進一步加深。其中,中國移動選擇投資亞信科技的期待主要有幾個方面:

第一方面是亞信科技的系統平臺建設能力,尤其在BOM(業務支撐、網絡、管理)三個領域的綜合實力。5G時代,中國移動需要一家可靠的、有技術實力的合作伙伴,助力其做多域融合的系統平臺建設。

第二是雙方共同拓展DICT市場。一方面要為政企客戶提供解決方案、產品,需要有很強的服務交付能力,同時伴隨著一定的雙向客戶的帶入。另一方面,企業上雲不僅僅是IT架構的升級換代,服務者需要了解行業和企業,具備專業的諮詢和運營能力,才能在上雲後長期提升客戶價值和體驗。中國移動在基礎設施資源、品牌知名度和獲客能力方面,顯然具備先天優勢,而亞信科技在系統建設(BOM三域的系統平臺建設)、DICT市場的開拓、數據運營能力等方面具有強大的能力積累。雙方的能力互補可見一斑。

第三,數據變現成為可能。運營商具備豐富的數據資源,如何挖掘這些數據“金礦”,發揮數據的真正價值,是全行業面對的共同課題。只有將數據與商業、客戶業務場景進行融合,價值才能獲得更大的提升。雙方合作後,合規、可靠、安全的數據來源,與業務場景和算法能力方面的“聯姻”,將極大豐富數據變現的想象空間。

展望未來,高唸書則表示,亞信科技希望到2024年可以做到業務規模超過百億,“相當於五年再造一個亞信科技。”這意味著,未來幾年,亞信科技都將維持兩位數以上的複合增長率。

入股後的業務獨立性

關於入股後是否會影響與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的合作格局,高唸書對智通財經APP表示,對於亞信科技而言,三家都是公司的重要客戶,不會對未來合作有什麼影響。

相反,亞信科技願與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在已有的廣泛合作基礎上,在市場與技術層面進一步提升與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合作的深度與廣度,同時在技術共享、知識產權共享、信息安全與防火牆機制上,做出承諾和保證。

具體運營商業務方面,亞信科技長期以來採取獨立事業部模式,按照運營商劃分為電信、移動、聯通三個事業部。各事業部間在人員、系統、客戶數據上完全隔離,這是亞信科技長期以來在通信市場建立起來的標準和規範。與此同時,公司也會借鑑四大審計公司的防火牆隔離機制,採取更嚴格的措施,保障客戶數據的安全性和客戶權益。

高唸書表示,在投資方面,三大運營商都有很多成功案例,但並沒有以是否投資決定是否業務合作。“BATJ(百度、阿里、騰訊、京東)參與了中國聯通的混改,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並未排斥與BATJ的合作。同樣,運營商對生態內企業的投資也沒有影響到這些企業與其他運營商的合作。”同時,公司在資本層面將繼續秉持開放態度,如有機會,也可以討論資本層面的合作。

關於日常運營的獨立性影響,高唸書則表示,亞信科技作為獨立上市公司,日常運營仍會遵循原有市場化靈活機制。中國移動作為參股方,不會參與和干預公司日常運營。

入股後,中國移動會派兩位業務相關的董事進駐公司。更多是在業務上的幫助,而非干預管理和經營。據智通財經APP觀察,從中國移動過去投資歷史來看,也並未有干預被投企業日常經營的記錄。

據悉,此次認購事項所得款淨額約為13.84億元,其中約35%款項將用做投資併購。對於投資方向,高唸書表示,投資可能有多種形式,併購、團隊招募均有可能。總體將集中在公司新業務方向,尤其是雲業務、數字化運營、垂直行業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