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心篇-以恕己之心恕人

心胸豁達開朗的人,凡事站得高、看得遠,不被眼前利益所矇蔽,當然容易有成就;心量狹隘自私的人,處處與人計較,瑣碎小事就能擾亂他的心志,成功的可能性也就相對減少了。

寬心篇-以恕己之心恕人

做人應該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責人之心責己,“一個真正的忍者,對待惡罵、打擊、毀謗都要有承擔、忍耐的力量”。人間最大的力量不是拳頭、武力,也不是槍炮、子彈,而是忍,要做到“遭惡罵時默而不報,遇打擊時心能平靜,受嫉恨時以慈對待,遭毀謗時感念其德”。

寬容,是胸襟博大者為人處世的一種人生態度。總是對別人吹毛求疵的人,一定不是一個受歡迎的人。

能容天下者,方能為天下人所容。據此看來,你若要彩虹,你就得寬容雨點,若是在雨點滴到身上的那一刻便勃然大怒,又怎麼能在彩虹出現的剎那擁有一種怡然自得的心情呢?

寬心篇-以恕己之心恕人

森林中有一條河流,河水瑞急,不停地打著旋渦,奔向遠方。河上有一座獨木橋,窄得每次只能容一人通過。

某日,東山的羊想到西山上去採草毒,而西山的羊想到東山上去採橡果,結果兩隻羊同時上了橋,到了橋中心,彼此碰到了,誰也走不過去。

東山的羊見僵持的時間已很長了,而西山的羊照樣沒有退讓的意思,便冷冷說道:“喂,你長眼了沒有,沒見我要去西山嗎?“

“我看是你自己沒長眼吧,要不,怎麼會檔我的道?”西山的羊反唇相譏。

於是,兩隻互不相讓的羊開始了一場決鬥。

“咔”,這是兩隻羊的犄角相碰撞的聲音。

“撲通”,這是兩隻羊失足,同時落入河水中的聲音。

森林裡安靜下來,兩隻羊跌入河心以後淹死了,屍體很快就被河水沖走了。

故事中的悲劇本來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有一隻羊後退到橋頭,等另一隻過後再上橋,兩隻羊便都會平安無事。可悲的是,山羊們都固執地認為狹路相逢勇者勝,不肯寬容和忍讓,最終都葬身河底。

寬心篇-以恕己之心恕人

“寬以待人”既是一種待人接物的態度,也是一種高尚的道德品質,它能夠化解人和人之間的許多矛盾,增強人和人之間的友好情感。同時,一個人如果能夠養成寬以待人的優良品德,就一定可以在同他人的相處中,嚴格要求自己,寬恕的善待他人,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使自己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寬心篇-以恕己之心恕人

世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尤其是有“我”有“你”再加個“他”,你、我、他之間的紛爭就更多了。所以若能秉持“你好他好我不好,你大他大我最小,你樂他樂我來苦,你有他有我沒有”四句偈語中所含的精神,人與人必能和諧相處,正如《易經》中所言,“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