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鄉愁滿滿的《蘇格蘭幻想曲》

馬克斯•布魯赫 (Max Bruch,1838-1920)是德國作曲家。他酷愛德國民歌,廣泛收集,深入研究,不斷運用到他的作品創作中去。他的作品很浪漫優美,繼承了德國音樂的傳統,曲調悠揚,滿懷熱情,具有德國式的嚴謹而又奔放、活潑,遵循傳統又美麗淳樸。他留下的作品有交響曲、協奏曲、歌劇、清唱劇、室內樂等作品。其中流傳最廣、上演最多的是:《g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和《蘇格蘭幻想曲》。

(原創)鄉愁滿滿的《蘇格蘭幻想曲》

愛丁堡卡爾頓山對秋天與葉

蘇格蘭有獨特的民族風情,連綿起伏的山地和眾多湖泊,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變化多端的氣候。春天那裡羊羔跳躍、呢喃,喚醒沉寂優雅寧靜的古鎮,夏季那裡愛丁堡喧囂喜悅,節日氣氛濃烈, 秋天那裡湖泊深邃,倒映著多彩的樹林和滿山的石楠,冬日那裡皚皚的雪山與青綠的草地相輝映。那裡有蒼茫、美麗的高地風光,那裡的男人有最酷的裙裝,吹著高亢悠遠的風笛,那裡有無數的城堡和宮殿講述著曾有的戰爭與傳奇, 浪漫與悲泣。

據說布魯赫對蘇格蘭一向興趣濃厚,受到蘇格蘭一位文學家Walter Scott(1771-1832)的作品啟發,在創作這部作品期間,布魯赫特意又到蘇格蘭旅遊採風了兩次,1880年,布魯赫還在英國巴里摩爾交響樂團擔任指揮,所以有充分的機會採擷蘇格蘭的人文風情和民間旋律,在樂曲中採用了一些古老的蘇格蘭民謠做素材寫出了主題,創作成了由序奏和四個樂章組成的小提琴主奏、豎琴與管絃樂隊協奏的幻想曲。豎琴在本曲中並非作為華麗的主奏樂器,而只不過當作點綴,在管絃樂伴奏中,豎琴較為重要而已。整個樂曲充滿了夢幻性,甘甜、憂鬱而優美,女性化之感異常明顯,獨奏小提琴技巧十分艱深,需要有很好的音色控制,樂曲的管絃樂伴奏部分也寫得成熟、完美,充滿活力。

《蘇格蘭幻想曲》作於1879至1880年間,1880年9月在漢堡由著名西班牙小提琴家薩拉薩蒂首演成功。於是,布魯赫便將此曲獻給薩拉薩蒂。

(原創)鄉愁滿滿的《蘇格蘭幻想曲》

凱斯島

這部作品在音樂會上演奏的機會並不太多,許多著名小提琴家似乎從來沒有碰過這部準小提琴協奏曲,可能與這部作品有些過於甜美而發膩的女性化有關。

全曲共分為五個部分,包括序奏及四個樂章。

序奏 極緩板, 降e小調,4/4拍子。獨奏小提琴在淒涼、夢幻的旋律中吟唱出了一個悽美悲泣故事的開頭。

第一樂章,如歌的行板,降E大調,3/4拍子。小提琴憂鬱地歌唱,滿懷思鄉之愁。小提琴唱出懷念故鄉的蘇格蘭旋律《老羅賓莫里斯》,這是一段使人感到非常親切,充滿溫情、眷戀之感的樂段

第二樂章,快板,降E大調,3/2拍子。小提琴奏起活潑歡暢的主題,主旋律是《嘿,渾身塵土的磨坊主》,獨奏小提琴繼續以華麗而多彩的技巧展開變奏。本樂章到了最後,變為慢板,不間斷直接進入第三樂章。

第三樂章,持續的行板,降A大調,4/4拍子。《我為失去喬尼而憂傷》是這慢樂章的基礎。這個樂章傷感悲懷,與第二樂章形成鮮明對比。

第四樂章,戰鬥性的快板, 降E大調,4/4拍子。一首古老的蘇格蘭戰歌《勝利的蘇格蘭人》決定了末樂章充滿活力的基調。樂曲以這個主題為中心,經過數次的變奏和裝飾後,獨奏小提琴與管絃樂隊共同吟唱出一首古老的戰歌旋律,全曲告終。

對古典音樂懷有深深的鄉愁,有一顆感性而敏感心靈的古典音樂愛好,即使第一次欣賞布魯赫 《蘇格蘭幻想曲》,也一定會深深迷戀上這部作品。

筆者收藏的《蘇格蘭幻想曲》CD唱片

(原創)鄉愁滿滿的《蘇格蘭幻想曲》

《蘇格蘭幻想曲》演奏視頻(請點擊下面“瞭解更多”欣賞)

康珠美小提琴,首爾愛樂樂團演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