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該少用點手機了!

#疫期在家讀好書#

十年前,360大戰企鵝炒得沸沸揚揚,背後暗潮湧動,沒多久這場大戰草草收場,勝負也變得無足輕重,因為賽道變了。手機開始迅速代替PC。所以這一年稱為移動互聯網元年。

十年間,手機迅速演變成我們的第三隻手。遊戲、社交、信息、娛樂、購物甚至衣食住行都能用這隻神奇的手解決。中國“新四大發明”——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網購,有三個離不開移動互聯網。

十年後,疫情突發,手機這隻手更加重要。不僅能打發無聊漫長的時間,還能解決很多人的生存之道。各行各業紛紛要轉戰線上。是

是該少用點手機了!

刷微博、刷朋友圈、刷抖音、刷直播的背後是“微商”、“抖商”、“播商”、“社群”等層出不窮的“商機”。人人想當網紅,個個都想帶貨。吸粉、引流、圈層、變現,成了最熱鬧的詞彙。

各種平臺、APP,你方唱罷我登場,群雄逐鹿好不熱鬧。大多數尤其社交APP都會陷入“起於約P、興於炫耀、衰於雞湯、亡於電商”的死衚衕,如QQ、陌陌、探探。

這十年最風光的莫過於踩著微博上位的微信,現在依然是手機的標配。但我手機最卡頓的也是微信,數不清的群,除了同學、同事群,要麼是死群,要麼廣告群。朋友圈成了地攤一條街。

突然很懷念用MSN的日子,那時就純粹的和客戶談業務,和同事偶爾聊聊天。

直播也熱鬧好幾年了,李佳琦上海購買豪宅後人人想當主播。在某一平臺,見一主播,竟是熟人,明明一大媽,矮胖身材,卻美顏成清純少婦,嘰嘰呱呱半天,我卻不知道她要賣啥幹哈。

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沒想到在短視頻和直播中,眼睛也會說謊。

每當一個APP火爆的時候,總會有帶著金光閃閃頭銜的“大師”對你說“如何用XX賺錢”,“如何快速成網紅”,你能不能賺到錢不好說,但“大師”肯定賺了你的錢,這叫智商稅。他自己都成不了網紅,卻教你成網紅。

在資本和技術的加持下,所謂的5G也將到來。不否認新鮮事物的出現會帶來各種機遇。對眾多行業或企業也許是次洗牌。讓人遺憾的是,目不暇接的平臺充分利用人性的弱點,打開了潘多拉魔盒。

盤點下,我等普通人用手機大多時間在幹嘛,各種無聊的刷、無底線的刷。十年前少量的拇指一族,現在全民低頭!當我們都想當網紅,都想自帶流量,也許工匠精神永遠是奢談。

手機是工具,但我們一不小心成了工具的工具。真是最大的諷刺!

也許我們該放放手機,靜下心來想想,生活、工作到底為了什麼?或者換個角度,靠什麼來生活、工作?

是該少用點手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