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康離陝赴黑,809天西安足跡

2019年2月25日,“最中國”的“西安年”還在正月的持續之中,作為該項目的一手創造者和力推者,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現在應該加上“原”了)啟程離開陝西,赴黑龍江的新崗位履職。

王永康離陝赴黑,809天西安足跡


從2016年12月9日初冬的時節到來,到2019年開春的時節離開。總共809個日夜,時間不算長,但留下的東西絕對不算少,王永康這個名字,甚至會比之前任期比他長的書記更被這個城市的人記起和提起。

01

三件大事

不論西安人以及外界對王永康如何爭議,有一點,不管褒之者還是貶之者都公認——這是一個幹事的人。

王永康確實是一個幹事的人,在西安的809天大大小小的事情幹了無數,據說每天休息時間只有五六個小時,這些大大小小的事,可以歸結為三個大的方面。菸頭、廁所、行政效能“三大革命”,皆融合在其中。

王永康離陝赴黑,809天西安足跡

第一件,城市品牌

這可能是王永康留給這座城市最顯著的東西。

客觀而言,西安從來不缺知名度。

再客觀而言,王永康讓西安的知名度又有了顯著的提升。

這位工科出身的官員,無疑是個策劃推廣的高手。從“西安年·最中國”的概念和營銷就可見一斑。不管外界如何吐槽西安年,事實上西安年確實也有很多槽點,但實事求是地說,連續兩屆的西安年,除了帶來人數和收入等數據的增幅變化外,西安的曝光度和提及率,也契合了“網紅”這個新提法。

以“西安年”為依託,西安相繼推出“春滿中國·醉西安”“夏爽中國·嗨西安”“秋染中國·賞西安”等系列文化旅遊活動,又不斷策劃舉辦各種國際性文化活動,各類光影表演燈光秀也接連上演,依託歷史文化資源的城市品牌效應,疊加性地顯現出效果。

至少,當外界再提起西安,西安不再是僅僅停留在古墓泥人的西安。

但“網紅”是一把雙刃劍,走向“網紅”的路更是。西安的“網紅”效應,顯然也不是全部正向的,光影秀事故的諱莫如深,“高新嫩總”、“創意大會抄襲”“非幹不可”等個別區縣和職能部門的低級黑,也讓這個城市的“網紅”內涵變得複雜多味。這些顯然不能歸結為王永康的錯,但作為這個城市品牌建設的創建者和主推者,其多多少少表現出來的急切性,會影響到下面的執行者,而很多事,便是因為“急”而走了樣,甚至變了味。

王永康離陝赴黑,809天西安足跡


第二件,城市細節

這應該是王永康留給這座城市最實用的改觀。

著名的“三大革命”,都屬於這個範疇。

“三大革命”,雖然官方媒體宣傳時都習慣性地冠之以“大”的定語,但不論王永康的本意,還是其帶來的效果,更注重的其實是細節和觀念,以及與之息息相關的做事思維。

“三大革命”以及“車讓人”,著實為這座城市帶來市容市貌的改變,也為這座城市的人尤其是公職人員,帶來觀念和作風的轉變。今天,當我們享受這些細節變化所帶來的好處和便利時,不管是褒王還是貶王,都要由衷地給這個來自浙江的湖北人說聲謝謝。

當然,也有很多事關城市細節的作為,至今尚有值得商榷之處。比如於法無依於理模糊的一刀切的限行、比如滿城盡帶塑料花的市容街景。

王永康離陝赴黑,809天西安足跡

第三件,城市規模。

以不斷升級的引人新政在搶人大戰之中持續發力,在兩年之內讓這個城市的人口迅猛增長,王永康所看中的,顯然不僅僅是每個月落戶的人頭數。他所要的是以人數為依託的包括GDP等硬指標以及消費能力、城市活力等軟指標在內的城市“上規模”。

至少,從表徵來看,城市規模越大,城市越有面子越自信,不然,隔壁的鄭州也不會在人口過千萬、GDP過萬億、人均生產總值過10萬元時,激動地在黨報頭版高調宣佈“請叫我特大城市”!

王永康離陝赴黑,809天西安足跡


但從民生的角度,如果民生配套不能同步增長優化,以上三個指標所代表的特大城市的民生內涵如何,恐需細細思量。比如說教育、比如說房價,比如說就業。

這似乎又回到了城市細節層面。於西安這座城而言,在環境、住房、教育、交通、醫療、就業等六大民生領域,兩年前王永康到來時任重道遠,今天其離開時,對後來者而言,依然道遠任重。

02

三次去留

王永康來陝時間不長,但在這短短的809天裡,有關他個人的人事問題,到今天塵埃落定,至少已經是第三次出現。有關一個人的去留如此密集的出現,別說在陝西,就是在全國範圍也不多見。其中的一些意味,或是怕其走,或是盼其走,都頗耐琢磨。

第一次是在去年年中,有說法其將赴青海擔任省長。如果此行成立,則屬明顯的升職,說明其在西安短短一年多時間裡的作為頗受認可。但此消息剛出來不久便是秦嶺事發,王永康最終也沒有青海之行。等到劉寧出任青海省政府黨組書記時,西安人的朋友圈刷屏,竟然比青海當地更甚。

第二次是在去年年底,秦嶺的事基本塵埃落定,該拆的拆了,該抓的抓了,該免的免了,該降的降了,有說法王永康將調任天津副市長。但這次,最終也是不了了之。

王永康離陝赴黑,809天西安足跡


及至今天,當位於鳳城八路的市府大院的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魚貫而出,送別這位809天的原西安主官時,他的最終去向終於落到實處。幾千公里外的大東北,復興重任更急迫的老牌工業省份黑龍江,王永康的研究生生涯母校所在地,更需要他的思維和魄力去啟發振興。

03

三種聲音

在離開西安前,王永康面對送行的各級幹部,即興做了簡短的告別演說。

各位親愛的同事和戰友:本來,我只想悄悄離開,不驚動大家追趕超越去抓發展、不驚動大家繼續去奔跑和奮鬥!沒想到還是有這麼多同志在這裡等我,非常感激也非常抱歉!同時也非常感謝、非常留念!從2016年12月9日來到西安這座偉大的城市和人民、與大家一起,一天爭當兩天干,追趕超越抓發展的時光,仔細算算到今天已有809天了……這四個年頭,二年二個月,809天…現在覺得歷歷在目!1、與大家共事非常愉快!2、在大西安奔跑非常榮幸!3、得到大家支持非常感謝!
4、工作中有時過於嚴厲請大家理解!5、長相思,在長安,我會繼續非常關注大西安發展、也會掛念大家!,我與大西安永遠心連心!歡迎大家到我新的崗位走走看看,期待與大家再次相見!

這是王永康留給他曾經主政的這個城市的最後聲音,可以看出,他對這座相處時間並不長的城市還是很有感情,同樣,這座城市對他也充滿了複雜的感情。在他離開時甚至離開前,有關他個人,也有三種不同的聲音。

第一種,極度褒揚。

基於其思維、理念、風格、魄力以及實效基礎上的分析和褒揚是一種聲音,這其中,像“永康書記不能走”的純馬屁需要剔除。

第二種,充滿爭議。

不滿有明有暗,明的包括對城市的過度表面包裝、兩年期間房價的飛速暴漲、西安的空氣環境長期霧霾重重等,暗的有體制內因為工作強度的劇增而牢騷滿腹。

第三種,認為其有做的好的有做的不好的,有讓城市改觀明顯的也有不足更加突出的,但不管怎樣,這確實是一個有想法願做事的人。

王永康離陝赴黑,809天西安足跡


在王永康來西安後,西安市委機關報在頭版推出了一個名為《長安新語》的欄目,以新絲路的筆名每週一三五推出五六百字的小述評文章,雖然文章都是代筆,但基本都是代表王永康的想法或者要求。2月20日題為《寧可幹事一時被罵 絕不無為一輩子被罵》的文章中說:

當幹部,特別是城市的領導幹部,要有在罵聲中奮鬥、在罵聲中成長的思想準備,正確處理“罵一陣子”與“罵一輩子”的關係。幹事要被人罵,不幹也要被人罵;寧可幹了被人罵,不可不幹被人罵;幹了被人罵是罵一陣子,不幹被人罵是罵一輩子。

現在看來,文章中的話,與其說是王永康說給別的領導幹部,不如說是說給他自己。現在看來,其當時應該也知道了自己行將離開。

離開之際,他知道自己在這個城市做了一些事,也留下了不少的爭議。那麼,對這個已經離開西安的已是前書記的王書記,我們也還是用他自己的話來送別吧——

且等“經過歷史沉澱後真正的評價”。

來源:今西安 李相赫 文/笑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