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什麼

(文、圖/東方木/原創)

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什麼

一位年輕的老師在與我交流課堂教學時,向我請教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他在講課時,學生總是提不起興趣,不是講小話,就是無精打采,是不是他的課講得不生動?我問他是怎樣講課的?他告訴我,都是按照書本上的要求講的。我笑了笑回他道,從書本到書本,只能讓學生越聽越乏味。課堂上,要懂得與學生交流和互動,而且必須要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多一點趣味,少一點說教;多一點感情投入,少一點蒼白無力的廢話。不要從書本到書本,更不要照本宣科,因為教學的對象是學生。課堂需要活躍的氣氛,不要把學生當作讀書的機器,更不要讓學生被動去接受知識,要以對人的教育去拓展學生的思路,這樣的教學才會讓學生感興趣。

教育不同於其他行業,它比社會上任何一項工作都具有挑戰性和瞻前性。教育做的是育人的工作,服務的對象是學生,可以說,沒有學生就沒有教育。故此,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除了傳授知識之外,還要抓好課堂教學管理。沒有管理就沒有教學,因為這是教書育人的關鍵。

這個淺顯易懂的道理,並非每一位老師都能做到。如今有些老師,自認為自己的專業功底紮實,可以憑藉自己對學生一知半解的掌控能力,凌駕於學生的智商之上。於是乎,每當他走進課堂,不管教室裡是否安靜,他便照本宣科開始講課,學生是否用心在聽,是否在講小話,他全然不顧。結果,一堂課下來,學生聽懂聽不懂他不管,下課鈴一響,拿起教科書走人。其實,像這種只顧講課而不管學生的做法,違背了教學管理的原則,不僅誤人子弟,也造成了學生對老師的不良評價,學生經常感慨的“我聽不懂老師在講什麼”就是這樣來的。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師者,不僅眼裡要有學生,心裡更要裝著學生。因為學生是教學的中心,沒有學生,也就無所謂教學。故此,要上好每一堂課,不在於老師心裡裝著多少知識,而在於老師心裡裝著多少學生,並以一種獨特的教學藝術管理好課堂四十分鐘。

教學是為學生服務的,老師的每一個眼神,每一聲語調,每一副表情,每一絲微笑,每一種動作,都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在此基礎上,學生會隨著老師在講臺上的“精彩表演”,獲得美感,獲得愉悅,獲得心靈上的一次次滿足,從而對聽課產生興趣,最後達到聽課與教學雙贏之目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堂課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課堂教學的管理。沒有管理,課堂上一團糟,不僅老師上課很煩,想聽課的學生也會感到心身疲憊,從而影響了聽課和講課的效果。殊不知,課堂教學管理也是一門藝術,如果不能掌握這門藝術,即使老師的教學水平再高,心裡裝的知識再多,要是不面對學生這個人去發揮作用,那麼這堂課也是失敗的。

課堂教學管理來自於老師平時對學生的規範訓練,比如,上課鈴聲一響,老師站在教室門口的時候,要看看教室是否保持了安靜,學生是否把教科書擺在了課桌的一角。如果這些都還沒有做到,老師就急忙走進教室,勢必會浪費課堂教學的時間,因為在課堂紀律還沒有完全保持安靜之前,上課的效果是不佳的。一般情況下,當老師走上講臺後,要求學生至少靜坐半分鐘,挺直腰桿,把所有心思放下,集中精力,注視著老師,這樣開始講課才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就跟登臺演講是一個道理,當臺下聽眾的眼光還沒有聚焦到你身上的時候,最好靜立片刻,待全場鬧哄哄的喧譁聲靜下之後再開始演講,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為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

老師在講課時,不可能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學生身上,但要懂得每時每刻與聽課的學生進行目光交流,甚至在每說一句話時,都要關注學生聽課的神情,隨時作出判斷,保持課堂教學秩序不出混亂。如果看到學生思想不集中或在講小話,最好不要當場點名進行批評,只要把目光投向這個學生即可,學生自會心領神會。如果因為心情不好就隨意批評人,不僅會影響其他學生聽課,還會造成自己情緒上的不穩定,這樣將會得不償失。

心態對於老師來說十分重要,你以怎樣的心態對待學生,學生將會以怎樣的心態對待老師。比如有些較有個性的學生,他不一定認真聽課,可回答問題卻令老師感到驚訝,因為這樣的學生,他在預習課文時,有些問題早已弄懂,老師在反覆講解時,他早已爛熟於心,故老師要講究策略,對不同的學生作出不同的分析和判斷。

一堂課上得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老師與學生的配合,如果沒有學生的配合,課堂教學氣氛就很難上來,沒有課堂氣氛,就很難收到教與學的最佳效果。在這一點上,剛入校門的新老師很難把握這個分寸,他們只會照本宣科,搞滿堂灌,從書本到書本,學生的聽與學似乎並不關注,也不管學生是否聽懂,只要把一堂課內容講完,就算完成了教學任務。像這種上課方式,學生聽而無趣,老師講而無味,何談教學管理藝術?

課堂教學是需要管理的,這與企業搞管理是一個道理。企業管理講究以人為本,課堂教學也是一樣,也要把學生這個人放在一切教學工作的中心,藉助於課堂這個平臺,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但課堂教學如何管,怎樣管,與老師的責任、修養有關。有責任而又有修養的老師,把每一堂課都看作是自己應該完成的神聖使命,對每一個學生,都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嚴中有愛,愛中有情,從不輕易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可如今有些老師,自己管理不好課堂,要麼把責任推給班主任,要麼對不聽話的學生實行變相懲罰,或打,或罵,或罰站,或蹲馬步,或抄作業等。其實,老師管不好課堂,是無能的表現,既不能怪班主任,也不能怪學生,完全是自己的管理能力有限。如果長此以往,只能造成學生對老師的反感,師生關係也隨之而僵化,得不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