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連放信號:供應鏈金融解融資難題 金融科技助“在線新經濟”

1、宏觀政策頻放利好,梯次遞進多元支撐

隨著國內疫情管控形勢向好,復工復產有條不紊地推進。但隨著當今產業鏈的變化,單個企業很難單獨完成產品的所有生產環節,更多的,是與上下游企業一起依託在供應鏈上的共生共存。復工復產不僅僅是企業復工,更是產業鏈復工。因此,“開工缺物資、採購缺資金、融資缺抵押”等不少企業面臨的實際難題,更多的將被放到整個供應鏈上來系統化解決。

由此,3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四次強調利用供應鏈金融緩解企業融資難題,尤其是幫助產業鏈上下游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

3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到要支持核心企業通過信貸、債券等方式融資後,以預付款形式向上下游企業支付現金,降低上下游中小企業現金流壓力和融資成本。同時,支持企業以應收賬款、倉單和存貨質押等進行融資。

3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的新聞發佈會上,強調運用金融科技優化供應鏈金融服務,鼓勵有條件的金融機構開發供應鏈業務系統,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鏈條上的客戶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供應鏈融資服務。

3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鼓勵大企業、頭部企業運用獲得的融資,以預付款等形式向上下游中小微企業支付現金,帶動共同發展。

3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鼓勵發展訂單、倉單、應收賬款融資等供應鏈金融產品,促進中小微企業全年應收賬款融資8000億元。

可見,政策集中出臺的核心要義,就是通過供應鏈金融服務來打通產融對接渠道,由核心企業帶動上下游中小微企業,從而恢復產業鏈運轉,進一步提升市場活力。

2、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在哪?

都說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到底難在哪?一般來說,中小企業融資的渠道不外乎是銀行信貸資金、非銀行金融機構資金、其他企業資金、民間資金和外資。無論是哪種渠道,都需要企業拿出“實物”或“信用”作為借款條件。

所謂“實物”,作為中小微企業顯然難以有大量的土地、廠房等不動產;而“信用”,中小微企業又因為抗風險能力弱,財務數據分散,難以獲得較高的授信額度。這樣看來,無論哪條融資路徑對於中小微企業來說難度都不小。

這種情況下,供應鏈金融則成為打破這種僵局的有效方法之一。其中,應收賬款融資是目前最常見的方式,即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憑藉其持有的核心企業應收賬款,來獲得金融機構貸款。這樣一來,上下游中小微企業縮短了賬期,實現資金快速回籠。而對於核心企業來說,整個供應鏈的穩定運營,也更有利於規避經營風險,實現自身更好的發展。

3、8000億元應收賬款融資來了!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 截至2019年12月,我國工業類企業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餘額為17.40萬億元,同比增長4.5%。與此同時,數據顯示國內企業應收賬款回收天數在2017年就已達到92天。可見,在正常的市場環境下, 企業承受著不小的資金回收壓力,尤其對於中小微企業來說更是壓力巨大。而新冠疫情的影響,使這以問題更加扼住了中小微企業求生的命脈。

由此不難理解,“3月3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鼓勵發展訂單、倉單、應收賬款融資等供應鏈金融產品,促進中小微企業全年應收賬款融資8000億元”,意義所在。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指出:“在小微企業沒有充分質押擔保的情況下,利用供應鏈結構,通過應收賬款進行質押融資的方式,加強對中小微企業資金信貸的支持力度,可以更好地增加上下游中小微企業結構化的融資安排,幫助其解決融資問題。”

4、金融科技讓應收賬款融資更省心省力!

市場對應收賬款融資在內的供應鏈金融需求迅速加大,也對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確保供應鏈業務數據的真實、準確性?如何進行高效的貸後管理?如何降低操作性風險?甚至是,如何幫助業務人員從大量繁雜的文書寫作、資產審核工作中解放出來?這些難題如今都可以交給金融科技來解決。

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金融科技手段與供應鏈金融業務深度協同,將操作線上化、數據可溯源、信息可交互、風險可預警,為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也為突破傳統提供了新的可能。

以開鑫金服開發並運用的金融科技系統產品為例,其打造的X-LINE供應鏈金融系統目的就是為了讓供應鏈金融服務更高效、省心。企業合同簽訂、核心企業在線確權等關鍵功能都能在系統上進行,從而保證應收賬款、基礎資產債權的真實性。業務人員也不再需要頻繁出差,通過線上系統就能完成相應的業務流程,工作效率變得更高,差旅費也大大減少。X-LINE供應鏈金融系統實現了全流程風險管理,平臺基於海量、多維度大數據支撐的多種風險建模和決策中心,能夠實現貫穿於貸前、貸中、貸後全流程的風險管控。“技術不僅僅是解決了效率問題,也解決了風險問題。像是,我們採用區塊鏈分佈式記賬,業務數據不可篡改,可追溯,底層資產清晰,更便於監管穿透式檢”開鑫金服總經理周治翰表示。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快速“補位”,金融科技在新經濟領域也展示了強大競爭優勢。自疫情發生以來,開鑫金服充分發揮科技賦能金融的優勢和供應鏈金融系統優勢,以技術支撐為受困企業開通綠色通道。在疫情爆發初期,開鑫金服旗下開金中心即專門抽調業務骨幹精準對接中小微企業資金急需,快速協調各個部門進行線上審核。“通過大數據分析和物聯網等金融科技手段實現個性化方案的精準制定。通過全流程的線上化操作,不僅要幫助中小微企業盤活資產,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效率,緩解中小微企業的燃眉之急”周治翰介紹說。

一季度,國內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2%,線上辦公、在線會議、線上購物等線上方式在社會生活、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4月13日,上海市經信委發佈《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明確提出 “在線新經濟”聚焦包括工業互聯網、遠程辦公、在線金融在內的12個重點領域。

供應鏈金融作為助推新經濟發展的重要金融服務渠道,更是通過金融科技手段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有理由相信,金融科技將在“在線新經濟”領域大有可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