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為什麼說自己的弟子樊遲是"小人"?原因有四點!


孔子為什麼說自己的弟子樊遲是

孔子,儒學創始人,是我國最有影響力和最尊貴的思想家,被後世的人們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等。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思想被古代封建統治者極為推崇,成為兩千多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的正統和主流思想

作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對待自己的學生應該是一視同仁。但是有這麼一個人,被孔子認為是"小人",不受孔子待見,這個人便是樊遲。為什麼樊遲被孔子"看扁"呢?我認為有以下四個原因。

孔子為什麼說自己的弟子樊遲是

1、 胸無大志,沒有眼色

樊遲(名須)這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是一個很特殊的人。民間有句俗話,叫做:"哪壺不開提哪壺",用以形容那些不識相不知趣的人,而樊遲在孔子面前,就是那種不識相的人。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論語·子路》)

樊遲明知孔子辦學,其目的是培養做官的士,其教學內容就是修身、治國之類的學說,他卻偏偏要問孔子怎樣種穀?怎樣種菜?這不是故意為難孔子嗎,讓他下不了臺嗎?畢竟孔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再者,上位者只要重視禮、重視義、重視信,老百姓哪有不敬、不服、不真心的?做到了這些,四面八方的老百姓會揹著小孩子爭相投奔,哪裡用得著自己去種莊稼?

由此可以看出,樊遲是個缺少遠大抱負、沒有眼色的人。在孔子看來,有遠大志向的人不該問稼穡,因此給樊遲下了一個"平庸之輩"的結論,或許是孔子"看扁"樊遲的一個原因。

孔子為什麼說自己的弟子樊遲是

2、 德行不佳

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論語·顔淵》)

樊遲陪孔子在舞雩臺下閒遊,樊遲問:"請問如何提高自己的品德、清除自己內心的邪念、辨別迷惑?"孔子說:"問得好!先去做事而不談收穫,不就是提高了德行了嗎?批評自己的過錯,而不去指責別人的過錯,這不就是消除邪念嗎?一時的憤恨,而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忘了親人甚至連累親人,這不就是惑嗎?"

表面上,這是正常的請教與答覆,沒有什麼感情色彩,其實不然,孔子這番話是意有所指的。據《論語稽》"樊遲勇而志於學,質樸而狹隘,意其為人,必遇事而計得,恕己而嚴人,忿而不思難者也。"

樊遲在軍事謀略上有過人之處,但他遇事計較得失,過於算計,對待自己的過失很寬容,但是對別人卻很嚴厲,生氣時從來不考慮後果。孔子針對他的這些缺點,因材施教,用淺顯的道理告訴樊遲什麼是"知、仁、崇德、修慝、辨惑"。或許這是孔子"看扁"樊遲的又一個原因:德行不佳。

孔子為什麼說自己的弟子樊遲是

3、 過於耿直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為政》)

魯國的大夫孟懿子向孔子請教"孝"的問題,孔子回答兩個字:"無違。"孟懿子走後,孔子給正在駕車的樊遲說:孟孫問孝於我,我回答說:"無違。"在孔子看來,對於孟懿子這樣有權有勢的人,不便於實話實說,這樣含糊說辭的回答,是一種明智之舉。但樊遲對於孔子的滑頭話顯然不滿意,他開門見山地問孔子:"老師,你這話是什麼意思?"孔子解釋說:"父母活著的時候,要按照禮的規範侍奉父母,孝敬父母。父母死了,喪事要按禮制辦,祭祀也要按禮制。"

對於樊遲的反問,孔子都是很認真地回答,但是樊遲的性格又過於耿直,這或許會給孔子對留下不好的印象。

孔子為什麼說自己的弟子樊遲是

4、 反應遲鈍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論語·顏淵》)

樊遲問什麼是仁,孔子說:"愛人。"樊遲又問什麼是智,孔子說:"善於識別人。"樊遲沒有想通這番話。孔子便說:"把正直的人提拔出來,使他們的地位在邪惡的人之上,這就能使邪惡的人正直起來。"樊遲還是想不明白,退出來後遇見子夏,又問了一遍什麼是智,最後子夏旁徵博引,舉了舜、湯知人善任選拔正直的人的故事,才把他打發了。

這還沒完,關於什麼是仁的事,在《論語·子路》有記載: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樊遲又問怎樣才算仁,孔子說:"平常在家規規矩矩,辦事嚴肅認真,待人忠心誠意。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棄。"

算起來,光是"仁",這位老兄就問了三次,或許是因為他對政治不感興趣的原因,所以對這些抽象的政治理論不能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這樣給人的感覺就是反應遲鈍,這或許是孔子"看扁"樊遲的第四個原因。

孔子為什麼說自己的弟子樊遲是

總結:雖然孔子對於樊遲這個弟子有點"看扁",但是對於他所問的問題,還是很有耐心地回答的。孔子讓樊遲為他駕車,從表面上看,孔子以樊遲為車伕,其實孔子將樊遲當作最親信的人,孔子走到哪,都帶著樊遲一起去。至於孔子說"小人哉!樊須也",這個"小人",不是"卑鄙小人"的"小人",而是在孔子看來,作為弟子,樊遲缺少遠大的抱負,需要開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