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術活化石:西雙版納傣族完整保留了兩千多年前的手工造紙技藝


造紙術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在紙還沒有發明之前,書寫都要寫在竹簡或者絲綢上,正如我們傣族的貝葉經,將經文書寫在貝樹葉子上。


造紙術活化石:西雙版納傣族完整保留了兩千多年前的手工造紙技藝

貝葉經


很多人都知道和了解貝葉經,但是有一點一定不瞭解,那就是傣族也有歷史悠久的造紙工業。


造紙術活化石:西雙版納傣族完整保留了兩千多年前的手工造紙技藝


西雙版納的造紙術是從中原傳過來的,但是又有了本土的一些特徵,並保留了傳統技藝。


那麼中原的造紙術是怎麼來的呢?

蔡倫造紙


最早發明紙的是東漢的蔡倫,他通過觀察鄉間作坊蠶婦繅絲漂絮後收到啟發,通過收集樹皮、廢麻等原料,通過銼、煮、浸、搗、抄等法,經過多次試驗,終於造成了植物纖維造紙。


造紙術活化石:西雙版納傣族完整保留了兩千多年前的手工造紙技藝


蔡倫造紙成功後,全國各地開始大量製造、使用這種紙,即使是現代大量的工業紙代替了大部分紙品,我們使用的宣紙以及修復古籍用的特殊用紙仍然沿用當初蔡倫造紙的方法。


造紙術活化石:西雙版納傣族完整保留了兩千多年前的手工造紙技藝


傣族造紙術很好地發揚了傳統,其中最讓人敬佩和驚歎的是對手工技藝的傳承。


造紙術活化石:西雙版納傣族完整保留了兩千多年前的手工造紙技藝

傣族手工造紙


手工造紙在現代已經十分的稀少了,但在西雙版納仍然完整的保留了最初的手工造紙術技藝。


西雙版納傣族手工造紙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傣語稱這種紙為“嘎拉沙”。


造紙術活化石:西雙版納傣族完整保留了兩千多年前的手工造紙技藝


造紙原料為桑科植物構樹的樹皮,造紙工藝完整保留了造紙術發明初期的“浸泡、蒸發、搗漿、澆紙、曬紙”5步流程共11道工序,與《天工開物》和《齊民要術》中記載的枸樹皮造紙術一致,是研究我國造紙術的“活化石”。


造紙術活化石:西雙版納傣族完整保留了兩千多年前的手工造紙技藝


構樹是一種落葉喬木,高可達10m.枸樹皮中含有大量纖維,皮內層纖維較長而柔軟,吸溼性強,是造紙的高級原料,並且構樹皮從構樹枝條上剝取下來後,構樹會很快長出新的皮。


造紙術活化石:西雙版納傣族完整保留了兩千多年前的手工造紙技藝

剝樹皮


由於在造紙過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學藥劑,傣族手工紙似乎粗糙不光滑,但它不僅柔韌性強,無毒、透氣、吸水、耐磨、耐用、不易破損,時時散發著一股淡淡的特殊木香味,而且保存時間長,防腐防蛀,保存可達數十年。


造紙術活化石:西雙版納傣族完整保留了兩千多年前的手工造紙技藝

搗漿


手工紙除了用來抄寫經書、書寫字畫外,還廣泛用於民俗活動中,如扎孔明燈、紙塔、紙馬等拜佛祭祀用品,傣族的油紙傘、普洱茶的包裝紙都用到手工紙。


造紙術活化石:西雙版納傣族完整保留了兩千多年前的手工造紙技藝


2006年還被納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雲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結語


中國傳統造紙技術都是由手工完成的,紙張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並且對社會的進步具有巨大的作用,是一項偉大的發明。


造紙術活化石:西雙版納傣族完整保留了兩千多年前的手工造紙技藝

手工造紙


信息化的今天,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的出現,以及工業紙的湧入,讓紙更加的便宜及隨手可得,但傳統的造紙過程繁瑣複雜,每一張紙都注入了匠人的心血,需要大量的時間精力。


所以大家一定要節約用紙哦。


造紙術活化石:西雙版納傣族完整保留了兩千多年前的手工造紙技藝

手工造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