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軍隊為何放棄金屬鎧甲不用,改穿看起來沒什麼用處的棉甲

古人自從受到動物“孚甲以自御”的啟發,研究出了鎧甲之後,鎧甲的材質就在不斷變化。起初鎧甲使用獸皮製成,後來逐漸發展成了金屬甲。

隨著冶金技術的不斷髮展,鎧甲的材質也越來越好。在明代,已出現了齊腰甲、長身甲、魚鱗甲、圓領甲等不同材質的金屬甲。

清朝軍隊為何放棄金屬鎧甲不用,改穿看起來沒什麼用處的棉甲


用鋼鐵打製的鎧甲穿戴整齊後,軍士的防禦力將大為提升,尋常刀劍很難破防。

可是到了明朝中後期,這種沿襲了上千年的舊式鎧甲卻逐漸沒落,反而是用棉花製成的棉甲普及開來。

更有趣的是,清軍入關後居然也放棄了努爾哈赤賴以起家的金屬甲,轉而大規模裝備棉甲。

清朝軍隊為何放棄金屬鎧甲不用,改穿看起來沒什麼用處的棉甲


棉甲也叫“絹甲”,通常以紡織品為原材料,如絲綢、棉、麻、織布等高強度的纖維材料製成。

棉甲由甲身、甲袖、甲裙組成,還有小臂,小腿護套等配件。甲表面可染成彩色,絲綢和布的層次達到多層,在堅厚的綿或絹的布料上鑲嵌有鐵片,釘有大顆的鐵甲泡、銅釘鉚固。

從外觀來看,棉甲和普通服飾十分相似,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明清軍隊脫下鐵甲,改換成看起來有些簡陋的棉甲呢?

清朝軍隊為何放棄金屬鎧甲不用,改穿看起來沒什麼用處的棉甲


抵禦火槍

這主要是因為在明清時期,火器已經開始普及。尤其是管型火器發展很快,由簡單的火銃發展到鳥槍、巨炮;由沒有瞄準裝置和火繩點火發展到有較完善的瞄準裝置和擊發裝置;由單管發展到多管連發。

當時不僅大量仿製了外來的佛郎機與火繩槍,而且創制了種類繁多的各類火器。僅單管火槍就有無敵手銃、快槍、連子銃、劍槍、千里銃等等。

以三眼銃為例,其中裝填的彈丸往往是碎鐵砂,在近距離上有著十分可觀的殺傷力。根據《天工開物》《神器譜》等書籍的記載以及現代人對三眼銃做的實測,在20米範圍內三眼銃應該是可以擊破鎖子甲的防禦的。

這時候棉甲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這是因為棉甲在過水後強度會增加,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抵擋初級火器的射擊。在抗日時我軍游擊隊曾將層層棉被打溼後套在木板上充當土坦克,利用的就是這個原理。

雖然棉甲在近距離上同樣無法完全抵擋火槍的射擊,但勝在價格低廉。

金屬甲固然皮厚結實,特別是對於刀劍砍劈具有十分不錯的防禦能力。但是製作成本高昂,很難在軍隊中大規模配備。

在中國普及種棉後,棉花的價格變得相對低廉,用棉花製作棉甲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優勢極大。

清朝軍隊為何放棄金屬鎧甲不用,改穿看起來沒什麼用處的棉甲


輕便

其次,棉甲還有一大特點就是輕便。棉甲用材比較輕軟,在戰鬥中行動更加自如。要知道如果穿上全身鐵甲的話,如果沒有戰馬而是步兵的話,移動將會變得十分困難。在中世紀的歐洲重裝騎士如果被拖下戰馬,很可能就會由於裝備太沉無法起身,被敵人活活戳死。

所以金屬甲通常都不會覆蓋全身,而是選擇性保護身體的重要部位。相比起來,由於棉甲重量輕,對身體的保護範圍也就更大。

對於火槍那種類似如今霰彈槍一樣的範圍性殺傷手段,棉甲顯然比金屬甲更為實用。

保暖

最後,棉甲還有一大好處就是可以禦寒保暖。滿清興起於東北嚴寒之地,在那種自然條件下,棉甲穿起來顯然更為舒適暖和。

清朝軍隊為何放棄金屬鎧甲不用,改穿看起來沒什麼用處的棉甲


其實不僅中國的軍隊使用棉甲,當年馬拉松之戰的波斯軍也有不少配備綿甲的士兵,此裝束令希臘聯軍感到十分吃驚。藏族民間史詩《格薩爾土》中,格薩爾王所統領的領國將軍們穿著特製的絲甲,異常堅韌,能抵禦青銅刀。在《水滸後傳》等明清兩代的小說中,也常能見到絲甲的影子。

總而言之,棉甲在明清時代的興起絕對不是一種偶然,它是在冷熱兵器交替時期產生的一種特殊產物。再後來,隨著火槍的威力不斷加大,棉甲也就逐漸消失在了歷史舞臺之上。到了近代,清朝學習西方操練新式軍隊,也就徹底放棄了棉甲,改穿新式軍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