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能回房間換衣服嗎?”15歲兒子的質問,讓母親無地自容

作者/姝姝

編輯/咪仔

時代社會的發展,每個人越來越注重個人隱私,包括孩子也一樣,也在懵懂中瞭解到了隱私和男女有別。

有一個單親媽媽帶著孩子生活,兩人住在一個小套間,相依為命。轉眼好幾年過去了,兒子也從小孩變成了15歲的少年。

“媽媽,你能回房間換衣服嗎?”15歲兒子的質問,讓母親無地自容

但媽媽似乎沒有意識到兒子已經長大,已經懂得許多事情,有時候在兒子面前還是跟小時候一樣隨便。

有一段時間,單親媽媽發現兒子似乎在避著自己,不願跟自己過多的交談,她很傷心,不知道兒子是不是有什麼秘密不願意分享。

“媽媽,你能回房間換衣服嗎?”15歲兒子的質問,讓母親無地自容

1天, 媽媽又當著兒子的面換衣服,很自然就脫了衣服準備換上。兒子在一旁有點難以啟齒,欲言又止地對著媽媽說:"媽媽,你能回房間換衣服嗎?"這個媽媽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兒子已經長大了,已經懂了很多,避著自己可能就是因為明白了要與自己保持一些距離,因此才會躲著。

面對兒子的質問,母親瞬間無地自容,帶著一絲窘迫地回了房間。

“媽媽,你能回房間換衣服嗎?”15歲兒子的質問,讓母親無地自容

其實很多大人都會忽略孩子已經長大,思想已經在慢慢變成熟,也明白一些隱私意識,知道該避嫌。而家長,從小帶著長大,忽略了孩子的性別,長大了還是無差別的對待,這其實會破壞孩子的隱私意識,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那麼孩子的隱私意識一般在什麼時候形成?

據專家介紹,孩子一般在3歲就有了最初的性別意識,在這個階段,他們對男女生的身體構造會很好奇,對有很多的疑問。等到13歲左右,有些孩子進入青春期,明白男女有別,對一些事情也有了羞恥心,這個時候,也就是他們隱私意識形成的大概時間。

孩子在逐漸形成隱私意識,而家長應該做些什麼,來對待孩子的隱私意識呢?

“媽媽,你能回房間換衣服嗎?”15歲兒子的質問,讓母親無地自容

家長要如何對待?

1. 分床睡覺

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和父母一起睡覺是可以的,因為害怕孩子發生意外,但是在孩子三歲以後,就可以試著讓他們自己睡覺,家長不能再跟著一起睡覺,一方面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學會自己一個人睡覺,另一方面,也能給孩子充足的隱私空間,雖然這時候他們還什麼都不懂,但這對他們也是一種保護,是一種成長的方式。

“媽媽,你能回房間換衣服嗎?”15歲兒子的質問,讓母親無地自容

2. 不要在孩子面前換衣服

家長會覺得孩子什麼都不懂,就很隨便的對待孩子,在孩子面前隨意的換衣服換褲子,脫衣服,其實,在孩子三四歲的時候,他們就已經產生性別意識,家長在孩子面前這樣做,是模糊男女性別意識,讓他們覺得無差別,可以隨隨便便,性別意識薄弱,以後面臨的危險係數也就會更高。

“媽媽,你能回房間換衣服嗎?”15歲兒子的質問,讓母親無地自容

3. 不要隨便翻看孩子的隱私

有的孩子會有記日記的習慣,或者會收藏寫一些東西,一些家長就害怕孩子早戀做錯事什麼的,會悄悄看孩子的日記,翻孩子的抽屜,看看有沒有可疑現象,及時制止的感覺。但這樣會讓孩子很沒有安全感,連寫日記都會被看,那還怎麼保護自己的隱私,會有挫敗感,這樣對孩子的成長不利,而且,翻看孩子的隱私,也會破壞親子關係,導致親子關係惡化。

“媽媽,你能回房間換衣服嗎?”15歲兒子的質問,讓母親無地自容

寫在最後

孩子不可能永遠都是一個孩子,他們也在不斷學習成長中,在這過程中也會形成隱私意識。作為家長,應當保護好孩子的隱私意識,要早一些與孩子分床睡,訓練獨立意識,不要在孩子面前脫換衣服,也不要翻看孩子的日記,保護好孩子的意識,讓他們能夠健康的成長。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