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爾法則:分清主次,高效成事

做事分等級,先抓牛鼻子

一天,動物園管理員發現袋鼠從籠子裡跑出來了,於是開會討論,大家一致認為是籠子的高度過低。所以他們將籠子由原來的10米加高到30米。第二天,袋鼠又跑到外面來,他們便將籠子的高度加到50米。這時,隔壁的長頸鹿問籠子裡的袋鼠:“他們會不會繼續加高你們的籠子?”袋鼠答道:“很難說。如果他們再繼續忘記關門的話!”

事有“本末”“輕重”“緩急”,關門是本,加高籠子是末,捨本而逐末,當然不見成效了。與之類似,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一個人忙得團團轉,可是當你問他忙些什麼時,他卻說不出個具體來,只說自己忙死了。這樣的人,就是做事沒有條理性,一會兒做這一會兒做那,結果沒一件事情能做好,不僅浪費時間與精力,更沒見什麼成效。

其實,無論在哪個行業,做哪些事情,要見成效,做事過程的安排與進行次序非常關鍵。

有一次,蘇格拉底給學生們上課。他在桌子上放了一個裝水的罐子,然後從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從罐口放進罐子裡的鵝卵石。當著學生的面,他把石塊全部放到了罐子裡。

接著,蘇格拉底向全體同學問道:“你們說這個罐子是滿的嗎?”

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說:“是的。”

蘇格拉底又從桌子下面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從罐口倒下去,然後問學生:“你們說,這罐子現在是滿的嗎?”這次,所有學生都不做聲了。

過了一會,班上有一位學生低聲回答說:“也許沒滿。”

蘇格拉底會心地一笑,又從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地倒進罐子裡。倒完後,再問班上的學生:“現在再告訴我,這個罐子是滿的嗎?”

“是的!”全班同學很有信心地回答說。

不料,蘇格拉底又從桌子旁邊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在看起來已經被鵝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滿了的罐子裡。然後又問:“同學們,你們從我做的這個實驗得到了什麼啟示?”

話音剛落,一位向來以聰明著稱的學生搶答道:“我明白,無論我們的工作多忙,行程排得多滿,如果要逼一下的話,還是可以多做些事的。”

蘇格拉底微微笑了笑,說:“你的答案也並不錯,但我還要告訴你們另一個重要經驗,而且這個經驗比你說的可能還重要,它就是:如果你不先將大的鵝卵石放進罐子裡去,你也許以後永遠沒機會再把它們放進去了。”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發現,做事前的規劃非常重要。在行動之前,一定要懂得思考,把問題和工作按照性質、情況等分成不同等級,然後巧妙地安排完成和解決的順序。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這就是艾森豪威爾原則的明智之處。它告訴我們,做事前需要科學地安排,要事第一,先抓住牛鼻子,然後再依照輕重緩急逐步執行,一串串、一層層地把所有的事情拎起來,條理清晰,成效才能顯著,不要眉毛鬍子一把抓。再如最前面動物園的例子,凡事都有本與末、輕與重的區別,千萬不能做本末倒置、輕重顛倒的事情。


艾森豪威爾法則:分清主次,高效成事

艾森豪威爾原則分類法

我們知道了做任何事情,只有事前理清事情的條理,排定具體操作的先後順序,一切才能流暢地進行,並得到良好的收效。

在這方面,艾森豪威爾原則給出了一些具體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根據自己的目標,確定事情的順序。

這一原則將工作區分為5個類別:

A:必須做的事情;

B:應該做的事情;

C:量力而為的事情;

D:可委託他人去做的事情;

E:應該刪除的工作。

每天把要做的事情寫在紙上,按以上5個類別將事情歸類:

A:需要做;

B:應該做;

C:做了也不會錯;

D:可以授權別人去做;

E:可以省略不做。

然後,根據上面歸類,在每天大部分的時間裡做A類和B類的事情,即使一天不能完成所有的事情,只要將最值得做的事情做完就好。

同樣的道理,把自己1~5年內想要做的事情列出來,然後分為ABC三類:

A:最想做的事情;

B:願意做的事情;

B:願意做的事情;

C:無所謂的事情。

接著,從A類目標中挑出A1、A2、A3,代表最重要、次重要和第三重要的事情。

再針對這些A類目標,抄在另外一張紙上,列出你想要達成這些目標需要做的工作,接著將這份清單再分出ABC等級:

A:最想做的事情;

B:願意做的事情;

C:做了也不會錯的事情。

把這些工作放回原來的目標底下,重新調整結構,規劃步驟,接著執行。

這些又被稱為六步走方法,即挑選目標、設定優先次序、挑選工作、設定優先次序、安排行程、執行。把這些培養成每天的習慣,長期堅持並貫徹下去,相信,無數個條理性的成功慢慢累積,將會使你擁有非常成功的人生。

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總覺得自己身邊有“時間盜賊”,沒做多少事情,一天就匆匆過去。忙忙碌碌,年復一年,成績、業績卻寥寥無幾。

有句老話說得好:“自知是自善的第一步。”要想改善現狀,首先要找出問題的根源。此刻,請你仔細地考慮一下,到底是什麼偷走了你的時間?是什麼讓你日復一日地感到時間的壓力?想明白這些問題,拿起筆和紙,按照艾森豪威爾原則,開始規劃你的每一天,讓時間不再像以往那樣在不知不覺中被偷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