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6年初的思考與覆盤,拼多多商業帝國已在黃崢頭腦中湧現

馬雲在拉到蔡崇信並獲得孫正義投資之前,頭腦中已經生成了阿里帝國的雛形

雷軍2009年40歲時對人生的反思,加上對智能手機行業的痴迷,在其被黃章拒絕前後就已經生成了小米帝國的模樣

張一鳴2012年與天使投資人王瓊在知春路咖啡館裡那張餐巾紙上也準確刻畫了字節跳動的未來。

黃崢的拼多多帝國是什麼時候在他頭腦中形成的呢?

在查閱資料過程中,我偶然發現了一個線索,黃崢2013年底中耳炎,在家休養了9個月,歐酷電商、樂其電商和尋夢遊戲的數度創業選擇無法匹配黃崢的野心,靜養期的黃崢一直在思考一個更大的商業可能性,2014年的思考與觀察,2015年的嘗試與碰撞,讓他在2016年初終於形成了對其未來數十年(他對身邊人說,拼多多是他最後一次創業)商業帝國的基本看法。他自2016年2月開通個人公眾號敘述自己成長史及對人類、自然、商業、投資等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看法,可以理解為,他其實已經意識到自己正在“親手”創造歷史,正好藉助公眾號敘述所親歷的歷史。

2018年及以後的股東信,只不過是敘述歷史的形式發生了變化,都可以看作,作為某種程度上商業歷史的參與者,他是如何創造歷史的。

下面我嘗試用文字簡單描繪一下,拼多多商業帝國在黃崢頭腦中形成的過程

2013年底坐飛機去臺灣的黃崢患上了中耳炎,持續的耳鳴影響睡眠,2014年黃崢在家休養了9個月。

從浙大到威斯康星麥迪遜分校,從谷歌到谷歌中國,從歐酷電商到樂其電商,從樂其電商到尋夢遊戲,黃崢一直在思考,他與這個世界相處的最佳方式。

休養的9個月,他正好有時間整理並加深對商業本質的認知,對市場、事業未來趨勢的洞察。2015年拼好貨、拼多多、拼小站的陸續成立都是對2014年思考的一種嘗試,一直到2016年2月,他開通個人公眾號發佈文章開始,對構建拼多多商業帝國的思考逐漸成熟。

而2014年-2016年初,國內移動互聯網市場正在發生一些有趣的變化。

首先2014年國內智能手機銷量持續處於井噴狀態,4G出貨量達1.71億部,2015年2.9億部,隨著一二線城市智能手機市場的飽和,下沉市場成為增量窪地,隨後幾年4G網絡極速覆蓋全國。

2014年微信月活用戶破5億,日活3.5億,隨著2015年春節微信紅包與春晚的綁定,2015年已有支付功能並綁定1億用戶銀行卡的微信,日活陡增至5.7億,在支付端的完善讓微信的商業化進程大踏步向前,微商大面積湧現,社交電商、O2O成創業風口,同時,騰訊在2014年3月,將電商業務賣給京東,並戰投京東,京東在微信獲得一級流量入口,但2014年、2015年的數據中,京東銷量並未從微信用戶中明顯獲益。

也即無論騰訊還是京東都並未從近6億的微信日活中找到最佳的商業化解決方案,這給了黃崢巨大的機會。

再看2015年重新出山後,黃崢的動作

2015年第一季度,定位一二線城市中產階級生鮮電商的拼好貨內測,利用微信生態做社交電商,搶佔微信社交紅利。

2015年4月10日拼好貨上線,瞬間爆單,其中6月荔枝上線後當天湧進20萬單,供應鏈崩潰,黃崢動員了包括樂其、尋夢等所有力量來協助,還是造成大面積客訴;

吸取教訓後黃崢做了兩件事

第一,從尋夢遊戲項目中抽調精幹力量探索平臺型電商模式,8月獲得數百萬A輪融資,9月推出了平臺型電商拼多多,上線兩週粉絲破百萬;

第二,在拼好貨項目之下,開始做招商加盟,佈局O2O形態的生鮮電商,以前置倉模式服務微信社群組織起來的社區用戶,12月份,以總部上海為起點,拼小站開放加盟。

至此,一個電商自營(拼好貨)+平臺(拼多多)+O2O(拼小站)的商業帝國雛形已經出現。

2015年12月,憑藉贛南臍橙這一爆款,拼好貨日均訂單破100萬

2016年黃崢公眾號第一篇文章(2月18日)之前,拼好貨微信用戶800萬,APP安裝量500多萬,訂單各佔一半;第二篇文章發佈(2月25日)時,拼多多單月成交額破1000萬,付費用戶數破2000萬。

2014年天貓雙11營業額571億,阿里對天貓信心大振,2015年5月,淘寶大規模打假,前後24萬中小商家湧入微信社交紅利的大風口,2015年7月,京東戰略性放棄才併購一年多瞄準中低端產品的拍拍。

在微信社交拼購遊戲裡,大規模商家、淘寶客、用戶湧入了拼多多。

在上述嘗試中,黃崢至少看清了以下事實

需求側

1、自營電商太重,火爆的O2O概念很難落地,拖起來跑不動,會失去紅利期,此路不通

2、隨著微信在下沉市場的持續擴展,微信生態內會有持續的紅利期,但騰訊並沒有社交電商的解決方案,騰訊2016年B輪投資拼多多時也並沒有看清社交電商方向,期待通過參股拼多多看一下此路通不通

3、生鮮因為剛需高頻是極好的獲取流量的手段,尤其是控制源頭爆品供給的方式,輔以微信社交裂變可以短時間獲得海量用戶,但因為供應鏈弱勢,無法短時間內以生鮮安身立命,基於用戶擴展品類是平臺自生性成長的需要。

4、暴漲的拼多多用戶說明社交紅利處於爆發期,且拼單形式是目前為止最佳的解決方案(整合規模化需求、海量裂變用戶、獲取供給側議價權)

5、面對京東、阿里對一二線城市主流互聯網用戶的爭奪,拼多多最佳的市場選擇是日益增長的下沉市場

供給側

1、只有集約化的組織起大規模需求才能獲得面對供給側的議價能力,好市多(Costco)用會員和會員價規模化組織需求,拼多多用社交拼單來組織,迪斯尼用“快樂”來留住並獲得顧客口碑,拼多多要用遊戲基因+實惠黏住用戶

2、京東、阿里對一二線用戶及大品牌的爭奪,自然會擠佔中小商家和中低端用戶的生存權,下沉市場的供給需要更多中低端商家,同時拼多多也需要更多懂運營的內部人才和平臺人才。(作為天使投資人的前淘寶網總裁孫彤宇2015年曾提醒堅持做自營好貨的黃崢,身為平臺,應該更多考慮不同階段的生態演進,而非像品牌一樣追求標新立異的價值主張,據說這一點才是拼多多成立並因承接淘寶打假所流出的24 萬中小商家最終成為中國電商第三極的主要原因)

3、市場競爭中,在整體資源劣勢情況下創造局部優勢,進而獲得整體勝利的策略,是平凡人做不凡事的幾乎唯一正確的做法,淘寶早期一樣經歷中低端商家,一樣經歷打假,淘寶經歷的拼多多躲不過,但目前局部優勢就是社交紅利的利用及對下沉用戶的爭搶,雖然身為精英,渴望滿足城市中產的“好貨”需求,但手握資源和豐富電商經驗卻走投無路的“假冒偽劣”淘寶商家和以獲取高額佣金為生的淘寶客,依然要做“常識和理性判斷”,不能受私人價值喜好影響。

4、“先選擇一件對的事,然後把事做對,在這個過程中,慢就是快,快就是慢”。互聯網的網絡效應需要在供需兩端一起發力,將規模化的供給與規模化的需求形成更精準高效的匹配,從而形成更大的爆發式增長。所以拼多多要整合更廣泛人群的集約化需求,比如在平臺的流量分發機制、增量用戶的規模化擴展方面聚焦資源,還要整合更強壯的廠商和供應鏈,比如更具差異化優勢的平臺服務,更多的平臺補貼,及對驅逐劣幣規則的完善。

越想越清楚的黃崢對正在生成的商業帝國也越來越有信心,遂有了開通個人號,敘述“歷史”的衝動。

自2016年2月18日到2017年9月26日(屆時,合併後的拼多多用戶剛剛超過1億,月GMV超10億,日均訂單100萬,當年底用戶破3億),先後發表了

《我的中學和大學》

《我的第一份工作》

《為什麼要再次創業》

《讀羅素:幸福與對自由的貪婪》

《如創業的投資和如投資的創業》

《測不準的愛情-佛、量子力學、邏輯和AI》


《劣幣驅逐良幣,電影院現象及其他》

《市場多一點,還是計劃多一點-關於供給側改革的一點想法》

《把資本主義倒過來》


8篇文章把自己的成長曆程和對商業、自然、人類等的本質理解和盤托出(下篇文章會以此為據,分析黃崢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過程,本篇略)。

寫出公眾號8篇文章的同時,黃崢和拼多多陸續完成了以下動作和里程碑

1、2016年3月,從“找上門來”的投資方中,“挑選”了IDG、光速中國,完成了A輪融資(2015年6月,孫彤宇、丁磊、段永平、王衛、高榕資本投資數百萬美元算拼多多早期融資)

2、2016年7月,獲得騰訊產業共贏基金、光源資本、創伴投資、順為資本、小米科技、新天域資本、華新致遠、魔量資本、IDG等B輪投資1.1億美金

3、2016年9月,拼多多與拼好貨合併

4、2017年1月,獲紅杉中國投資數億美元C輪融資

5、2017年6月,易觀中國發布的電商APP排名中,拼多多名列第五,拼多多躋身電商第一梯隊。

6、2017年9月上市前,用戶超1億,月GMV超10億,日均訂單超百萬

7、2017年底,用戶破3億,周活躍滲透率僅次於手淘

2018年開始,已經成為中國電商一極,並被阿里內部定義為超過京東的核心競爭對手之後,黃崢開始像巴菲特和貝索斯一樣發表“致股東信”。

2018年黃崢致股東信,將完整的拼多多帝國模型描述了出來——簡練回答了拼多多是什麼,拼多多的價值觀,拼多多即將是什麼,直言將構建一個融合虛擬空間與現實世界,萃取Costco與迪斯尼精華的分佈式智能網絡,更高效的解決中國更廣泛人群的供需效率。

2019年黃崢致股東信,直言“我們與世界都正以近乎衝刺的速度,進入到一個新的時代”,以“新電商”之名挑戰現有秩序,以構建更普惠、更有溫度、更開放的生態作為更清晰的發展方向。

2020年黃崢致股東信,“人類”,“世界”,“時間”,“歷史”,“自然”,“未來”成為黃崢頭腦中更多的意象單元,直言“將更加堅定地投資未來,努力建設面前的新世界。在這新世界中,我們的美好旅程才剛剛開始”,已至不惑之年的黃崢,好像更自信、堅定、從容,對拼多多的掌控力更強,一個決定未來數年中國電商格局的“新拼多多”可能已經在黃崢頭腦中生成。

發出第三封股東信之前,2019財年,拼多多平臺GMV破萬億,達10066億元,同比增長113%,與此對應,阿里2019年GMV57270億元,同比增長18.82%,京東2019年GMV20854億元,同比增長24.37%

2019年,活躍用戶數量,拼多多5.85億,同比增長39.67%;阿里7.11億,同比增長11.2%,京東3.62億,同比增長18.6%;

在營收、人均消費額的增速上,拼多多也是三大平臺第一。

這些是黃崢第三封股東信的底氣。

以商業歷史參與者身份所寫的8篇文章+3篇股東信,記錄了黃崢和拼多多的成長邏輯,也讓我們得以更全面地認識已經四十不惑的黃崢是如何形成的。

下一篇《偏執黃崢:從杭外天縱少年到“四十不惑”的拼多多王國締造者》


備註

1、數據來自投資界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