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新区来了!成渝合作,无问西东

东部新区来了!成渝合作,无问西东

作者:汪子琪

制图:唐智霖


*禁止未经许可引用本文原创的观点、数据、图表和建议,违者视为侵权,雨前顾问保留追责权利


今天下午,一则重磅消息推出:成都东部新区的成立!这标志着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发展如火如荼进行当中。


根据省政府批示显示,新区规划面积729平方公里,空间范围包括简阳市所辖的13个镇(街道)所属行政区域,分别是海螺镇、芦葭镇、董家埂镇、壮溪镇、玉成街道、草池街道、石板凳街道、福田街道、养马街道、石盘街道所属全部行政区域及高明镇、三岔街道、贾家街道所属部分行政区域。

东部新区来了!成渝合作,无问西东

图源网络


除了东部新区成立外,最近有个词在成渝两地颇为流行——「宽洪大量」,宽是宽窄巷子,洪是洪崖洞,这是@宽窄巷子最成都 和@洪崖洞文旅 微博官宣「在一起」。4月22日,洪崖洞、宽窄巷子签署战略合作,未来洪崖洞区域中将打造宽窄巷子主题场景,宽窄巷子里也会含有洪崖洞元素,在成都遇见重庆这样的场景成为了可能。「宽洪大量」意味着两城关系从互相「吐槽」走向「和解」,两城牵手不断展开了新的合作。


种种爆炸性新闻的推出,证明了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决心。从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打造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始,除了旅游上的联动发展外,成渝在产业、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合作也开始逐步落实。


在交通上,成渝两地将迈入一小时高铁经济圈,公交卡实现“一卡通”,将形成17条以上高速公路通道。

在民生上,川渝两地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发展。在教育上,两地高校有望实现学分互认、学科互补、科研成果互认。在科技创新上,共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提升成渝地区在全国科技创新大局中的战略地位。


原因探究


成都和重庆早在十年前就有合作,为什么这一次的动作那么大?什么样的原因让「吵闹的一家人」坐下来开始共谋发展?

雨前顾问分析认为,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宏观大环境下,国家高度重视城市群发展。

在发达地区,有着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英格兰城市群。近邻日本的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21.4%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60%的人口,并创造出日本66%的GDP。城市群的发展思路,对于我国这样体量的国家,值得借鉴,在优化我国区域经济结构上也有抢眼表现。

从2018年开始,国家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开始出台相关政策,对城市群的规划明晰起来,截止2019年2月,国务院共批复了10个国家级城市群,分别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哈长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从国家整体发展格局上来说,需要协调机制来实现资源要素的跨区域流通。

随着国家对于城市群发展的关注度上升,成渝城市群在政策的推动下,显示出明显优势,未来成渝发展也会因为「马太效应」的作用,发展更为强势。

东部新区来了!成渝合作,无问西东

图源网络


二是,以前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现在转为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成都、重庆也面临相关压力,抱团发展比单打独斗更有优势。两个城市之间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渴望以及产业经济发展的同一目标,让成渝展开了空前的合作,目标上的一致也让两者步伐一致。

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地区发展成熟的城市群,证明了建立城市群对经济的重要性,并产生全国范围内人才、资源等要素的虹吸效应,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范例更值得成渝借鉴。参照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成渝也会进行相关的动作,利用城市经济发展和自身魅力做到更大程度上的经济跨越。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两个城市打破各自为营状态,合作增加产生更多经济效益。在同量级的城市群

中,成渝成为了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城市群之后的增长第四极,在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等其他城市群的夹击和紧追之下,成渝之间更需要以一种“宽宏大量”的心态来共谋发展。共赢之后,成渝经济圈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也将随之扩大,获得的机会较之以往也将更加丰富。

三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客观条件成熟,万事俱备。随着交通便利提高,基础设施的完善,成渝合作在一定程度是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双方根据以往经验,利用成渝中线,迈入一小时经济圈。通过交通的便利,带动人才和资本在两地之间的流动。

成都和重庆作为内陆城市的后起之秀,无论是历史沿革还是城市规划都有着相似性,只是先天区位优势的不同让城市发展之间经济偏重不一致,这也让双方在合作上,多了一份亲近。随着两地之间的“隔阂”逐渐减少,双方即可充分调动自身的优势产业以及融合行业资源,从而实现区域产业合作的共赢。


分析预测


成渝双城经济圈既是对国家发展城市群战略的一次联手作答,也是成渝在内外竞争压力下的一次万全之策。这样的举动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从国家层面着手的进行经济体打造。这样的举动也注定是一次深入的、长时间的、常态化的过程。

雨前顾问也对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打造进行一次预判:对两者来说,这是一次「 互补」过程。

现在上到金融行业,下到民生幸福,成渝之间在方方面面有了许多动作,未来两者合作上肯定有侧重点。

一,在交通运输方面,重庆和成都在水路运输和铁路运输上互惠互利。

通过长江对接到长三角地区市场,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从新加坡出发,15天左右即可纵贯中南半岛抵达重庆,影响力扩展至东南亚;「 中欧快铁」赋予成都陆运优势,中欧班列从欧洲出发,12天左右即可横贯亚欧大陆抵达成都,蓉欧快铁让成都与欧洲市场接轨。重庆和成都在运输上的优势互用,将为二者在国际贸易方面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和促进。


二,在产业招商方面,成渝两地联手招商,共享数据,诚意彰显。四川省经济合作局、重庆市招商投资促进局首次签署产业协同招商战略合作协议书,通过协同开展双向集群招商、产业链互补招商、共用招商引资数据信息、成立产业协同招商领导小组,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等具体方式紧密合作。这样的举动也比以往来得更有诚意,两地政府进行调研,对产业进行精准升级,成渝共同招商也让优势砝码加重,产业数据互通让两地从竞争走向合作,互相弥补短板。对企业来说,这样的政策也能帮助他们更好的找准市场方向,并在实际政策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和优惠,减少试错可能和沉没成本。


三,在旅游业上,「 宽宏大量」只是开始,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才是最终归宿。成都重庆都是网红城市,但两城中间的众多风景长期被忽视。现在在山水之间,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形成顶尖旅游文化集群,通过旅游景点「 一票通」等手段,带动其余城市的成长,助推成渝双城记的发展。

四,对于城市发展来说,成渝以两个极核的作用来带动圈内城市发展,中间城市参与建设共享。成都向东发展,重庆向西推进,共同解决中部塌陷问题。与此同时,泸州、内江、荣昌、潼南等地,都属于直接受益者,在这样的时机之下,完善基础设施,做到提升本地产业竞争力,为双城经济圈发展助力。成都设立东部新区,在政策上肯定了向东发展的趋势,确立成渝双城经济圈的走向,明确发展思路。


而在双城记之后,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也就将会在区域内形成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这样的方式反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实现持续性、常态化的增长,让成渝双城经济圈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