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解讀《千字文》之“信使可覆器欲難量”

信使可覆,有時候寫作“信使可復”,就是使信可覆(復),也就是說一個人的言語要經得住考驗,一個人的承諾要能夠兌現。

《論語》上說:“信近於義,言可覆也。”這句話的意思是信與義意思相近,一個人的言語要能夠經得住檢驗。信與義意思相近嗎,我認為不見得!

信,人之言,乃是人與人交往必用的語言。《管子》上說“誠信者,天下之結也”,就是說誠信是天下行為準則的關鍵。管子的話固然不錯,但是卻比不上《黃帝四經》上說的“信者,天之期也”。


24、解讀《千字文》之“信使可覆器欲難量”

季布一諾千金


信,乃五德之一。《老子》說“道生之而德畜之”,就是說宇宙萬物都是由道化生,由德蓄養而成。自混沌以分,太樸已散,先天落於後天,太一化為五行,德一散為仁義禮智信五德。在空間上,東仁之木,南禮之火,西義之金,北智之水,而信土處中宮以正四方。在時間上,土在第三個月(季月)保證春夏秋冬四時變遷,所以稱為“四季”。在人體五臟上,脾土均養肝心肺腎。故而《黃帝四經》上才有“信者,天之期也”。

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人也談到很多,例如“人無信不立”,“人之所助者,信也”等。一個人要有自信,對別人要信任,對事業要有信念。如果一個人能有一個正確的信仰,那更是再好不過!

“可”的意思比較複雜,我們暫時先把他理解成我們現在認為的可以吧。有機會再細說。

“覆”,乃是覆蓋,如果是“復”,則表示再一次的意思。

所以,信使可覆,就是讓信能覆蓋一切,讓信能夠經得住再一次的檢驗。


24、解讀《千字文》之“信使可覆器欲難量”

徙木立信


器欲難量,表面上看,是表示一個人的要是自己的心胸器量儘量變大而讓人難以估量。

《老子》說:“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通行本作勢)成之。”修道的時候,我們常說一個人是否能成為“道器”。器,本意是器皿的意思,主要是突出其內藏物的功能。老子言:“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物質只是構成形狀的“有”,而器之“無”才是能夠發揮作用的關鍵。


24、解讀《千字文》之“信使可覆器欲難量”

有容乃大


欲,本來是慾望,根據前面的“信使可復”應該按“使信可覆”,那麼“器欲難量”我們可以理解為“欲器難量”,也就是說欲想、期望自己作為“道器”達到大至難量的境界。

現在很多人認為上大學沒有什麼用,甚至沒有“包工頭”掙錢多。其實,上學構造的知識看能夠圍擋多大的範圍,上學主要是學習知識和方法,而不需要太多細節,也就是說,這個時候是構成“器”的關鍵。器越大,圍住的才能越多,正所謂“侯王頜下能跑馬,宰相肚裡能撐船”。


(圖片連源於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