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榆林高新小學線上教育教學工作紀實

王麗

2020年的春天比往年來得艱難。眼看開學的日子一天天逼近,可惡的新冠肺炎病毒還在肆虐。保護孩子們的健康安全高於一切,但孩子們的教育不能因此停滯不前。怎麼辦?關注時勢、關注政策、關注網上教學……我們每天都在焦慮中搜尋著有用的信息、思考著有效的做法。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原遙看近卻無

沒有現成的模式,就自己摸索著幹吧。首先得把工作從“地上”升到“天上”——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參考全國各地做法,我們決定開展線上教育教學,建設“空中班級”。提前十天,校領導進入工作狀態,信息中心立即著手建立班級釘釘群、全體教師釘釘群、管理人員釘釘群、各教研組釘釘群、各備課組釘釘群……全校建了50多個群。科任老師進班級群、領導進每一個群,加上微信群、QQ群。在短短的兩天時間裡,學校完成了“空中班級”建設,線上教學基本條件已經具備。如何有效實施成了重中之重。我們開始在不同的群裡討論:線上教學教什麼、怎麼教?老師們如何駕馭電子設備?家長們能配合嗎?孩子們能接受嗎?從校領導到各科室成員,大家學著開視頻會、挖掘“釘釘”各類功能,利用網絡進行問卷調查……就這樣,到2月15日,形成了《榆林高新小學疫情防控期間教育教學實施方案》,並配套制定了一系列要求、表冊,多次召開全體教師視頻會議,詳細安排部署線上教學工作——我們心中已有春天,我們為春天的到來播撒了陽光雨露,只待時日,便可萌發出濃濃春意。正如早春二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原遙看近卻無”。

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

開學前我們自認為做足了功課。2月17日,是開學的日子,我們如約相聚在網絡空間——各班都開始了線上教學活動。一時間,電腦、手機的提示聲不絕於耳,隔空都能感受到熱鬧的上課場景。

第一天的上課看起來熱鬧,實際是“混亂”:班級群裡的家長和學生不斷“嘗試”釘釘功能,隨意發起視頻會議、語音會議,提示音此起彼伏;學生隨意發各種搞笑表情,覆蓋老師的信息,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老師對技術不熟練,有時沒開麥克風就發言,有時網很卡,同學們聽不見,老師卻自顧自在講課……這“天上”的課堂果然不如地下的課堂容易對付啊!當天下午,我們便當機立斷,召開了線上教學視頻總結會,把第一天線上教學存在的問題逐一指出並提出整改意見,對技術操作和線上管理再次提出明確要求,總結、列舉好方法共享。

為了讓所有的老師都能熟練掌握技術、輕鬆駕馭課堂,學校組織了三節線上教學示範課、三次線上教學研討活動、兩場線上教學經驗分享,老師們受益匪淺,紛紛借鑑。六年級語數英採取聯播的方式,一年級語文數學在群裡發送優質課件,三年級語數課由年級組老師輪流直播(聯播)……老師們使出渾身解數,或以備課組為單位或以班級為整體,用不同方式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做到了“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老師們還把孩子們線上學習內容、狀態、成果以美篇、通訊等形式發送至朋友圈、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得到家長的認可。家長們的焦慮、老師們的顧慮越來越少,線上教學呈現出蓬蓬勃勃的發展勢頭。尤其是李宏薛、曹雪、王彩寧等老師,全心投入,大膽探索、創新,不斷完善線上教學方法,不折不扣成了“十八線網紅”。但我們不敢自以為是,“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我們進行了第二次“線上教學問卷調查”,設置了17個問題,涉及到線上教學時間、內容、技術、效果、評價、溝通等各個方面,結果令人欣喜。家長們對線上教學整體滿意度達93%以上。是的,“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才是我們的追求。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春意濃濃,我們還在禁足。在這特別的日子、特殊的空間裡,不同學科、不同領域,一大批老師脫穎而出,在空中課堂自由翱翔,猶如關不住的出牆紅杏。

張菊蕊、李宏薛、王彩寧、張玉才、曹雪、徐文梅、吳丹、黨龍龍、惠龍龍……他們的直播課堂不光吸引著學生,還吸引了家長,陪讀的家長被老師們的精心設計、精彩直播、精準點評折服,在問卷調查反饋中讚不絕口。一批年輕的教師逐漸走向成熟。曹建芳、劉珏君、李曉燕等老師剛開始直播時,還顯得青澀、羞怯,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曹建芳老師的課堂組織日趨嚴密,劉珏君老師的教學語言更加親切,李曉燕老師的課件設計更加精美。教研組、備課組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團結和諧。組內成員互相協助,揚長避短,蒐集資源、選擇課件、精心設計、年級聯播、批改評價……為了高質高效完成線上教學任務,老師們群策群力,演繹了一部感人的合作劇。教師們的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得到極大提高,他們挖掘釘釘各類功能,直播時,自制微課與上傳資源隨意切換、講解與連麥隨時互動,“家校本”“群公告”“視頻會議”“健康上報”,這些釘釘功能配合使用。網絡空間儼然成了我們師生共同成長進步的樂園。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春風春雨潤大地,看起來一切都是美好的樣子。然而,“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線上教學中從來不缺一些讓人“難堪”的場景。一位老師在聯播《道德與法治》時,學生觀看視頻、師生連麥互動,儘管是“線上”,仍能感受到一種融融樂樂的氣氛,但“和諧”好景不長,不一會兒,電腦上顯示“直播暫停”,正在上課的孩子們莫名其妙,不停地在群裡發問“怎麼停了”“卡住了嗎”“怎麼看不到了”,可老師卻沒有一點點反應。難道她不知道出現這種狀況了嗎?我很著急,也顧不了她正在直播就把電話打過去了,她接通了電話,我問她剛才“暫停直播”是怎麼回事,她卻渾然不知,還說,“一切都很正常”,她那兒“沒有顯示異常啊”。我們又看了回放,果然正常,我們都不明白,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一次早晨語文課時間,二年級四班卻直播“數學”,內容還是一年級的數學。我查看是誰在上課,發現直播教師不是我們學校的老師。直播間老師講得津津有味,聽課的家長和學生卻一頭霧水,紛紛在群裡詢問:“怎麼不是二年級的內容啊”“老師好像搞錯了”“今天上課的老師沒見過啊”。我看到這個情景也很意外,趕緊聯繫班主任老師、數學老師,幾經周折才搞清楚,原來二年級四班的一個學生家長也是老師,她正給他們學校的一年級聯播,卻不小心把她孩子的班級也拉進了直播間,才鬧出這個笑話。有的老師總是想檢測一下教學效果,在課堂上常常連線學生,可不時就會出現“拒絕”字樣,老師只好自嘲一番“怎麼拒絕了我啊”,或者連麥幾十秒甚至一分鐘,學生那面卻毫無反應,老師只好再叫另一位同學連麥……一節直播課也就20分鐘左右,連這麼幾次就浪費幾分鐘還毫無效果,老師們苦不堪言。上課了學生卻不進直播間,不光急壞了老師,也急壞了家長,大家都不停地催促,老師更是“軟硬兼施”,但又無可奈何……

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春天已至,百花爭豔。我國新冠病毒已經有效控制,我們更期待相聚在美麗的校園。在這段不尋常的日子裡,作為老師,我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讓線上教學工作如已經來臨的春天般呈現出勃勃生機。在這個特別的春天,我們用特別的方式書寫著教師的情懷和價值!

《陝西教育》(綜合)是陝西省教育廳主管,陝西教育報刊社主辦的綜合性教育類月刊。欄目設置見置頂文章,發表不收取任何費用,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