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之行,那些不一樣的風景

01 這裡有美麗的風景--大山和白雲

暑假,我去四川省雷波縣小住了20天,因為有一個關於大涼山扶貧的活動要參加。

涼山州雷波縣位於四川省西南邊緣,涼山州東部,金沙江下游北岸,其中以彝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佔了53%。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嚴重製約了該縣的經濟社會發展,因此被列為“國家級貧困縣”。

從武漢到雷波,從平原到山區,從省會城市到偏遠縣城,1300公里。飛機在宜賓菜壩機場緩緩降落,驅車近4個小時山路,我終於到達位於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頂縣城,雷波縣。

對於一個長期生活在城市,鮮少進山入村的人來說,一切都是新鮮的,新鮮即美好。

前段時間,我發佈了一些美景照片,引起不少朋友的豔羨和讚歎。

確實,這裡有美景,有延綿不絕青蔥誘人的大山,有大片潔白觸手可及的白雲,有整日不變乾淨蔚藍的天空,它有它的美好。

涼山之行,那些不一樣的風景

02 這裡有不一樣的風景--貧窮和落後

美好的背後一定有讓人矛盾的原因。

因為遙遠,地理位置所限,出城一趟幾乎要一天;因為封閉,很少有外地人深入,造成了這裡的人民思想落後,信息不暢。

整座城由三條街組成,全城幾乎沒有一條平路,這是我見過的唯一一個沒有紅綠燈的城市,但人們行走在大街上,儘量遵守秩序,體現著最樸實的品質。

我隨著朋友下鄉,從一個村落到另一個村落,甚至從同一個村落的一個小組到另一個小組,都要開車近一個小時。

路上行走的彝族人民,本應如電視上穿著美麗特色鮮明的民族服裝,滿面笑容,可是他們沒有。

我看到的處處都是光著腳丫,甩著膀子或者滿身髒兮兮的大人和孩子。還有年僅五六歲,自己都不曾長大便揹著或者抱著一個小寶寶的小女孩。

大人臉上詫然的表情和孩子稚嫩的表情形成鮮明對比。

許是少與外界接觸,隔絕已久。這本不應是他們該有的生活狀態,淳樸的人民應該有豐富的生活。

涼山之行,那些不一樣的風景

03 這裡有不一樣的風景--美食和藝術

拋開貧窮和落後,我在這裡發現了除了美景以外更讓人驚歎的東西,那就是美食和藝術。

我陪同朋友驅車兩小時去了深山林地養雞場,見識了散養土雞滿山遍野自由生活的狀態,體驗了山中叢林找蛋的樂趣,品嚐了正宗原生態無抗生素土雞蛋的鮮美味道。

更早些時間,我吃過雷波臍橙。生長在氣候乾熱、土壤偏砂、富含砂石、透水透氣、磷鉀含量豐富的雷波土壤,優異的水果特性與這一地區獨特的光熱水土資源珠聯璧合、絕佳搭配,造就了以"植株生長健壯,早結豐產,果大早熟,色澤紅豔,濃甜芳香,汁多無核,脆嫩化渣,風味獨特"而著稱的"雷波臍橙"。

在當地,我吃到過朋友親自煮的魔芋。當地擅用魔芋做菜,大塊煮魚,小塊配菜,香滑可口,回味無限。

我第一次吃到蓴菜,看似小荷尖尖的蓴菜用來煮湯。蓴菜本身沒有味道,勝在口感的圓融、鮮美滑嫩,為珍貴蔬菜之一。而且蓴菜含有豐富的膠質蛋白、碳水化合物,脂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常食蓴菜具有藥食兩用的保健作用。

在進山的途中,我們經過一個民族特色鮮明的居委會,一間寬大明亮的展廳內,呈滿了各色手工製品,彝族服裝、手鍊、耳環、琴具、裝飾品玲琅滿目,精緻無比。

可悲的是,這些美好的東西,鮮有外人知道。

這裡的人們不知道如何將它們傳播,外面的人們不知道怎樣接觸到。

不免倍感可惜。

涼山之行,那些不一樣的風景

04 這裡有不一樣的風景--愛心與扶貧

總有些人身懷大志,充滿愛心。

我有幸接觸到一些不一樣的人群、富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和強有力的政府。

他們不是當地人,但是心繫當地人;他們不遠千里奔赴而來深耕於此,只為將這份美好傳遞。

大街上處處可見政府為改善人民生活狀態貼出的扶貧標語,足以見政府在扶貧問題上的態度和決心。

信息化社會,網絡發達本不應如此封閉和保守,美好的東西值得分享和傳播。

他們用心打造農村電商平臺,將美好的一切通過網絡展現給外人,既讓城裡人享受到美食美景,最主要的是幫助大涼山貧困山民脫貧致富;

他們努力打通農村物流最後一公里,將城裡人享用的先進產品送到村民手中,讓他們生活更便捷。

他們努力發現美,傳播美。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他們本著這樣的理念,在保留綠水青山原有的風貌上,發展生態養殖業,為千萬貧困山民提供就業致富機會,為億萬中國人民提供健康安全的綠色生態食品。

年初,國家領導人親自深入涼山心繫彝族群眾脫貧致富問題,他對大家說,我們搞社會主義就是要讓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一個家庭、一個人都不能少。

作為一個不愁吃穿、生活無憂的城裡人,我從未想過自己會如此近距離地接觸貧困,這裡的生活最少落後我們30年,而30年前,我年紀尚小,不曾有貧困意識。

我也看到當地非常多的愛心人士,回鄉的大學生,為家鄉的發展不遺餘力地宣傳奉獻。

大家都知道,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

可是“志”也好,“智”也好都不是那麼輕易就可以扶得起來的,因為改變人的思想是最困難的事。

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依我所見,最緊要的是解決物質問題,幫助山民提高生活水平,增加人均收入,改善生活狀態。

所以,能夠幫助淳樸的山民將原生態高品質的土特產品銷售出去就尤為重要。

生活不緊湊了,物質條件豐富了,接觸的信息量大了,意識自然就改變了。

可是,這不是哪一方一己之力可以完成的。

再有責任感的企業,再有愛心的社會人士,單憑獨力也無法改變。

所以,政府的支持,社會各界的關注,你我個人的幫助,尤為重要。

我們一次平常的購買生活所需,可能就為扶貧事業貢獻了一己之力,就為大涼山貧困山民生活的改善奉獻了一點愛心。

精準扶貧,只有政府、企業、人民齊心協力,才能真正實現全民小康。

感恩這20天的出行,感恩大涼山的款待,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體會到不一樣的人生。

涼山之行,那些不一樣的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