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四合院:父母“滿滿”的愛,孩子感受到了幾分?- 種瓜故事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


如果問你:你愛孩子嗎?

你肯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愛!

但如果愛你:孩子能感受到你的愛嗎?

你是否還能毫不猶豫地回答——是!

從“愛孩子“到”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愛“,兩位媽媽走過了怎樣的心路歷程——


黃俊娜家書


“媽媽變好了,

我也不好意思再變壞了!”


我有兩個寶貝,大寶今年15歲,小寶不到3歲。小寶天真活潑,大寶卻截然相反。


致良知四合院:父母“滿滿”的愛,孩子感受到了幾分?- 種瓜故事

黃俊娜和大女兒

大寶剛出生的時候,我從農村到城裡打工,文憑不高,只能靠力氣賺錢,兩年下來一直是月光族,有時還入不敷出。

我吃了沒有文憑的苦,就想讓女兒好好學習,在她剛滿3歲的時候,就給她報一節課60元的英語學習班。按我當時的經濟條件,可以說是拿出全部財力供她學習。


致良知四合院:父母“滿滿”的愛,孩子感受到了幾分?- 種瓜故事

可是孩子根本沒有感受到我對她的良苦用心,不愛學習的她,根本學不會!

三年幼兒園過去了,進入小學,女兒的考試成績越來越不好,甚至到了倒數第一的地步,我對她是非打即罵。她在我面前表露出來的是害怕、恐慌,甚至會打寒戰!慢慢地,我發現女兒變醜了:兩眼無神,臉色發黃,不該是她這個年紀的狀態。

四年級的她在又一次發燒時說什麼也不吃藥,嘴裡說著“媽媽你別管我了,反正活著也沒有意義,在這個家裡不是挨訓,就是捱打”。

一個剛剛10歲的孩子就說活著沒意義了,身為母親,我到底做了些什麼?都說母親的手是助推器,推動孩子走向成功,可我這雙手把孩子推向地獄。

我開始尋找教育平臺,想要改變孩子,前前後後花了許多錢。讓女兒讀了經書,陪女兒去了遊學……可這些只是“鎮痛劑”,孩子當時自信勇敢,可沒過幾天又變回原樣。我當時情緒激動,不斷抱怨:“給你花了那麼多錢,為什麼就不好好學呢!”

後來,有幸加入學習中華文化的大家庭。在四合院家庭課堂裡學習,開始觀照自己的行為;聽金一南教授講述他的經歷,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最讓我受益的是在雁棲湖論壇上諸位老師的分享。

“每個孩子都能教好,千萬別和孩子較勁,較勁的心會和別人對著幹。”

“唯有成長自已,才能幫助自己的孩子。”


我開始嘗試著改變自己,對女兒不再那麼強硬,說話聲音也變柔和了,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愛了。


致良知四合院:父母“滿滿”的愛,孩子感受到了幾分?- 種瓜故事

一天,女兒和我分享的故事更讓我明白這件事——我,才是一切的根源。

一個夥伴的女兒比我女兒小兩歲,小女孩活潑可愛,聰明伶俐,課堂表現特別突出,格局思想也都很超前,每個父母都想有這樣的孩子。可這孩子以前其實是問題少女,當她們晚上回到宿舍,討論起從叛逆到變好原因時,小女孩回答說:“媽媽變好了,所以我也變好了。”

女兒說:“以前我不明白媽媽的改變和孩子有什麼關係,今天我終於知道了,媽媽變好了,我也不好意思再變壞了。”

女兒的話讓我信心倍增。“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以前的我空有一顆愛孩子的心,卻不懂得正確表達,今天的我經受了中華文化的洗禮,將摒棄以往的錯誤做法,向前進發。為了給孩子營造一個充滿正能量的有愛的環境,不斷學習,繼續成長,我們“百日成長計劃”見!


(家書推薦人:王芳)


李曉林家書


愛,需要正確的表達


夜已深,我躺在床上和大女兒談學習,說了好多她現階段在學習方法、心態上的不足。

——媽媽,你怎麼知道我的想法?

——因為我瞭解你,我是你媽!

——那我怎麼不瞭解媽媽你呢?”

聽完這話,我心中一顫。

——那你都瞭解媽媽啥呀?

——我瞭解你發火,你大聲說話。

我心中又是一顫。

——那你覺得媽媽愛你嗎?

——愛啊!

——那你說說你覺得媽媽怎麼愛你了?

——你讓我學習,讓我快點寫作業,讓我幹活,讓我好好吃飯……

——嗯……,讓你學習,寫作業幹活就是愛你呀?

——對呀,讓我幹活是讓我增強動手能力,讓我學習是想讓我學到更多的知識,將來能幫助更多的人……

雖然後來大女兒承認了我對她的愛,但我還是意識到了自己愛的表達有偏差。在我的認知裡,我是那麼的愛孩子,可她感知到的竟然只是我的訓斥、要求。我以為自己做了很多,孩子卻沒有接收到,真是著實失敗。真是“愛之不以道”。

前一天晚上和大寶的溝通讓我備受打擊,早上二寶醒的早,我找機會問了二寶:

——你覺得媽媽愛你嗎?

——愛啊。

——那你說說媽媽是怎麼愛你的。

——你親我。(平常親吻二寶比較多)

——還有別的嗎?

——(二寶停了幾秒)我想不起來啦。

於是,我引導二寶回想我平時是怎樣表達對她的愛的,二寶在這一過程中好高興,帶著我對她的愛快樂地去玩耍了。

等我吃早飯的時候,二寶又來我旁邊,她要吃菜我就夾給她。二寶邊吃邊說:“媽媽,你餵我吃菜也是愛我。”

我聽完好開心,三歲的二寶理解的好快。

我滿臉笑容地答:“對啊,媽媽愛你。”接著我又給她夾了一口,她說:“謝謝媽媽!”接著又說:“我謝謝你也是愛你。”

我被震撼了,感動地眼淚差點流出來。我連忙點頭,回應道:“媽媽也愛你。”二寶頓時開心得手舞足蹈。

等我吃完飯站起來的時二寶又說“媽媽,我給你洗頭也是我愛你。”(前一天晚上我洗頭她在旁邊給我遞洗髮水,幫我捋頭髮。)

聽二寶說這話,我的心都被她融化了,除了感動還是感動。趕忙回應她:“是的是的,謝謝寶貝。”二寶開心一笑:“不客氣。”


致良知四合院:父母“滿滿”的愛,孩子感受到了幾分?- 種瓜故事

李曉林和丈夫、孩子


以前,我不會正確的表達對孩子的愛,還好孩子尚且年幼,自己還沒有釀成大錯,現在的我,要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去表達愛。

在二寶心裡,我做的親親她,抱抱她,就是愛她。而大寶在我的嚴厲“管制”下,對愛的感知變得不靈敏,更需要我的關愛、鼓勵、認可和讚美。不同的孩子感知愛的方式也不一樣。

兩次溝通,我及時反省自己,意識到過去的失誤,我沒有任何理由和藉口不去改自己!每天時時觀照內心,挖出心中的寶藏,才能明明白白的過日子!


(家書推薦人:王玉)


編者按

推動搖籃的手也是推動世界的手。有兩會代表曾提議:當司機要有駕駛證,當家長也要“持證上崗”。

愛,不是簡簡單單地付出,也不是毫無節制地給予。只有用正確的方式來演繹的愛,才能真正呵護孩子健康成長。

正確的方式,有賴於父母持續地學習,無論是專業的教育知識,還是明心淨心的心靈成長路徑,都需要掌握。父母好好學習,對孩子才能愛之以道,進而引領孩子走上光明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