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日常,有沒有跟我一樣好奇古代的“衣食住行”是怎樣的呢?

前言:

現代的科技已經是越來越方便人們了,比如出行:我們有代步的汽車,可以遠途旅行。住:我們現在有高樓大廈,最簡單來說比古代要舒服許多。食品也越來越多,可以吃到各種美味,衣服慢慢的走向了潮流。

你有沒有和我一樣,想要探究古人的生活日常?他們喜歡什麼樣美食,又愛著怎樣的衣著和容妝;他們都樂於如何佈置居所,而又嚮往著怎樣的遠方?上至王侯、下至百姓,各階層的人們都用各自什麼樣的生活,我們不如拼湊出一幅幅恢弘大氣卻也細緻入微的古代生活圖景?今天呢小編就來探討探討

生活的日常,有沒有跟我一樣好奇古代的“衣食住行”是怎樣的呢?

古代唐朝繁榮昌盛的表現

我們從衣服的由來說起,據《呂氏春秋》、《世本》以及稍晚的《淮南子》記載,是黃帝、胡曹或者是伯余創造了衣裳。但是根據北京周口洞人遺址中證實了當時可以利用骨針、獸皮或其他自然材料製作簡單的衣服。中國衣服文化史由此發展。

生活的日常,有沒有跟我一樣好奇古代的“衣食住行”是怎樣的呢?

北京周口洞人遺址發現的骨針、扇貝和其他自然材料

那麼古代服裝的基本形制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是哪國奠定了基礎?他們又用了什麼材料呢?粗布還是紡織?又喜歡著什麼樣的著裝呢?

答案是商朝!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絲、麻。由於紡織技術的進展,當時絲麻織物已經佔據了重要地位。已能精細織造極薄的綢子,衣料用色厚重。等到了西周時,等級制度逐步確立,周王朝設“司服”、“內司服”官職,掌管王室服飾。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國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於夏商時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戰國之交被納入禮治。從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飾裝飾雖繁簡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國服裝的基本形制。

生活的日常,有沒有跟我一樣好奇古代的“衣食住行”是怎樣的呢?

商朝衣服:上“著衣”下“穿裳”,簡稱“衣裳”

  • 人民們的服侍也是非常簡單的,起衣服的腰身和衣袖設計,都是偏緊窄試的,以方便活動。但是商朝的官與民的管理制度還是比較嚴格的,當時做了官的,按現在來說比較高級的都是奴隸主子們穿的。大多是以刺繡品,染織品和裝飾品為主。而底層的或奴隸們會穿什麼呢?由於階級限制,百姓們大多以麻布或者麻布的同類葛布製作成的編織物。
  • 在顏色方面,同樣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作為朝廷百官,上“衣“”顏色大多以:青、赤、黃等比較純正的顏色,下“裳”多是採用間色如緇、赭、綠等多是經過多次浸泡形成的顏色。而百姓們們的“衣裳”自然是沒有那麼多姿多彩了。

遠古時期——大概一萬年前新石器階段;由於人們勞動工具的限制,獲取動物性食物的能力要遠遠低於獲取植物性食物的能力。人類主要依靠獵取野生動植物為生,這一時期足以說明食物的變化模式少,到了夏商周時期才著漸鞏固了食品方面的問題。

生活的日常,有沒有跟我一樣好奇古代的“衣食住行”是怎樣的呢?

古代盛剩肉羹的器血;參考

我們來研究探討一下夏商周時期他們是怎麼吃飯的?主於奴、官員與百姓他們又有著怎樣的差別?

  • 和原始社會時期相比,飲食器具在夏商周時期有了相當大的進步。雖然老百姓們使用的餐具大多還是以陶器為主;但是貴族階層們已經開始用青銅器製作成的器血。並且器形華美,而且完整成套,還飾以精美的紋飾 ———— “可參考上圖”
  • 夏商周時期,肉食多為貴族食用;作為熟食他們又是怎樣做的呢?鬲在商代的數量最大,他的體積不大,可供一人食粥之用。其實鬲的樣子和我們熟知的圓形鼎很像。它的四腳從底部到鬲底是比較肥胖的、裡面是中空。
生活的日常,有沒有跟我一樣好奇古代的“衣食住行”是怎樣的呢?

甑的一種形式,米就是放在最上端

  • 做粥的時候將米和水放於鬲中煮,如果水多米少,便稱為粥;反之,如果水少米多,則稱為餷。當時,有的鼎銘文就說“餷於是,鬻於是,以糊餘口”。所謂的“鬻”,即粥。鼎亦用來煮粥,可見粥也是當時貴族的平常的食物之一
  • 商周時代用來蒸飯的器具稱為瓶和甑。這兩種東西都各自分為兩節。下節是三個空足,可以盛水;上節與下節之間用箅子隔開。蒸飯的時候把米放在箅子上面,用火燒水使沸,以汽將米蒸熟。

可見當時已經形成了飲食習慣,學會製造模具用於做飯,在夏商周時期最為常見的就是粥、較等級制度分明官員們會使用肉食;貴族食用

住:我們不妨說“布達拉宮”的建設

關於“住”的話題我想談談“布達拉宮”的建設耗費了多少金子和背後的故事!鄙人,有幸去過一次。那時候是17年從四川成都騎行去西藏拉薩,全程2195公里。路上經歷了各種事物,有時候一天經歷了四個季節“春、夏、秋、冬”有時,卻傳來了後方有人死亡的信息。就不多講了,寫這個當做是一種懷念。並附上一張當初在布達拉宮腳下拍到的照片;

生活的日常,有沒有跟我一樣好奇古代的“衣食住行”是怎樣的呢?

布達拉宮

  • 有幸在一次做客中,聽到當地人談論的一個話題,藏民介紹說;
  • 當時大家有錢都不是存到銀行,而是要捐給布達拉宮,為的是向佛表虔誠之心。
  • 即便是家庭條件不好,也會賣掉家裡的東西換些銀兩捐建這座宮殿,因為在他們心中,布達拉宮是神聖無比的。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建造它花費的金子,絕對超過世界上任何建築。從遠處望去,我們能看到它的屋頂金光閃閃,沒錯那全部是鎏金。據說有30噸左右,俗稱金頂群。而殿內的各式佛像,全部用真金白銀包裹,其中花費最大的就是五世達賴屍骨存放的靈塔,

黃金用量接近4000公斤。除此之外,各類寶石、珍珠、翡翠多達10萬多顆,真正算的上是一座用錢堆起來的建築。至於內飾,我們就不談論了。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前,布達拉宮的內部都是禁止拍照的;內部莊嚴而神聖。


古人的出行方式並沒有現在這麼快捷,最常見的還是代步,例如馬、轎子(抬轎)或者使用比較少的牛、驢等等。那麼我們就來談談最初的出行方式;或者說最早是誰發明的代步工具。

生活的日常,有沒有跟我一樣好奇古代的“衣食住行”是怎樣的呢?

古代牛車的模型、發明者王亥

在商朝的時候,人們大多還是以步行為主。王亥的出現,在一次商業交易中,由於貨物的數量乏多。王亥就發明了牛車,牛車顧名思義就是用牛拉的車。牛車在一開始的時候是用來運輸貨物的,後來才開始用來出行。所以王亥可謂是商業界的始祖。在歷史上,牛車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因為牛車比較方便、舒適。東漢時期,牛車被視為低級別的車輛,但是那時候馬匹又十分稀缺,所以一些官員大臣不得不乘坐牛車。

我們談談騎牛和驢的名人都有哪些?

  • 老子,傳說他騎著青牛過函谷關,說不定他的五千字《道德經》就是在牛背上想出來的;
  • 李商隱,他是騎過驢的,當時是和賈島一樣在驢背上吟詩,後有佳句“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賈島。
  • 還有當時的杜甫;可謂是一道風景線


生活的日常,有沒有跟我一樣好奇古代的“衣食住行”是怎樣的呢?

杜甫騎驢,唐朝風景線;諸多詩人皆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