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廣昌:消費習慣將向“健康化”“線上化”“家庭化”三個方向發展

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日前在首屆上海創新創業青年50人論壇上表示,未來行業的消費習慣將向“健康化”“線上化”“家庭化”三個方向發展,鼓勵正經受疫情考驗的青年創業者們要堅定信心,加快創新,“不要錯過任何一次危機對一個組織的考驗。”

上海一直是創新創業的沃土,全球英才在此同場競技。作為“闖上海”的前輩,郭廣昌向廣大青年創業者給出“三個堅持”的建議:一是堅持做對的事情,堅守常識,迴歸產業初心;二是堅持做難的事,攻克痛點難點,創造獨特價值;三是堅持做需要時間積累的事,投資未來,開放合作。

“優秀的企業,一定穿越了很多危機”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蔓延,全球經濟受到嚴重衝擊,宏觀經濟運行和金融市場表現都出現了大幅波動,國內創業者正經受危機考驗。

何為危機?郭廣昌的看法是,“突然襲來的社會需求,沒有辦法得到滿足。解決方法只有一個:繼續創新!繼續進步!”

“當一個動物面對危機的時候,它能跑出的速度,肯定比平常更快,反應速度也更快。面對危機的時候,如果你能通過這個危機去打造你的組織、創新你的組織結構,那麼人才團隊就會鍛鍊得更強。”郭廣昌說。

“大家現在看到的優秀的企業,一定是穿越了很多次危機的。即使是創新型的企業,我們不能只看到它跑得有多快,而更要關注它如何穿越危機。”郭廣昌告訴創業者,“社會需求就是創新最大的源泉。而危機,就是這種創新最大的動力來源。”

“如果沒有SARS,怎麼會誕生淘寶?沒有2008年的金融危機,大量外貿企業沒有了訂單,阿里這些2B的客戶沒有轉到2C去,淘寶怎麼會越做越大?”郭廣昌說,對於一家企業來說,危機並不可怕,如何把危機變成機遇,是對組織,特別是對於企業家智慧最大的考驗。

事實上,創立於1992年的復星,也是不斷擁抱變化,通過加快創新一次次穿越危機,經過28年的摸爬滾打,不斷壯大,現在已成為一家創新驅動的家庭消費產業集團。

郭廣昌進一步解釋,“我們通過每一次危機,但並非公司生死存亡的危機,來鍛鍊我們的組織,鍛鍊我們的團隊。用我們全球化的組織和資源,在復星這個生態裡,形成乘數效應,為我們全球十億家庭客戶,提供極致的產品和服務。”

“不要錯過任何一次危機對一個組織的考驗”

遭遇危機,需要正視危機,更重要的是“轉危為機”。郭廣昌的觀點是,“不要錯過任何一次危機對一個組織的考驗”。

這次全球大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大家認識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疫情發生以來,復星於1月24日(農曆除夕)啟動全球調配醫療物資計劃,通過覆蓋23個國家的全球採購網絡,先後向中國、海外兩個抗疫戰場累計馳援口罩、防護服、核酸檢測試劑等各類醫療防護物資千餘萬件。

作為一家植根中國的全球化企業,復星堅持中國與全球雙向驅動,匯聚人類共同的智慧,抗擊疫情。復星在大健康領域長期的產業深耕,也在疫情到來時爆發出巨大能量,“硬核抗疫”表現不斷。

例如,復星旗下的博毅雅Breas是歐洲著名呼吸類醫療設備品牌,有著近三十年曆史,在抗疫行動中迅速提產,已向各國輸送了超過8000臺各類呼吸機設備,幫助救治患者。

郭廣昌說,“這次抗疫行動中,復星建立了戰時的組織機制,確保到邊到底,讓指揮部能夠直接聽到前線的炮火,通過互聯網時代信息化、數字化的指揮系統,保持透明、高效的團隊溝通,並從頂層設計出發,確保每一個人都是自我驅動。”

在這種“戰時機制”下,復星也在果斷進行組織變陣。“我們讓懂業務的人去做管理。就像一支球隊一樣,後衛也要能進球。”

在組織進化方面,郭廣昌用“足球哲學”來做形象比喻,“每一支球隊都要有首發陣容,就是能夠保證球賽一定能贏。每一個企業也一樣,必須要有穩定的核心管理層,團結、有默契,能夠讓企業在市場的競爭中勝出”,“同時充分運用271排名等管理工具,儲備強大深度的替補。”

“健康化、家庭化、線上化”

當大家在討論疫情危機時,都有一個基本共識,即在疫苗開發出來之前,人類可能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和新冠病毒共存。郭廣昌對此強調,“危機,也意味著需求。”

目前,由復星長征牽頭研製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已經得到了包括中國國家藥監局、美國FDA、歐盟CE的應急審批,已在全球提供了超過300萬人份的核酸檢測試劑,未來將供應超過千萬人份。

更讓人振奮的是,復星醫藥正聯手全球領先mRNA療法企業BioNtech在中國啟動新冠疫苗戰略合作。“就在本週,BioNtech已宣佈在德國展開臨床試驗,我們希望未來加快在中國展開臨床試驗。”郭廣昌說。

在主旨演講過程中,郭廣昌向在座嘉賓展示了一張自己佩戴狼隊時尚口罩的照片。原來,復星旗下時尚產業包括法國高端時裝品牌LANVIN、奧地利高端內衣品牌Wolford、英超狼隊旗下時尚潮牌WWFC、雲尚產發集團、三亞·亞特蘭蒂斯等品牌,正以健康、時尚為主打方向,已經推出一系列型號各異的時尚科技口罩,並受到了海內外市場的強烈好評。

郭廣昌說,“復星利用時尚品牌和供應鏈相結合的優勢,用C2M的方式,通過柔性化供應鏈的智造,打造了時尚品牌的爆款口罩來快速滿足市場需求。”

事實上,推出時尚科技口罩只是復星把握後疫情時期產業升級轉型的一個方面。郭廣昌認為,“這次疫情,也讓很多人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未來行業及用戶的消費習慣將向健康化、線上化與家庭化三個方向發展。”

“天晴的時候,要記得修屋頂”

在郭廣昌看來,一家企業“轉危為機”的關鍵,是藉助現有產業資源優勢,抓住新的痛點,滿足客戶的需求。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危機之前,我們要做好準備。”

郭廣昌透露,“德國企業BioNtech的mRNA技術,其實一開始不是用於疫苗的,主要是用於癌症的一種解決方案,與復星的合作已經有很長時間。當這個技術應用到疫苗研發時,我們就儘快按‘戰時機制’進行了推動。”

在演講的最後,郭廣昌不忘向青年創業者告誡,“要時刻對市場保持敬畏之心。晴天的時候,要記得修屋頂。不能等到暴風雨來的時候,那已經晚了。”

“當所有人追著要給你錢時,要小心一點,可能恰恰是最危險的時候。”郭廣昌提醒,“從來不要把關注點放在投資人身上,而是放在你的客戶身上;因為只有你的客戶,才能讓你更好地發展,永遠要有好的現金流,永遠要記住,你最重要的人,是你的客戶。”

創新創業離不開經濟社會的互聯互通。最近關於“全球化”的話題討論甚廣,甚至帶來一些焦慮,郭廣昌也藉此鼓勵青年創業者,“中國人用我們的善意、包容和智慧,一定能立於世界之林,靠的是什麼?靠的是在座的各位,靠的是年輕人不斷的創新,一代代的創新,一步步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