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887名,發放臨時生活補助22.79萬元,北京高校盡顯人文關懷!

疫情防控期間,他們不在醫學的戰"疫"一線,卻在校園防控的戰"疫"一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保證校園疫情防控的效率,傳遞校園疫情防控的溫度。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的輔導員們以戰時狀態應對疫情,他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在網上網下的"戰場"上,時刻牽掛著廣大學子的身心學業。

排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887名,發放臨時生活補助22.79萬元,北京高校盡顯人文關懷!

疫情期間,北石化的輔導員在黨委學生工作部的領導下,統籌7000餘名學生"點對點" "人對人"的日報告,協調全校235個本科班級陸續舉行"隔空"班級活動,收集視頻、圖片、文字、音頻等作品近300件(參與人次近3000人),保證85名疫區同學視頻連線全覆蓋,排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家庭經濟困難學生887名,以此為據學校發放學生臨時生活補助22.79萬元,有力確保了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前期基礎數據精準、在校學生管理嚴格、非在校學生"零返校"三項工作,是將疫情防控各項責任真正"落細、落小、落實"的最前線。

同時,北石化輔導員全身心地投入到與學生的聯繫、溝通中來,講解防疫知識,進行心理安撫,幫助學生及時完成學業,推進就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排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887名,發放臨時生活補助22.79萬元,北京高校盡顯人文關懷!

人文社科學院輔導員朱明及時鼓勵學生在做好防護的同時,積極參加社區志願活動,在疫情防控工作發揮大學生黨員的作用;機械工程學院輔導員史建智負責學院14名湖北學生的聯絡和服務工作,每天都與學生聯繫,詢問學生本人及家人情況,提醒學生做好防控的同時按時完成學業;經濟管理學院輔導員王鵬通過帶領黨支部委員會成員、團學幹部針對"如何利用新媒體開展讓大家喜聞樂見的活動"進行討論,最終設計了四大特色主題,十二個鮮活板塊,組織全院1483名本科生參與活動之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更好地讓青年學生有參與度和獲得感。

化學工程學院輔導員嚴鼎帶著團學學生幹部,將問卷星製成調查問卷嵌入學院微信公眾號中,定期進行內容發佈和收集,不僅能夠簡單直接地觸達學生群體,而且還能夠快速地給予響應和反饋;人文社科學院輔導員高男與學院防疫工作小組的老師們一起,通過網絡見到了湖北籍和滯留湖北的13名學生;

數理系輔導員閆新華積極與學生們溝通,瞭解學生心理狀況,排查有情緒問題的學生,及時給予指導; 安全工程學院輔導員張鵬在疫情防控期間,每天組織學生堅持推送一篇與疫情防控相關的主題教育文章或者學生作品並利用微信和朋友圈,積極引導學生擺正心態,做好防疫工作。

外語系輔導員張利敏在照顧年幼的兩個孩子的同時,及時幫學生分析適合的工作,提供就業信息,聯繫用人單位,每天的時間被排得滿滿的;經濟管理學院輔導員黃婷婷積極聯繫校友的單位,開展7場線上宣講會和8場就業指導講座,並且舉辦了兩場線上專場招聘會;信息工程學院輔導員石泉在得知有的學生因為電腦沒有帶回家無法進行畢業設計和求職時,主動聯繫快遞公司為學生郵寄電腦;還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輔導員任蘋引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組織簡歷大賽,召開16級年級大會進行就業指導課,關於簡歷、線上面試等問題進行線上指導,推薦單位給學生,推薦大約25人左右到各個單位。

排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887名,發放臨時生活補助22.79萬元,北京高校盡顯人文關懷!

他們只是北京石油化工學院輔導員隊伍中的普通一員,在戰"疫"面前,不退縮不放棄,積極應對新問題、新情況,用真摯的初心、春風化雨的柔情和敢拼敢闖的膽識,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關注"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招辦"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文章素材來源: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