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最薄到5G超級艦隊,原來vivo這麼牛!

四十年前,毗鄰香港的小漁村被委以重任;四十年後,深圳已是聞名遐邇的世界科技之都,華為、騰訊、中興這些國產企業巨頭均在這裡熠熠生輝。若以手機品牌論天下,華為無疑是國民度最高的,但論科技創新,也有不少企業是被低估了,比如vivo。

這是一家被低估的創新型科技公司

受到早期擴張、營銷策略的影響,大部分人對於vivo的初印象就是鋪天蓋地的廣告,簡直是熱門綜藝收割機;還有被用戶戲謔"隔幾步便有一家"的線下店,雖然描述有點誇張,卻形象地描述了vivo線下渠道鋪設有多深入。

但老話說的好,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更別提vivo已經發展十年了。時至今日,若還認為vivo手機就是空有好看的外殼、沒有內涵的"裡子",那多多少少有點刻板印象了。事實上,vivo在全面屏、屏幕指紋技術、快充等多個領域都是行業領先,也誕生了不少爆款機型。

從全球最薄到5G超級艦隊,原來vivo這麼牛!

比如,2012年,vivo X5 Max用HiFi級音質打破了安卓智能手機陣營同質化的現象。另外,這款僅厚4.75mm的手機,至今依然是全球最薄智能手機;2016年,vivo推出的Xplay5是國內首款雙曲面手機,用戶可以在側邊欄更方便的實現功能操作;2018年,全球首款屏下指紋手機X20 Plus以及全球首款升降攝像頭vivo NEX......

從全球最薄到5G超級艦隊,原來vivo這麼牛!

其實從手機功能點的不斷迭新中,我們可以看到,技術創新是鐫刻在vivo這家手機品牌身上的。並且,這些創新在帶給用戶新體驗的同時,也在倒逼整個手機行業不斷去創新,因為更好的服務,才是留住用戶的根本。

再說回到vivo飽受爭議的營銷話題,熱衷營銷等於不重視創新嗎?這個結論顯然是不成立的。首先,這早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了,多少好產品因為沒有聲量,而被淹沒在時代巨輪下,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產品只有被人知道、被推銷出去,才開始有了價值。

其次,很多用戶看到vivo廣告滿天飛,但很少去關注vivo的研發費用其實更驚人。根據公開信息顯示,2019年vivo投入不少於100億用於研發;被消費者稱讚的黑科技vivo NEX3,為了打造這塊無界瀑布屏,vivo的研發投入就超過了兩億。

如今,手機市場的競爭,早已是渠道、技術、營銷、品牌等綜合實力的比拼。沒有營銷,產品沒人知道;沒有創新,產品賣不出去,二者本就是相輔相成的。其實一家手機廠商能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熬過十年,本身已經證明了其實力不容小覷,不然您回頭望望,有多少品牌死在了路上。

vivo廣告多,這一點不假,但別忽略了它的技術創新帶給用戶和行業的影響,這遠比廣告來的深遠些。再說了,當下,哪家營銷不多呢?

5G時代,看華為也要看vivo!

5G時代,華為毫無疑問是國內的技術領先企業之一,但除了華為,vivo在5G方面的技術實力也不容小覷!

早在2016年,vivo就已全面鋪開對5G技術的研發工作,是最早佈局5G技術的智能手機廠商之一。時至今日,vivo已經向5G國際標準化組織3GPP提交了3300多篇技術提案,是5G研發工作貢獻最多的手機品牌之一。

從全球最薄到5G超級艦隊,原來vivo這麼牛!

而在產品層面,在2019年vivo便打造自己的"5G艦隊",憑藉NEX3和X30快速佈局5G;2020年初始,更是連發Z6、S6等款5G手機,"5G艦隊"實現了2000--6000元全價位段覆蓋。

全方位的投入5G,使得vivo在5G市場擁有更多可能性。這一點,在用戶選購vivo 5G手機的熱情上便初見端倪。根據市場調研機構IDC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市場5G手機出貨量中vivo佔據中國市場第二。2020年,vivo則表示將推出全系5G手機,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當擁有5G技術和產品的雙重加碼,黑馬現身、彎道超車這種事情,很有可能出現在vivo身上。

最後,說回到產品本身,手機歸根結底是工具,是服務於人的,因此好不好用是根本。如果單從工具論角度出發,給工具附加上很多意義,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但為什麼現在消費者並不反感這種附加意義呢?歸根結底,是有"產品好用"做基礎的。

就以華為舉例,為什麼大家願意通過買華為手機這一行為來體現自己支持國產品牌?除了華為作為全球領先企業擁有無數亮眼實績外,不容忽視的一點就是華為手機使用感還不錯。不然從一個消費者角度出發,誰會願意花幾千塊買一個系統卡的要死、拍照又不好看、使用體驗感極差的手機呢?

所以本質上,支持國產品牌,買華為、買vivo並沒有什麼區別,因為二者都有不錯的產品,都能帶給用戶更佳的體驗。就像有的人很喜歡vivo的拍照功能,這種情況下,手機作為工具的價值已經實現了。有時候,不必被太多附加意義裹挾著,因為工具的前提就是好用且你喜歡。至於愛國,支持國產品牌都可以算愛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