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霸道實行買斷制與分賬制度並行!!小影院無放映權

8月8日,【八佰】發出半發行通知性質的通告(僅華影天下發行群內流通):


影片《八佰》排次號:001108882019,版本:2D,片長147分鐘,最低票價: A類35元B類30元;影片定於8月21日上映,但於8月14日開始點映,相關通知9號會出,請影城及時關注點映及發行通知。


並流出了一個決定,即實行分賬制度與買斷制並行的發行模式。

具體意思就是中大影城繼續實行分賬制度,小影城則實行買斷制度,再小的,則無權放映,直接不下發密鑰。如此一來就形成了特殊形式的分線發行制度。


不過這個模式,單就現在這個片子的發行而言,好處全讓華誼兄弟佔去了。


怎麼說?

首先如果按照以前的發行模式,所有影院都在爭一口鍋裡的粥,分配多少,看自己本事。


現在則是大影院不用提前花錢爭一口大鍋吃;小影院得交錢,不過可以自己分一個想怎麼吃就怎麼吃,沒有配額的鍋;而小小小影院,連交錢喝粥的資格都沒有,人家看不上!

好,實行後呢?

大影院用分賬模式,不過有最低限價,價格最低只能在那。但是小影院則不會,因為是買斷,不會進行分賬。所以價格看自己心情,賣多少賺多少,就交個第三方服務費,直接3塊錢沒有問題,甚至於如果你用小程序的話,服務費都可以不要,直接0元場。直接價格秒殺大影城。所以說,這竟又可以說是小影院的福音嗎?


實在可笑!!擁戴者幾何?


不過,這制度也並非全都是壞處。還有一個大家不願意,但是又都想得到解決的問題。那就是通過這制度,將那些不入流、經營效益低下的影院摒除出影院的隊伍,締造出一個只有經營效益好的影院存在的大環境。


大家也知道,目前中國影院增長速度遠遠超過票房增長的速度。數據就不舉了,天天舉,也膩了。這就是個老生常談的疑難問題了。簡單來說就是電影院越開越多,大夥都沒賺頭。


倒也不是說開多不行,只是大家都擠在一個地方開,搶佔的是原有的票房資源,並沒有開拓新的觀眾資源。18年底,總局發佈的計劃就是20年年底達成8萬家影院覆蓋。但是覆蓋只說了數量和時間,並沒有空間的計劃,就導致了現在這個局面。


老影院面對附近越來越多的新影院越來越力不從心,而新影院滿懷期待一心扎進來,結果發現是個泥潭,也脫不開身子。大家都在這裡耗著,誰都不甘心。這是一個誰都沒有辦法主動去解決的問題,只能靠被動。

然後迎來了今年的疫情,給了大家洗牌的機會。而華誼兄弟這個模式,又是一個洗牌機會。兩個洗牌,我相信多多少少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如果以後大片都實行這個模式,那麼我相信洗牌得會更加徹底,放映業這幾年的頑疾會藥到病除。不過這是一個長久的過程,一時看不出來。


但是作為影院方來說,我又不贊成這樣的模式。因為短期內,影院方會遭受巨大的壓力,特別是今年這種情況,誰會片子沒有上映就拿出20萬去買一個片子?是的,20萬,一個【八佰】,你得交20萬,你才有資格去排片。這是某影城透露給我的接洽價格。你們的價格是多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