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镜”喜迁新居

“望远镜”喜迁新居

“望远镜”喜迁新居

在福贡县马吉乡普尼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群众一听说记者采访“望远镜”,就指着一栋房子说:“8栋一单元402。”

“望远镜”喜迁新居

“望远镜”开几兰用望远镜看新房子。

敲开房门,只见村民口中的“望远镜”——开几兰蹲在地板上,用毛巾细细擦洗地板,一遍又一遍……

马吉米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几兰搬进新居后,清洁房屋成为他最爱做的家务活。

“在山上,两三天才扫一次地。这里,每天都得打扫卫生、整理内务。这么好的房子,得打扮的干干净净才行。”

“望远镜”喜迁新居

开几兰家的老屋。

开几兰的老家在马吉米村半山上的咱念罗小组,至今未通公路。从村委会到咱念罗,需要走一段近70度的陡峭石梯,因太陡,当地村民称为“天梯”。村民日常所需的生活物资,全靠人力背运,是马吉乡最贫困的小组之一。28户人家,20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住房难、行路难是村民最渴望摆脱的两座“山峰”。

“这几年,国家帮扶我们建盖新房。可咱念罗交通不便,一包水泥背到村里,价格翻了三四倍。背一袋草果到乡里集市,要出五六十元。我们家三代人努力干活,也住不上新房子,脱贫不了。”开几兰说。

2017年,马吉乡建设普尼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集中安置像咱念罗这样不具备生活条件的贫困村组村民。云南日报报业集团驻村扶贫工作队动员开几兰报名搬迁。一开始,开几兰担心到集市后生活不适应,山上的草果地管理不过来,生活收入没有着落……顾虑重重,不敢搬、不愿搬,一直不愿意搬迁。

“望远镜”喜迁新居

开几兰一家在老屋。

“搬到集市,出行方便、就医方便不说,关键是你的双胞胎女儿月亮、星星,从幼儿园到小学,都可以在家门口学习,接受最好的教育。农忙时节,你到山上管理草果,农闲时在乡、集市工地打动,既增加收入,也可以就近照顾家人。窝在这里,一辈子也住不上新房,也让新一代跟着受穷。”驻村工作队员从国家搬迁政策、后续帮扶措施,未来发展前景等方面,登门宣传,耐心说服。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开几兰才同意搬迁。

“我的爷爷、父亲搬了两次家,就是希望自己和女儿们住上好房子,过上好生活。”开几兰说,到父亲这一代,头发花白了,辛劳一辈子,也圆不了好房子的梦想,仍然住木板墙、篱笆房。

听说新房子都是高楼,非常漂亮,开几兰翘首以待。他在网上购买了一个望远镜。每天空闲时,就蹲在半山上的老房子竹栏杆前,遥望江对面普尼底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变化。

“望远镜”喜迁新居

普尼底安置点新房。

镜头里,安置点从地基开挖到立房柱,面积一天天扩大,楼房一天天长高。

“开几兰在干什么?他在用望远镜看新房子呢!”

时间一长,开几兰在高山竹楼用望远镜观察新居的故事,在马吉米村广为人知,大家给开几兰取了个外号——“望远镜”。都喜欢与他开玩笑:“‘望远镜’,你看到你的房子在几楼?”

“望远镜”喜迁新居

开几兰在自己的新房里。

2018年10月24日,普尼底安置点建成并举行分房抽签仪式,开几兰分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望远镜里看见的新居,就那么真实的立在他的眼前。三代人的安居梦想,在党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中,今朝终于成真。

“新房有电视机、沙发、床,还有厨房里面的电饭锅、电磁炉……共产党对边疆民族的政策,真没得说。”开几兰高兴地说,新房宽敞漂亮,家具、生活用品,样样齐全。

“我要当好护林员,保护村里的生态环境,管理好山上的草果。让媳妇在马吉乡打工,照顾孩子。”搬进新家后,开几兰对未来的生产生活已有计划。

“望远镜”喜迁新居

新房内配备的电器家具。

清理完房屋,开几兰把望远镜擦干净,挂在窗台前。“从这里看得见远处的山林和老家的草果地呢!我要永远留着他,看更多更好的东西呢!”

“搬出大山天地宽。我相信,在党的惠民政策指引下,在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帮助下,我们在新的家园,一定会过上好生活。”对今后生活,开几兰信心满满。

云南网记者 李寿华 常旭辉 李星佺

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望远镜”喜迁新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