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露锋芒:晚年宋仁宗伯乐识骏马,王安石不负众望呈上《万言书》

宋仁宗是宋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长达48年之久,虽然前11年是在刘太后的垂帘听政下度过的,但真正统治时间也达到了37年之久,这在整个宋代也是罕见的。宋真宗驾崩后,国家就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矛盾,财政赤字也是较为严重,刘太后垂帘听政期间虽尝试性地进行了治理,但是治标不治本,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并且相关的问题是愈加严重。等到仁宗皇帝亲政时,接过来的就是一个烂摊子。

展露锋芒:晚年宋仁宗伯乐识骏马,王安石不负众望呈上《万言书》

宋仁宗也一直有着远大的抱负,为了国家富强也进行了不断的尝试,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影响,成果相对并不是很显著。并且这一时期,西夏元昊称帝,不断骚扰宋朝的西北部边境,辽又趁机提出割地的无理要求,为应对西夏与辽的挑衅,在全国范围内广募士兵,因此宋朝在军事上的开支瞬间成倍的增长。后在范仲淹、富弼等人的主持下,在庆历年间进行了新政改革,由于各方面阻力重重,收效甚微。

凭空一声响

仁宗皇帝为了自己的远大抱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是每次都是收效甚微,因此时间已经将他的锋芒磨得没有了,平静的安度晚年又成了他的一个小追求。晚年的仁宗皇帝不再主张改革和变法,向往着处处安稳和平,一时间也出现了这种的局面,众朝臣克勤职守,君臣皆以此为盛朝之象。

展露锋芒:晚年宋仁宗伯乐识骏马,王安石不负众望呈上《万言书》

可是就在这种平静的局面下,有一位大臣却显得格格不入,他在众多文武大臣中蹦了出来,并且是非常高调地窜了出来,他就是王安石。王安石认为这不是朝廷的盛象,而是碌碌无为的表现,这只能一时侥幸,长久下去国家必定走向衰败。

长期在地方任职的王安石

王安石中进士的时间是相对较早的,他在国家多灾多难的庆历二年考中的进士,他也目睹了由范仲淹等人发起的短命的“庆历新政”。但是王安石自从进士中第后,就基本上没有子醃京城做官,而是在地方上一待就是十六七年。这是怎么一回事?是王安石的能力不行吗?还是朝廷中没有伯乐?其实都不是。

展露锋芒:晚年宋仁宗伯乐识骏马,王安石不负众望呈上《万言书》

朝廷一直都对王安石挺欣赏,想让其来京城做官,但是他去屡次将进京的机会让给了别人。所以王安石虽然长期在地方任职,可他的声誉可是名扬四海,京城大臣都知道有这么一位不图名利的君子,并且都以未识一面为恨。直到嘉祐三年,王安石才正式接受了朝廷的任命,由地方来到了京城出任三司度支判官,由此也正式登上了政坛的大舞台,开始了救国救民抱负的实施。

展露锋芒:晚年宋仁宗伯乐识骏马,王安石不负众望呈上《万言书》

上《万言书》

王安石一直认为自己要比庆历的君子们高明,他认为拯救国家之道并不在于什么“进贤良退不肖”,而在与要因时制宜,针对具体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法规制度来,在法规制度的前提下,继续制定其他各方面的具体政策。为此,他对至和、嘉祐以来国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一直忧心忡忡,他认为这只是一时侥幸的心理在作祟,最终会是国家走向更大的灾难。

展露锋芒:晚年宋仁宗伯乐识骏马,王安石不负众望呈上《万言书》

嘉祐三年,他在首次被召入京城后,可谓是诚惶诚恐,但是他还是将自己对目前形势的看法和救治国家的办法和盘托出,呈上了著名的《上仁宗皇帝万言书》。王安石也是混迹官场多年,在《万言书》的开篇就是歌颂仁宗皇帝的功德,那赞美之词用的无数,但是在歌颂完后突然笔锋一转,开始切入了正题,对国家先进的情况及造成此等情况的弊端进行了逐一分析,指出造成这一弊端的根源就在于朝廷大臣不知道因时制宜地制定国家法度。

满腔热血遭到冷水泼

王安石一直以来都是满腔热血,但是仁宗皇帝却十分不领情。据《宋史》记载,仁宗皇帝在王安石未进京城前,对其也是赞赏有佳,但是后对其印象就不是太好了。有一次,仁宗皇帝邀请参加宴会,会后进行垂钓,王安石也参加了,当时宫中内侍将鱼诱盛在金盘中,放在了几案上,王安石以为是点心,抓起来就吃,仁宗皇帝看在眼里,因此对其印象有点差。

展露锋芒:晚年宋仁宗伯乐识骏马,王安石不负众望呈上《万言书》

对于王安石的时局分析,仁宗皇帝也很清楚,但是刚刚经历了“庆历新政”的失败,谁能保证不会是“庆历新政”的翻版,最后还是雷声大、雨点小,也是草草的结局了事。并且仁宗皇帝已经在位了三十多年了,对一切都看淡了,也不想再瞎折腾了,而且也不想为了这种没有结果的事情瞎折腾一通,得罪一大堆的人,所以王安石的满腔热血在仁宗皇帝这里被泼了冷水。虽然如此,但是仁宗皇帝将王安石由地方调到京城来也算是伯乐识骏马,由此也给了王安石大展身手的舞台,为神宗皇帝期间的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①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③徐松:《宋会要辑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