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如酒,会喝酒的人,都有大智慧

做人如酒,会喝酒的人,都有大智慧

一个真正智慧的人,小事糊涂而大事睿智,为人低调而洞若观火。做人如酒,以柔克刚。只有那些以不争为争的人,才能笑到最后,成为真正的赢家。

不久前,有个话题广为流传:国外学者调查发现,智商越高的人,越喜欢喝酒,酒量也越好。

不过专家也表示,高智商是否由酒激发出来,酒和智商水平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研究出来。

如果用喝酒来证明自己的高智商的话,是没有必要的。

这高智商和爱喝酒之间是否有关系,我们不知道。

但是,有一句话一定错不了,那就是:会喝酒的人,都有大智慧!

做人如酒,会喝酒的人,都有大智慧

会喝酒的人知“天时”

大唐盛世,有这样一个人,他是李白的夫子,是王维的偶像。

他是谁?

就是那个写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孟浩然。

孟浩然很喜欢喝酒,全唐诗中孟浩然的诗作留下约274首。

标题中直接看出他喝酒或者在做与喝酒有关的事的诗作有19首。

内容中直接描述喝酒的诗作有63首。

孟浩然,不仅喜欢喝酒,而且是个会喝酒的人,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喝酒。

当年,襄州刺史韩朝宗欣赏他,想向朝廷举荐他,约他过府一议。

约定当日,孟浩然的朋友来找他,他便和朋友喝酒吃饭去了,还喝的大醉,别人提醒他和韩朝宗的约定,他浑不在意,“喝酒如此痛快,哪有空去管其他事?”

看似喝酒误事,实则内心选择。

当时已经年过半百的孟浩然,早已知道自己想要走的路。

生性就不合官场,何不舍去宦途艰辛,得山水之愉,看村边绿树,话庭前桑麻。

人,总要活到某个时间才顿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愿意放弃什么。

会喝酒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喝,也知道在此时此刻喝酒,要舍弃什么,能得到什么。

会喝酒的人,知“天时”,都有大智慧。

做人如酒,会喝酒的人,都有大智慧

会喝酒的人讲“人和”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喝酒是一件必须要和对的人一起做的事情。

如果要问世界上喝酒喝得最畅快的一群人是谁,非饮中八仙莫属。

诗人贺知章、汝阳王李琎、左相李适之、美少年崔宗之、素食主义者苏晋、诗仙李白、书法家张旭、辩论高手焦遂,这样的八个人聚在一起。

可能在白天,也可能在夜晚;可能秋雨绵绵,也可能春雷阵阵。

总之就是:“你来我往,举杯豪饮;觥筹交错,满座尽欢。”

不是所有人都能聚在一起都能喝的如此畅快,不过是因为“酒逢知己,千杯恨少;三巡已过,还有六圈;六圈结束,再来十坛。”

酒中八仙无不才高性狂,他们虽都“胸中有丘壑”,却始终“郁郁不得志”。

他们纵酒不羁却也无奈至极,只能用浪漫的情调行为,消解心底的惆怅失意。

人,只有在能懂自己的人面前才能完全敞开心怀。

能够无所顾忌,彰显真我,不过是因为和我喝酒的那个人是你。

只要面前的这个人是你,即使被这个污浊世界舍弃又有什么关系,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会喝酒的人,知道自己在和谁喝酒,知道说什么话,也知道和此人喝酒,要舍弃什么,能得到什么。

会喝酒的人,讲“人和”,都有大智慧。

杯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无论自己有多大的能耐,万不可锋芒毕露。学会低调,懂得藏拙,大智若愚,韬光养晦,才可能赢得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