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算好电影吗?敦刻尔克票房差,外国人说中国观众不懂电影

一个电影为什么票房好,因为好看,吸引观众。

敦刻尔克算好电影吗?敦刻尔克票房差,外国人说中国观众不懂电影

死亡来了

敦刻尔克算好电影吗?敦刻尔克票房差,外国人说中国观众不懂电影

求生

一个电影怎么算好?

电影好分为技术好和艺术好,有一个好,就吸引观众,把一个做到极致,就会票房大卖。当然纯粹刺激感官的大片比荡涤抚慰人的灵魂的艺术片往往票房更高,那是因为观众基数差距很大,一个大众,一个小众,人总是懒得思考,感官的刺激总是比心灵的交融简单容易。

一个电影技术好,包括剧本好,音乐好,表演好,拍摄好,后期制作好。技术好产生的效果就是电影故事紧凑合乎逻辑;配乐匹配电影主题而悦耳,利于故事情节推进,引导观众的情绪和共鸣。演员表演好使故事真实可信,观众产生代入感和情绪共鸣。后期制作好,影片遵从电影主题,进行再创造,完善,达到良好的呈现效果。

一个电影艺术好,就是通过电影技术的运用,电影表达了某种永恒或者共通的人性,表达人性的真实,矛盾,伟大。唯其矛盾,所以真实,唯其真实,所以伟大!

如同一百次肉体的满足比不上一次灵魂的交融。人这种在宇宙中短暂存在的脆弱的动物,面临生活的现实压力和死亡的永恒恐惧,必然追寻短暂人生的存在意义,追问人之为人的价值和意义-----人性,以得到精神的满足和解脱。

电影是别人的生活,观众花钱买票观影,就是凭借人性---价值观的指引,对跳动的光影所演绎的虚幻的真实产生认同,代入,实现(解脱)。

如果一部电影技术和艺术深入浅出,交相辉映,融汇贯通,那就是电影的极品,从愉悦人的感官,经过情节场景的演进,情绪的层层推进跃迁,高潮时酣畅淋漓地抚慰叩问人的灵魂,从雅俗共赏到琴瑟和鸣,达到天人合一,那就是电影的神品,即使是电影大师,这样的作品也需要艺术上帝的垂怜,可遇而不可求。

对电影评价的牵涉因素很多,不同的文化审美传统,现实的文化差异,宗教政治主义的差异,都会影响对电影的评价。

当然一部电影票房要超高,就要雅俗共享,不能曲高和寡,因为说到底电影是一个内容的产品,到了电影院就是商品,和茶叶蛋没有本质的区别,要卖得多首先看喜欢这个味道的人多不多,二看价格合不合理,三看位置时机对不对。

回到《敦刻尔克》,这个“茶叶蛋”在中国卖的不够好,票房不及北美五分之一,老外说国内观众不懂电影!

浮生君给各位吃瓜群众分析一下:

1 为什么在中国《敦刻尔克》的票房 和热度差强人意,远不及北美?

先看片子的质量,技术角度,战争片最刺激人的感官的宏大的史诗的战争场面,枪林弹雨,血肉横飞的镜头让人血脉贲张!

诺兰的《敦刻尔克》没有,好像刻意远离宏大,史诗这些大词,战争场面克制而疏离,一个刺激肾上腺激素分泌的镜头都没有。

这就略去了热捧《战狼2》的中国最广大的电影观众群体---吃瓜群众,二十岁到三十五岁的观众群体(青春特质,感官刺激是这群人观影的第一驱动力),就是玩王者荣耀的那一群,特别是广大的三四线城市的年轻人。

不够燃,不够暴爽,叫什么电影,诺兰你什么调调,手纸都准备好了,你给我玩黑暗小清新!

当中国的吃瓜群众期待一部《拯救大兵瑞恩》似的酣畅凌厉的暴力“低俗小说”,感觉要燃,情绪要爽;诺兰的《敦刻尔克》确是一部阴郁的关于死亡的黑暗叙事诗:非线性的架构,时间被切割缝合;令人窒息的压抑和恐惧,不断地沉入人性黑暗的最深处,时而静止,时而跳跃的叙事节奏;戛然而止的高潮;对史诗性的木讷和反讽。这是一部诺兰的电影,一部战争惊悚片,一部关于死亡的黑暗叙事诗。

敦刻尔克算好电影吗?敦刻尔克票房差,外国人说中国观众不懂电影

死亡的黑暗叙事

死亡如此平常,不值得一个镜头

所以,票房尽在不言中,请问,一个在今日头条写诗的头条号和一个讲故事的,哪个吸引吃瓜群众?何况是一首阉割了肾上腺的死亡的黑色叙事诗?

再看艺术角度,从人性的表达上,战争片中绝世或平凡的英雄,伟大的牺牲,是最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而诺兰的《敦刻尔克》,没有一个英雄。

诺兰的《敦刻尔克》没有背水一战,作为主角的英军士兵,包括整个英国皇家军队,没有一个镜头的背水一战,只有挣扎求生,挣扎求生而不能。甚至一个敌人的正面镜头都没有,敌人通过枪声喋喋不休令人崩溃的背景音乐而恐怖的存在。

没有英雄,只有被不断的求生又不断落入死亡怀抱的木讷绝望的英军士兵。按中国人的看法,就是一群行尸走肉!

比死亡更可怕的是死亡的恐惧,多次登船又多次被炸沉从淹没的船舱逃生的英军士兵,最后被民用小游艇救起后,竟然不愿不敢下到船舱里,他们在等待下一次沉没!这样的士兵,在中国人看来,就是懦夫。

虽然有的键盘侠是眼高手低,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是充满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宏大抱负,推崇舍生取义的;也对西方电影的反战传统缺乏了解和认识;也没有谁真正经历过战争,见识过战争的残酷非理性和对人性的摧残,战争中个体的脆弱和渺小。

所以,刚从《战狼2》中暴爽一回的中国吃瓜群众是很难认同这样一部战士凄凄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战争电影的。

至于中国观众由于英国人在缅甸有负于中国远征军而抵制《敦刻尔克》,这说明电影档期的重要性。刚经历过《战狼2》票房狂飙洗礼的主流舆论和中国吃瓜群众,无论从价值观到腰包,都难以接受这样一首人性的黑色的阴郁的有些抽象跳跃的死亡的黑色叙事诗。

诺兰,从他的处女作《追随》开始,每一部作品都贴上了标签:悬疑,解构,烧脑。

浮生君觉得在电影技术上诺兰是伟大的天才,如果在人性升华上再上层楼,他可比肩斯皮尔伯格,卡梅隆。

如果说《盗梦空间》解构了现实和梦境,《星际穿越》解构了宇宙和存在,《敦刻尔克》是一部鲜明的诺兰电影,它非线性地解构了战争的非英雄性,非史诗性,非理性!它既不同于《辛德勒的名单》,也不同于《拯救大兵瑞恩》,它不是一部人性中理性和感性斗争而交融的小说,结构架构合理,情绪层层推进,高潮酣畅淋漓的传统战争大片;它是一首死亡的黑暗叙事诗。

敦刻尔克算好电影吗?敦刻尔克票房差,外国人说中国观众不懂电影

阴冷的,压抑的,绝望的,恐惧的敦刻尔克

在敦刻尔克,没有什么值得倾述,短暂的幸存,都不值得!

诗人不一定是个好导演,这次《敦刻尔克》,诺兰玩了一把历史人文,天才依旧,战争惊悚片的思路和风格极富创意,但效果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基于中国君子舍生取义的儒家文化传统,至少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下,结果差强人意,不大受待见,可能有不少粉丝转路人。

至于外国人说中国人不懂电影,去,你只知道苹果派,知道成都的锅盔,北京的煎饼果子,西安的肉夹馍不?

歪果仁,Do you kown? 林黛玉和花木兰的谁美?

铁马西风塞北杏花烟雨江南有什么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