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康离陕赴黑,809天西安足迹

2019年2月25日,“最中国”的“西安年”还在正月的持续之中,作为该项目的一手创造者和力推者,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现在应该加上“原”了)启程离开陕西,赴黑龙江的新岗位履职。

王永康离陕赴黑,809天西安足迹


从2016年12月9日初冬的时节到来,到2019年开春的时节离开。总共809个日夜,时间不算长,但留下的东西绝对不算少,王永康这个名字,甚至会比之前任期比他长的书记更被这个城市的人记起和提起。

01

三件大事

不论西安人以及外界对王永康如何争议,有一点,不管褒之者还是贬之者都公认——这是一个干事的人。

王永康确实是一个干事的人,在西安的809天大大小小的事情干了无数,据说每天休息时间只有五六个小时,这些大大小小的事,可以归结为三个大的方面。烟头、厕所、行政效能“三大革命”,皆融合在其中。

王永康离陕赴黑,809天西安足迹

第一件,城市品牌

这可能是王永康留给这座城市最显著的东西。

客观而言,西安从来不缺知名度。

再客观而言,王永康让西安的知名度又有了显著的提升。

这位工科出身的官员,无疑是个策划推广的高手。从“西安年·最中国”的概念和营销就可见一斑。不管外界如何吐槽西安年,事实上西安年确实也有很多槽点,但实事求是地说,连续两届的西安年,除了带来人数和收入等数据的增幅变化外,西安的曝光度和提及率,也契合了“网红”这个新提法。

以“西安年”为依托,西安相继推出“春满中国·醉西安”“夏爽中国·嗨西安”“秋染中国·赏西安”等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又不断策划举办各种国际性文化活动,各类光影表演灯光秀也接连上演,依托历史文化资源的城市品牌效应,叠加性地显现出效果。

至少,当外界再提起西安,西安不再是仅仅停留在古墓泥人的西安。

但“网红”是一把双刃剑,走向“网红”的路更是。西安的“网红”效应,显然也不是全部正向的,光影秀事故的讳莫如深,“高新嫩总”、“创意大会抄袭”“非干不可”等个别区县和职能部门的低级黑,也让这个城市的“网红”内涵变得复杂多味。这些显然不能归结为王永康的错,但作为这个城市品牌建设的创建者和主推者,其多多少少表现出来的急切性,会影响到下面的执行者,而很多事,便是因为“急”而走了样,甚至变了味。

王永康离陕赴黑,809天西安足迹


第二件,城市细节

这应该是王永康留给这座城市最实用的改观。

著名的“三大革命”,都属于这个范畴。

“三大革命”,虽然官方媒体宣传时都习惯性地冠之以“大”的定语,但不论王永康的本意,还是其带来的效果,更注重的其实是细节和观念,以及与之息息相关的做事思维。

“三大革命”以及“车让人”,着实为这座城市带来市容市貌的改变,也为这座城市的人尤其是公职人员,带来观念和作风的转变。今天,当我们享受这些细节变化所带来的好处和便利时,不管是褒王还是贬王,都要由衷地给这个来自浙江的湖北人说声谢谢。

当然,也有很多事关城市细节的作为,至今尚有值得商榷之处。比如于法无依于理模糊的一刀切的限行、比如满城尽带塑料花的市容街景。

王永康离陕赴黑,809天西安足迹

第三件,城市规模。

以不断升级的引人新政在抢人大战之中持续发力,在两年之内让这个城市的人口迅猛增长,王永康所看中的,显然不仅仅是每个月落户的人头数。他所要的是以人数为依托的包括GDP等硬指标以及消费能力、城市活力等软指标在内的城市“上规模”。

至少,从表征来看,城市规模越大,城市越有面子越自信,不然,隔壁的郑州也不会在人口过千万、GDP过万亿、人均生产总值过10万元时,激动地在党报头版高调宣布“请叫我特大城市”!

王永康离陕赴黑,809天西安足迹


但从民生的角度,如果民生配套不能同步增长优化,以上三个指标所代表的特大城市的民生内涵如何,恐需细细思量。比如说教育、比如说房价,比如说就业。

这似乎又回到了城市细节层面。于西安这座城而言,在环境、住房、教育、交通、医疗、就业等六大民生领域,两年前王永康到来时任重道远,今天其离开时,对后来者而言,依然道远任重。

02

三次去留

王永康来陕时间不长,但在这短短的809天里,有关他个人的人事问题,到今天尘埃落定,至少已经是第三次出现。有关一个人的去留如此密集的出现,别说在陕西,就是在全国范围也不多见。其中的一些意味,或是怕其走,或是盼其走,都颇耐琢磨。

第一次是在去年年中,有说法其将赴青海担任省长。如果此行成立,则属明显的升职,说明其在西安短短一年多时间里的作为颇受认可。但此消息刚出来不久便是秦岭事发,王永康最终也没有青海之行。等到刘宁出任青海省政府党组书记时,西安人的朋友圈刷屏,竟然比青海当地更甚。

第二次是在去年年底,秦岭的事基本尘埃落定,该拆的拆了,该抓的抓了,该免的免了,该降的降了,有说法王永康将调任天津副市长。但这次,最终也是不了了之。

王永康离陕赴黑,809天西安足迹


及至今天,当位于凤城八路的市府大院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鱼贯而出,送别这位809天的原西安主官时,他的最终去向终于落到实处。几千公里外的大东北,复兴重任更急迫的老牌工业省份黑龙江,王永康的研究生生涯母校所在地,更需要他的思维和魄力去启发振兴。

03

三种声音

在离开西安前,王永康面对送行的各级干部,即兴做了简短的告别演说。

各位亲爱的同事和战友:本来,我只想悄悄离开,不惊动大家追赶超越去抓发展、不惊动大家继续去奔跑和奋斗!没想到还是有这么多同志在这里等我,非常感激也非常抱歉!同时也非常感谢、非常留念!从2016年12月9日来到西安这座伟大的城市和人民、与大家一起,一天争当两天干,追赶超越抓发展的时光,仔细算算到今天已有809天了……这四个年头,二年二个月,809天…现在觉得历历在目!1、与大家共事非常愉快!2、在大西安奔跑非常荣幸!3、得到大家支持非常感谢!
4、工作中有时过于严厉请大家理解!5、长相思,在长安,我会继续非常关注大西安发展、也会挂念大家!,我与大西安永远心连心!欢迎大家到我新的岗位走走看看,期待与大家再次相见!

这是王永康留给他曾经主政的这个城市的最后声音,可以看出,他对这座相处时间并不长的城市还是很有感情,同样,这座城市对他也充满了复杂的感情。在他离开时甚至离开前,有关他个人,也有三种不同的声音。

第一种,极度褒扬。

基于其思维、理念、风格、魄力以及实效基础上的分析和褒扬是一种声音,这其中,像“永康书记不能走”的纯马屁需要剔除。

第二种,充满争议。

不满有明有暗,明的包括对城市的过度表面包装、两年期间房价的飞速暴涨、西安的空气环境长期雾霾重重等,暗的有体制内因为工作强度的剧增而牢骚满腹。

第三种,认为其有做的好的有做的不好的,有让城市改观明显的也有不足更加突出的,但不管怎样,这确实是一个有想法愿做事的人。

王永康离陕赴黑,809天西安足迹


在王永康来西安后,西安市委机关报在头版推出了一个名为《长安新语》的栏目,以新丝路的笔名每周一三五推出五六百字的小述评文章,虽然文章都是代笔,但基本都是代表王永康的想法或者要求。2月20日题为《宁可干事一时被骂 绝不无为一辈子被骂》的文章中说:

当干部,特别是城市的领导干部,要有在骂声中奋斗、在骂声中成长的思想准备,正确处理“骂一阵子”与“骂一辈子”的关系。干事要被人骂,不干也要被人骂;宁可干了被人骂,不可不干被人骂;干了被人骂是骂一阵子,不干被人骂是骂一辈子。

现在看来,文章中的话,与其说是王永康说给别的领导干部,不如说是说给他自己。现在看来,其当时应该也知道了自己行将离开。

离开之际,他知道自己在这个城市做了一些事,也留下了不少的争议。那么,对这个已经离开西安的已是前书记的王书记,我们也还是用他自己的话来送别吧——

且等“经过历史沉淀后真正的评价”。

来源:今西安 李相赫 文/笑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