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慢性胃炎,胃酸分泌增加了還是減少了?胃病與胃酸的關係!

胃酸是組成胃液的重要成分,胃液裡面存在很多的消化酶,這些消化酶只有在胃酸的作用下才能起作用,將我們吃進去的食物順利消化掉。

過去很多人都認為,胃酸分泌過多或者過少是導致各種胃病的主要原因,這其實是一個極大的誤解。

得了慢性胃炎,胃酸分泌增加了還是減少了?胃病與胃酸的關係!

事實上,是各種胃病導致的胃酸分泌異常,而不是胃酸分泌異常導致的各種胃病。

胃酸的分泌也是有一定的規律的。

一般來講,夜間分泌得要比清晨多一些;年輕人分泌得要比老年人多一些。

得了慢性胃炎,胃酸分泌增加了還是減少了?胃病與胃酸的關係!

胃酸分泌的多少,與飲食有著更大的關係。

當我們吃東西后,胃液的PH值可達2-3;而空腹的時候,胃液的PH值也就在7左右,這是胃酸分泌高低波動的生理性原因。

大多數的消化性疾病都會導致胃酸分泌的相對過多,引起反酸、燒心症狀,如消化性潰瘍、急性胃炎、慢性淺表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膽囊炎、胃泌素瘤等;

但也有一些胃病會導致胃酸分泌減少,如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癌或者癌前病變等。

胃酸分泌異常,儘管不是各類胃病的發病原因,但卻是胃病發展和惡化的雙刃劍。

胃酸分泌過少時,會引起患者腹脹、噯氣等消化不良現象;分泌過多時,又會引起反酸、燒心等腐蝕消化道黏膜的症狀,嚴重的還會導致潰瘍形成和潰瘍穿孔、出血等併發症。

得了慢性胃炎,胃酸分泌增加了還是減少了?胃病與胃酸的關係!

要減少胃酸分泌異常造成的危害,積極治療各類消化性疾病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改善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防止各種消化性疾病的發生,是最佳的預防性措施。我們至少要做到以下幾點:

1、按時吃飯,細嚼慢嚥,吃飯八分飽即可,減輕胃的消化負擔;

2、戒菸戒酒、少吃零食、少喝飲料,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

3、勞逸結合,不熬夜,睡前不吃東西,讓胃有充分的休息時間。

得了慢性胃炎,胃酸分泌增加了還是減少了?胃病與胃酸的關係!

臨床上,對抗胃酸危害的藥物主要有兩大類:抗酸藥和抑酸藥。

抗酸藥其實就是一些鹼性藥品,主要的作用就是中和過多的胃酸;抗酸藥需要在胃酸較多的時候服用,所以在進餐時或進餐後立刻服用效果最好。

抑酸藥還可分為兩小類:替丁類和拉唑類;抑酸藥可以直接一直胃酸的分泌,服藥後0.5-1小時後開始起效,所以抑酸藥需要在用餐前半小時服用,這時候的效果最好。

對於夜間胃酸分泌增加的患者來說,還可以在睡前服用一劑抑酸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