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解發展之“渴”衡陽104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全部復工

“上個月園區牽線貸款的300萬元已到賬,解了我們燃眉之急。我們抓緊生產,力爭今年比去年效益更好。”近日,在衡山科學城湖南華慶科技有限公司,千級無塵車間一片繁忙,企業負責人鄧加禮樂呵呵地說。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衡陽市許多企業復工復產存在資金短缺困難。該市第一時間開展走訪調研活動,梳理企業融資需求與難點。並搭臺召開銀企對接會,引導各縣(市、區)政府探索建立風險補償基金與擔保機制,督導轄區內各銀行機構開通應急金融服務“綠色通道”,幫助企業快速融資。今年第一季度,該市轄區內銀行機構支持企業信貸投放1786筆,共計241.94億元。

同時,衡陽市引導銀行機構適當下調貸款利率、減免相關服務費用等,切實為企業減負。“對支持疫情防控的企業尤其是防疫名單內企業,都可享受一年期最優惠貸款利率。”農發行衡陽分行負責人說,疫情發生以來,他們在投放貸款上已讓利424萬元。

受疫情影響,部分中小微企業經營受損,原有貸款按期還款成了難題。衡陽市急企業之所急,引導銀行機構通過貸款展期、續貸等方式,給予企業一定期限的臨時性延期還本安排。各銀行機構還適度提高小微企業“首貸率”和信用貸款佔比。今年第一季度,全市銀行機構對小微企業續貸共計213筆,金額16.19億元;對小微企業新增首貸504戶,金額23.9億元。

金融“活水”解了企業發展資金之“渴”,推動衡陽市經濟加快恢復生機和活力。3月初,該市今年首批112個產業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超520億元。目前,全市104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全部復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