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老年人“數字鴻溝”刻不容緩,但別忘了“拒收現金”涉嫌違法

破除老年人“數字鴻溝”刻不容緩,但別忘了“拒收現金”涉嫌違法

近日,老人獨自冒雨交醫保被拒收現金事件引發熱議,再次將老年人是否被科技“邊緣化”的問題擺上了檯面。然而,如果此次被拒絕使用現金的對象不是老年人,而是中年人或者青年人,難道服務機構的拒絕就理所應當嗎?討論這個議題之前,別忘了“拒收現金”行為本身涉嫌違法。


作者:《法人》記者 曹萌

編輯:王茜

來源:法財在線(Id:faren_facaizaixian)


近日,一則老年人使用現金繳納醫保被工作人員拒絕的新聞引發了眾多網友熱議,並一度登上了微博熱搜榜第一名,閱讀人數達到1.3億。


隨著國內信息技術的快速提升,移動支付、人臉識別等技術已成為了銀行、醫院等公共服務機構必不可少的輔助工具。但

在科技快速發展為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給不會上網、玩不轉智能手機的老年人帶來煩惱。


01

老年人已被智能化“遺棄”?


11月23日,湖北宜昌秭歸縣一位老人冒雨前去繳納醫保,但由於現場使用現金遭到拒絕。工作人員稱“這裡不收現金,要麼告訴親戚,要麼你自己手機上支付,兩個方式。”

破除老年人“數字鴻溝”刻不容緩,但別忘了“拒收現金”涉嫌違法

一位略有駝背的老人坐在政府服務窗口櫃檯前,來回搓著雙手,雖然工作人員重複說著繳款要求,但她遲遲不願離去。很多網友對此表示,老人的眼神讓人看著心疼。


破除老年人“數字鴻溝”刻不容緩,但別忘了“拒收現金”涉嫌違法

▲網友熱議內容


在輿論壓力之下,秭歸縣委宣傳部官方微博於11月24日發佈了有關情況通報。其表示,事情發生後,秭歸縣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上門為老人辦理了居民醫保,相關調查正在進行中。


破除老年人“數字鴻溝”刻不容緩,但別忘了“拒收現金”涉嫌違法

▲秭歸縣委宣傳部官方微博內容


據秭歸縣醫保局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該縣居民繳納醫保確實不收現金,如果有老人到醫保局窗口使用現金繳納,工作人員會用自己的手機幫其支付。


02

“拒收現金”行為本身涉嫌違法


然而,如果此次被拒絕使用現金的對象不是老年人,而是中年人或者青年人,是否就不會引發眾多網友的爭議?服務機構的拒絕是否就理所應當呢?


其實,在任何情況下,均不能拒收人民幣。《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第一章第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新月異,日常中使用現金的頻次越來越少,人們儼然已處於一個“無現金”社會中。為此央行在2018年發佈的第10號公告中,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包括紙幣和硬幣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 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要求或者誘導其他單位和個人拒收或者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法人》雜誌記者表示,人民幣現金是國家法定貨幣,任何人都無權拒收。從法律上講,可以不使用微信或支付寶,但拒收人民幣現金是違法行為。


03

國家出手破除老年人“數字鴻溝”


近年來,隨著我國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智能化服務得到廣泛應用,深刻改變了生產生活方式,提高了社會治理和服務效能。


但同時,我國老齡人口數量快速增長,據民政部2017年8月3日公佈的《2016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3086萬人,佔總人口的16.7%。其中,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無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


此前二十國集團(G20)杭州峰會上通過的《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就曾強調,要注意“數字鴻溝”問題,一些弱勢群體缺乏數字技術的知識和技能,可能在金融數據化的時代,和主流社會的差距越來越大。如果片面推進“無現金社會”,將可能擴大支付結算領域的“數字鴻溝”,使一部分人成為“數字棄民”,這不但產生了“技術歧視”,也與普惠金融精神和原則背道而馳。


為了能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讓老年人更好共享信息化發展成果。國務院辦公廳在近日發佈了《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破除老年人“數字鴻溝”刻不容緩,但別忘了“拒收現金”涉嫌違法


具體來看該實施方案:在日常交通出行方面,要便利老年人乘坐公共交通。鐵路、公路、水運、民航客運等公共交通在推行移動支付、電子客票、掃碼乘車的同時,保留使用現金、紙質票據、憑證、證件等乘車的方式。推進交通一卡通全國互通與便捷應用,支持具備條件的社保卡增加交通出行功能,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推行老年人憑身份證、社保卡、老年卡等證件乘坐城市公共交通。


在日常消費方面,要保留傳統金融服務方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要改善服務人員的面對面服務,零售、餐飲、商場、公園等老年人高頻消費場所,水電氣費等基本公共服務費用、行政事業性費用繳納,應支持現金和銀行卡支付。強化支付市場監管,加大對拒收現金、拒絕銀行卡支付等歧視行為的整改整治力度。採用無人銷售方式經營的場所應以適當方式滿足消費者現金支付需求,提供現金支付渠道或轉換手段。


在辦事服務方面,要設置必要的線下辦事渠道。醫療、社保、民政、金融、電信、郵政、信訪、出入境、生活繳費等高頻服務事項,應保留線下辦理渠道,並向基層延伸,為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務。實體辦事大廳和社區綜合服務設施應合理佈局,配備引導人員,設置現場接待窗口,優先接待老年人,推廣“一站式”服務,進一步改善老年人辦事體驗。


其實,加強和改進面向老年人的智能服務內容不僅僅是在履行一種社會責任。對於銀行等金融機構而言,老年人作為一類龐大的客戶群體,提高服務意識和人文關懷,也是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


近年來,我國電子支付創新發展迅猛,但相應的制度和規則相對缺乏,已有的規制法律層級比較低,大部分是部門規章和規範性文件。對此,董希淼認為,只有加快完善支付結算領域的相關法律,才能從根本上提升機構對老年人的智能化服務。因此,在實施方案的基礎上,應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明確“拒收人民幣”等行為的處罰標準,提高違法成本;另一方面,要加快立法步伐,補齊支付清算領域的法律短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