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毛澤東不堅持這件事,就沒有之後的一切!聽“茜茜公主”配音丁建華講述萬萬火急的生死關頭丨紅色印記第24集

丁建華,上海電影譯製廠配音演員、導演,曾為《追捕》《茜茜公主》《古墓麗影》《哈利・波特》系列電影配音,在近二百部譯製片中擔任主要配音及導演。先後獲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電影金雞獎以及“我最喜愛的女配音演員”稱號。

翻開厚重的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從取得革命的偉大勝利到邁向民族的偉大復興,一件件飽經滄桑的革命文物,記錄了一段段直抵人心的紅色故事、一個個繼往開來的歷史瞬間,是中國共產黨披荊斬棘、砥礪奮進最好的見證。

建黨百年之際,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國家文物局、中央網信辦聯合推出《紅色印記――百件革命文物的聲音檔案》,3月22日起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廣中國之聲正式開播,同步在總檯央視新聞、央廣網、雲聽等新媒體平臺上線。100位講述人,用“最美聲音”刻錄百年記憶。

用聲音刻錄百年記憶,我是革命文物講述人、配音演員丁建華。我講述的文物是長征初期第一份以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名義發佈的萬萬火急電令。這份電令,全文500餘字,正文只有三段,左上角標有:1934年12月12日和“萬萬火急”四個字;落款為:軍委,十二日十九時半。電令原件收藏於中央檔案館,在它的發生地――湖南懷化通道轉兵紀念館藏有一份複製品。兩片泛黃紙頁,看似輕如鴻毛,實則重如泰山。

圖片

萬萬火急電令複製品,現藏於湖南省懷化市通道轉兵紀念館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戰略轉移僅一個多月的中央紅軍在湘江上游與國民黨軍苦戰五晝夜,史稱“湘江戰役”。這次戰役中央紅軍雖然突破了國民黨軍重兵設防的第四道封鎖線,但也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渡過湘江後,中央紅軍和中央機關人員從長征出發時的八萬六千多人銳減到三萬餘人。通道轉兵紀念館館長鄭湘說,湘江一役後,紅軍士氣低沉,各種情緒開始滋生蔓延。

鄭湘:第一種情緒是彷徨迷茫,廣大的紅軍將士都不知道這支隊伍要到哪裡去,要怎麼辦才好;第二種情緒是對軍事指揮產生了懷疑,都覺得李德的這種軍事指揮思想不行,一路被動挨打。第三種是要求改變領導人的情緒越來越強烈。

所有人都在思考一個問題:紅軍向何處去?

圖片

湘江戰役(圖片來自電影《血戰湘江》)

長征初期,毛澤東由於長期患病未愈,體力虛弱,王稼祥在第四次反“圍剿”中被敵機炸傷,彈片還在肚子裡。他們兩人主要靠坐擔架行軍。張聞天身體稍好,主要靠騎馬行軍。毛澤東同他們一路交談,坦陳己見,一場關乎紅軍命運的深刻討論就從擔架上開始了......

電影《通道轉兵》片段

毛澤東: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怎麼走才能使我們僅剩的三萬多中央紅軍不被蔣介石一口給端了,這是最重要的。

張聞天:不過老毛,有的人的工作得慢慢做。

毛澤東:可是我們沒有更多的時間。

王稼祥:我跟聞天肯定是支持你的。

1934年12月11日,中央紅軍翻越老山界,攻佔了湖南省懷化市最南端的通道縣城。佔領通道後,紅軍下一步該怎麼走?這是一步生死棋。12月12日,中共中央負責人在通道原縣城縣溪鎮的“恭城書院”召開緊急會議,史稱“通道會議”。

圖片

通道會議舊址

當天下午5點多,通道會議召開,會上爭論異常激烈。李德堅持要按原定計劃:紅軍主力立即北上湘西與紅二、紅六軍團會合。毛澤東堅決反對李德的意見,與李德唇槍舌戰,據理力爭。

毛澤東認為,紅軍的行軍意圖早就被蔣介石察覺,已經調集主力部隊近20萬人,在湘西一帶,布成一個大口袋,等著紅軍往裡鑽。毛澤東反覆說:湘西是去不得的!他建議避開國民黨軍的鋒芒,西進貴州去創建新的根據地。

鄭湘:在通道會議上,毛澤東有一句比較經典的話,他講“我們何不來個避實就虛,甩掉眼前的強敵到貴州去,為什麼要去鑽口袋?大路朝天,各走一邊嘛!”

圖片

通道會議舊址展現當年那場攸關生死會議的開會場景

最終,參加會議的張聞天、王稼祥、周恩來等多數同志支持和贊成毛澤東提出的轉向方針。晚上7時30分,周恩來、朱德當機立斷,下達萬萬火急電令。

萬萬火急電令內容節選:

萬萬火急!致電給軍團、縱隊首長:我軍明十三號繼續西進的部署如下:(一)一軍團第二師及九軍團......向白路口及黎平方向繼續派出偵察部隊。其第一師,如今日已抵洪州司,則應相機進戰黎平......

圖片

通道轉兵線路圖

長征初期,紅軍電令分為四個等級,分別是:“急”“萬急”“十萬火急”“萬萬火急”,落款通常為“朱”就是朱德或者“周”就是周恩來,或者兩人聯合署名“朱周”,但這份萬萬火急電令尤為特別。

鄭湘:我們查閱了通道會議前後的35份軍事電報,發現這是以中革軍委名義發佈的,而且是唯一一封標註萬萬火急的軍事電報。這說明電報是非同尋常的一個重大的軍事決定,容不得半點等待和停留,已經十分危急了,必須馬上執行。同時也說明了西進貴州是集體決策的結果。

萬萬火急電令發出的第二天清晨,中央紅軍在通道境內分兩路轉兵西進,避開了敵人佈下重兵的包圍圈,打得蔣介石一個措手不及,完成了紅軍長征中著名的“通道轉兵”。劉伯承元帥在《回顧長征》一書中寫道:“部隊在12月佔領湖南西南邊境之通道城後,立即向貴州前進,一舉攻克了黎平。當時,如果不是毛主席堅決主張改變方針,所剩3萬紅軍的前途只有毀滅。”

事實證明,通道轉兵是中央紅軍在生死關頭擺脫險境的唯一正確抉擇,為黨和紅軍開闢了一條勝利之路。通道轉兵之後,絕處逢生的紅軍自此“行得通,走上道”。

毛澤東詩詞《十六字令三首》節選:

山,倒海翻江卷巨瀾。

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山,刺破青天鍔未殘。

天欲墮,賴以拄其間。

圖片

通道轉兵紀念館

講解員吳晴:我是通道轉兵紀念館講解員吳晴,1995年出生於通道縣縣溪鎮。每當我在講解萬萬火急電令時,腦海中就會浮現出中央領導人在通道會議上激烈討論行軍方向的場景,感受到發佈萬萬火急電令後各軍團各縱隊迅速從通道轉兵西進貴州的緊迫情形。對於我們青年一代來說,革命勝利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珍惜當下。在人生這條漫漫長路中,不管遇到怎樣的緊急關頭,我們都要多去思考,實事求是。因為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著自己的命運。

總監製丨劉曉龍 顧玉才

監製丨高巖

總策劃丨崔欣 樊新徵

策劃丨丁飛 孫魯晉

協調丨馮爍 周洪 朱敏 李昊 劉夢雅 趙初楠 韓雪瑩

記者丨朱敏 姜文婧

編輯丨朱敏

講述人丨丁建華

製作丨李曉東

新媒體、視頻製作丨杜希萌 王遠 孔穎 江曉晨

顧問丨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 徐鵬堂

鳴謝丨通道轉兵紀念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